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辉煌长征⑨:长征路多后来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5日03:00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本报石棉6月3日电(记者张萍李秋怡)重峦叠嶂,大渡河呼啸奔腾。石棉安顺场口的牌坊上,一幅“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告诉我们这里曾演出一悲一喜的历史剧。

  1863年,太平天国最有才能的翼王石达开在此进退维谷,最后全军覆没;1935年5月25日,红军17勇士利用一只小船,强渡天险大渡河,为全军打开了一条胜利的道路。蒋介石“要朱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迷梦被击得粉碎。

  17勇士强渡大渡河渡口遗址,当年第一个为红军摆渡的老船工帅士高的外孙汪继红,向记者回忆爷爷与红军的故事。“解放后,彭老总还来看过我爷爷。爷爷给我起的名字就是要继承红军精神。”20岁出头的他,如今专门负责安顺场周围的治安工作。

  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顺场已是石棉红色旅游的最大亮点。邓小平亲笔题写碑名的“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巍然屹立。“安顺场是石棉人民缅怀先辈、教育后人、继承革命传统的圣地。”在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里,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杜文君说,“每年‘5·25’,县里都在安顺场组织活动隆重纪念。”今年“5·25”那一天,安顺场聚集7000群众,载歌载舞,自发重走长征路,从县城走了11公里外的安顺场。

  70年前激情燃烧的历史,掀起今天追忆往昔的红色风暴。沿着当年红军右纵队循大渡河前进的足迹,记者向泸定进发。途中,两名身着迷彩衣,背负几十斤行囊的步行者吸引了我们的注意。一问,是徒步重走长征路的江西人徐明生和山东人苑蓬。去年10月16日,两人从江西于都出发,沿着中央红军长征的足迹,一直走到现在。苑蓬说,想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长征路上一些新东西。

  出乎记者意料的是,这条路上徒步重走长征路的不只这两人。吉林延边朝鲜族的李完彬皮肤已晒得黝黑,他向记者感叹:“进入四川以前,是我们对当地百姓讲长征的故事;进入四川之后,是四川的老百姓跟我们讲红军的故事。”

  北京的腾江告诉记者,和他一起从江西瑞金开始,准备徒步走完长征路的至少有10个人。“虽然非常苦,但长征这段历史深深震撼了我。我一定会坚持下去,走到吴起镇。”

  记者手记

  长征路,一路走来,我们碰到了许多怀有不同初衷,用不同方式重走长征路的人。他们身体力行缅怀这段伟大的历史,感受长征路上的新变化,由衷地向先辈们致敬。

  长征路,一本直观的教科书,身临其境接受的精神洗礼难以替代。我们的“辉煌长征”采访,虽然白天顶着烈日奔波,晚上挑灯夜战写稿,常觉疲惫不堪,但比起徒步者实在算不得什么。在大半年时间里,他们历经了多少磨练我们无法体会。“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相信每一个重走长征路的人,心中都有一种壮志未泯。硝烟散尽,长征路,始终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