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聚焦:“干部扮土匪”何以引发轩然大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4日10:36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新闻回放———

  据5月30日《新京报》报道,去年下半年,宁夏灵武市东塔镇部分干部到张家界、乐山大佛、峨眉山等地考察,在张家界乌龙寨景点客串“湘西土匪”,身穿黑褂,腰挂盒子枪,戴黑帽,戴墨镜,作袒胸露怀、耀武扬威之势,表演“乌龙山土匪”现代版,并制作成光盘,人手一份。后来,光盘流传到了民间。只要有生人到村里,当地群众必先拿出光盘给客人
看,在群众当中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该镇党委书记说:“这样的确有些不妥。休闲之余,没有考虑很多。我们自己事后也觉得不应该,尽管是人之常情的事情,应该考虑到我们带去的是这些人,不管大小都是一级干部。这种形象流传到社会上,在群众心中是非常不好的,毕竟是共产党员。”

  “乡镇干部扮土匪”缘何引众怒

  如果要说是几名普通的游客,出于好奇而客串上一把“土匪”,人们或许觉得只是个人认识态度上的差异,可能并无多大的非议,更谈不上什么愤怒。可是,群众为何偏偏对这些外出考察的干部扮演“土匪”而“勃然大怒”呢?笔者以为,其中的原因大概有以下三点。

  其一,群众觉得干部扮演“土匪”与干部的身份实在是不相称。其二,群众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接触过类似这种带有“土匪习气”干部的侵害。其三,群众对眼下部分干部“名为考察实则旅游”的做法极其不满。

  其中折射出的更多的是群众对某些干部平时工作作风的不满。对于这样的深层次上的原因,相信更值得当地的有关部门和一些干部好好反思。(《南国早报》5月31日孙广勋/文)

  干部搞笑,公众为何上火?

  不带任何情绪地说,几个乡镇干部游玩时“扮土匪”,应该算是一种纯粹私人间的玩乐搞笑游戏———相信饱食人间烟火的老百姓心里也清楚,可老百姓为何对干部私下一个纯粹的游戏如此介意如此上火?这种敏感和苛刻暴露出当前一些地区干群关系的隔膜,相互间的容忍度和信任度低,缺乏沟通的缓冲空间,很小的矛盾也容易在紧张中演化为对立情绪。

  这种情绪中,当“干部游玩扮土匪”这种隐喻性极强的事件发生时,百姓的情绪自然爆发了。(《燕赵都市报》5月31日曹林/文)

  咋看“干部扮土匪”的角色错位?

  义愤填膺的人们说,“扮土匪”反映出部分基层干部阴暗丑恶的内心世界,让他们现了“活土匪”的原形;而当事人至今却认为此举属“人之常情”、“仅仅是游戏”。

  从行政法的角度看,公务员具有双重身份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公务员首先具有“公民身份”,另一方面,公务员还具有“公务身份”,是所谓的“行政人”,他掌握公共权力,掌管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公共利益,代表政府的公共形象。一般而言,当公务员投入柴米油盐的私人事务时,他就首先是“公民”,“公民身份”占主导;而当他正行使职权、从事公共事务时,他只能放弃“公民身份”及其相应的权利,按“公务身份”的规则做人。

  的确,“扮土匪”以自娱自乐是公民的权利。但是,那几位乡镇干部忽视了:他们进入景点的时候,自己的身份并非“公民”。干部们是借“考察”之机来到景点的,“考察”是政府公共财政支撑下的公务活动。具有“公务身份”的“行政人”必须承担起维护公共形象、倡导公共价值的义务,而“扮土匪”恰恰严重贬损了政府的公共形象、嘲弄了政府倡导的公共价值。

  “干部扮土匪”的当事人以“人之常情”、“仅仅是游戏”为自己辩护,恰恰证明他们依然陷在角色错位的泥淖里,仍旧以为身处“考察”过程中的自己还是自由自在的公民之身。深究一步,这倒也并不奇怪。在部分政府官员的脑海中,公务活动似乎只与开会、作报告、下文件等机关管理行为有关,而“外出考察”早已成为自己理应享用的特殊“福利”———于是,他们极容易把靠公共财政支撑的“考察”当做私人组团旅游,自然也就淡忘了所谓的“公务身份”,将往日会场中、主席台上尚能保持的“公众形象”抛之脑后,彻底放松地自娱自乐一把。

  简言之,角色错位和公务活动私人化,这是“干部扮土匪”背后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显而易见,与“严重损害政府形象”等相比,公私不分甚至化私为公更为可怕,更值得我们警惕。(《中国经济时报》5月31日毛飞/文)

  更应关注的是“官员扮土匪”的背后

  “干部扮土匪”,听来确是荒唐,但如果将其放到特定场景下来看,也就不必大惊小怪了。作为旅游景点,乌龙寨曾拍过影响很大的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扮演土匪”也便开发成了一项景点游玩项目。既然是休闲项目,就无所谓身份、等级的限制。说到底,“扮演土匪”不过是一种娱乐游戏,决不会“扮演土匪”就沾染匪气。追求新奇与好玩是人类的一大特性,无关政治,也无关道德。我们需要深究的,应该是这样的“考察”是否合乎规定,在“考察”期间游山玩水是否公费旅游?如果是借机挥霍,以“考察”为名去潇洒一番,那倒是应该去追究的。(《齐鲁晚报》5月31日孙正龙/文)

  “干部扮土匪”丑闻何以被百姓放大

  说实话,这些乡镇干部的“乌龙山土匪”现代版的确不那么雅观,但是,如果仅仅是客串“湘西土匪”,那还只是这些乡镇干部一种游乐,尽管并不道德,毕竟跟公共利益关系还不是很大。

  按道理说,至少应该有些好心群众无意中得到这一光盘,会好意地向乡镇干部提出意见,让他们自己改正,而后为领导形象考虑,将这些光盘销毁。而现在情形恰恰相反,群众几乎家家刻录一份,而且每当有客人来的时候,还要专门给客人看,放大干部的小错误,将这些乡镇干部推到了舆论批评的风口浪尖。

  可见,这个地方的干群关系并不融洽,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紧张了,民心向背很明显了。群众如此爱看干部“丑态”,其背后极可能就是对干部平时行为不满的反映。平时群众看在眼里,却是敢怒不敢言。在这种情形下,群众便无限放大干部所犯的一些小错,把对干部工作的怨气都转移到看到他们的“丑态”,从对他们“丑态”的取笑中,得到心理平衡。

  群众将这些乡镇干部推到风口浪尖,还反映了群众监督干部的渠道并不畅通。如果监督渠道畅通,群众对干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以直接提,也不至于如此四处张扬。正是监督渠道不畅,群众对这种扮作“湘西土匪”的意见,对是否公款旅游的疑问,都不能通过正当渠道反映上去,于是通过将光盘给外来的客人来看,让记者来看,将他们的意见传播出去。(《中国青年报》6月1日杨涛/文)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