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打破垄断开创新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5日09:23 东方网-文汇报

      文/本报记者洪崇恩

      国务院非公经济“36条”第一、第二两条明确提出,要“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并特别强调“包括垄断行业和领域、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社会事业领域、金融服务业、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上海市政府的实施意见即“38条”,也把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进入上述五大领域作为核心内容。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怎样利用这个大好时光,借“36条”、“38条”这样的“好风”,破除
垄断,让自己在新的市场氛围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已成为许多“新沪商”眼下正在想和做着的事。

      破垄断须“破旧立新”

      一位民营经济研究者日前在与记者讨论非公经济“36条”对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时,谈到一个重要的问题:怎样理解“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

      他以金融领域为例说,“36条”将金融服务业纳入了民资的准入范围,然而1987年出台的《私营企业管理暂行条例》却规定:私营企业不得投资和参与金融运营。“显然,这是一对矛盾!若要准许民资进入金融领域,原先的《私营企业管理暂行条例》就必须尽快废止;若不能及时清理《条例》的这一规定,那么金融领域依然是民营企业的‘禁地’。”

      这位专家特别指出,这不是一个孤例,而是几乎所有被“36条”列入“准入”范围的五大领域都会遇到的问题。过去在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下,在这些领域,或多或少都制定过各种禁止个体私营企业进入的律令法规。因此,必须像对待WTO条款那样,对这些旧法律法规一一加以清理,凡与“36条”相悖的要尽快撤消。否则势必造成混乱,轻则会延续关卡很多、手续繁琐的弊端;重则会造成新的法律麻烦,使民营企业闯禁区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许多专家还提出,必须十分重视原有垄断行业和领域维护既得利益的问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认为,“要让既得利益者大度地让出原先的垄断地盘并非易事。只有通过开门立法、制定新的法律规章,来限制原有靠垄断获取不公平利益的机构和个人,防止它们继续采取非法手段压制民营企业进入‘自己的领地’。”

      在不久前市有关部门召开的“民营企业家·上海产业发展咨询会”和本报主办的“上海·民企沙龙”上,许多民营企业家不约而同提出:《反垄断法》已酝酿了十年之久,应当尽早出台。他们都认为,清理旧规章、简化旧程序、制约旧垄断,非《反垄断法》不能达到目的。同时,他们也恳切希望,作为中国民营资本发源地的上海市,能够在“36条”指导下,率先在上述三方面采取具体行动,切实助力民企闯关夺隘,开拓更大天地。

      “新沪商”成“开路先锋”

      2002年3月26日,民营企业上海福禧投资公司以32亿多元人民币的价格,从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手中,收购了上海路桥发展股份有限公司99.35%的股权,同时取得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30年的收益权。2004年初福禧又以51亿元买下了上海嘉(定)金(山)高速公路的投融资、建设权以及25年运营权。紧接着,“福禧”的名字出现在中国内地最大装备制造工业企业——上海电气集团新的战略投资者的名单中。而几乎与此同时,它又由其下属公司受让了一家大型基金管理公司20%的股权!

      基础设施、保险金融,在过去都属于国有资本的“垄断领域”、一统天下,却都被这家上海民营企业一路“闯”了进去!

      “福禧”是一种现象。随手罗列一下,“新沪商”中闯禁区的“开路先锋”还真不少。在民营教育产业领域,上海有“杉达”、“金苹果”;在文化产业,上海有“思考乐”;在航空领域,“均瑶”参股武汉东航已获得初步成效,春秋国旅组建的春秋航空不久后也将有客机飞上蓝天;连通过收购军工厂而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准生产炮弹的民营企业、第一家通过收购全面控股欧洲企业的民营企业,也都出自上海,那就是以蒋自强为董事长的上海华盛企业集团!

      期待更大勇气和胆识在提请政府部门从基础环境上创造条件的时候,人们也殷切地期待:上海民企还要更大胆更开放,要有更多“敢为天下先”的闯禁区开关隘的“先锋”。

      时下提起民企破垄断、闯禁区,人们往往先想到“新浙商”。譬如一向由国有资本垄断的金融服务领域,浙江民资却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就已进入。再如,今年初国务院“原则通过”非公经济若干意见,浙江民资随即闻风而动,大举攻略高速公路、矿山冶炼、机场航空、城市公共设施、水电油气能源、金融保险等新领域。

      但在历史上,老沪商却是这方面的英雄。一个世纪前,当时的清政府曾经对除“国有的”招商局以外的华商轮船实行全面限制,规定“五十年内只许附股”,“不准另树一帜”。但甲午战争后,“政记”、“宁绍”、“三北”、“肇兴”等一批以上海港为基地的民族资本航运企业异军突起,专营江海运输,一举冲破了这一垄断限制。除此外,中国的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照明、公交,以及保险、银行、铁路、汽车制造、烟草工业等等,也都曾经历过从垄断到开放的过程。而最先打破这些垄断的,恰恰都是上海的民营企业!

      老沪商在那样艰难的条件下尚且敢闯禁区。今天的“新沪商”,有党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的鼓励,有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更应拿出勇气和胆魄,努力超越他们的前辈,闯禁区、破垄断,创出民营经济新天地!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