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讲述我市第四批援疆干部的故事(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5日13:57 温州新闻网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讲述我市第四批援疆干部的故事(组图)
陈海鹏为防止沙土流失在研究固沙植物沙拐枣。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讲述我市第四批援疆干部的故事(组图)
  即将要离开这个生活工作了三年的“第二故乡”,温州援疆干部们在空旷的沙漠上合影留念。上图从左及右依次为汪志辉、庄建华、陈海鹏、魏起钏、赵崇真、王国叨。

  站在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浩瀚的大漠,面对盛满阳光的土地,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怀,不经意间涌上了援疆干部陈海鹏的心头。淡淡地一笑,他在心中默默地对自己说:“驻足的地方就是家,离开的地方就是故乡。”是啊,三年了,荒漠的风沙,早已成为熟悉的伙伴;维吾尔族的乡亲,早已成为心中的牵挂。

  三年了,援疆生涯即将结束。2002年,作为我市第四批援疆干部,陈海鹏、王国叨、赵崇真、庄建华、魏起钏、汪志辉等六人告别了家中的亲人,告别了沿海的富庶,来到万里之外的西部边陲———新疆和田地区。三年的时间里,对于这片原本陌生的大漠,每个人的心中早已多了一种割舍不断的故乡情怀。三年的时间里,就在这片大漠上,遍洒着他们一滴滴晶莹的汗水,遍布着他们一串串闪光的足迹。这群从瓯江之畔走来的援疆干部,用他们的行动演绎出一个个动人的援疆故事……

  为了不枉此行办实事

  人物:陈海鹏

  援疆单位:和田地区墨玉县人民政府

  援疆故事:

  “每天半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还要补”,这是当地人们对墨玉恶劣天气的描述。初到墨玉,面对语言不通、交通不便的艰苦生活工作环境,陈海鹏没有叹气退缩。短短的三个月内,他走遍了全县16个乡镇的364个行政村;在双休日、节假日,他依旧在调研的路上奔波;在各农户家中、在田间地头,他的身影经常可见。

  “只有为群众办实事,才不枉此行。”在这种信念的指引下,陈海鹏的心中有一个精打细算的“铁算盘”。他舍得为农业发展花大钱,从乌鲁木齐及山东聘请农技人员;他合理利用每一分钱,用红柳大芸基地的产出对“三老”人员进行生活补助;他节省每一分不该多花的钱,为节省成本,专门派人员到温州学习国旗、党旗、团旗的制作技术,准备在县党校建立一所“三旗”加工厂,为全县乃至全地区的国旗飘扬提供保证。

  援疆感言:“有人问我,到墨玉挂职累不累。我倒没细想,可我知道,三年来的挂职工作和生活经历,我的精神世界经历了一次嬗变。”

  为了确保“非典”零输入

  人物:王国叨

  援疆单位:和田地区墨玉县人民医院

  援疆故事:

  52岁的王国叨被当地的维吾尔族群众亲切地称为“浙江来的朵合吐尔亚合西”,在维吾尔语中,意为很好的医生。

  2002年援疆后的第一个春节,王国叨满心欢喜地回家探亲,却发现爱人被查出患上了直肠癌晚期。动手术,做化疗,两个半月的假期很快就要结束了,妻子因化疗留下了后遗症。而当时全国正面临“非典”肆虐,王国叨一边担心着仍处于危险期的妻子,一边又挂念着墨玉县的情况。挣扎的痛苦,走与留之间的艰难抉择,长时间地折磨着这个硬汉子。“你就放心地走吧。”听到病床上虚弱的妻子的这句话,这位硬汉子禁不住潸然泪下。

  如期返疆后,他身先士卒地投入到“非典”防治最前沿,协助当地医院设立“非典”发热门诊、留验点、隔离病房及“非典”重症监护病房,为确保墨玉县“非典”零输入作出了贡献。

  援疆感言:“三年风雨援疆路,有艰辛相伴,更有磨难跟随。我只想说:‘选择援疆,我无怨无悔。’”

  为了大漠甘霖润学子

  人物:赵崇真

  援疆单位:和田地区第二中学

  援疆故事:

  对于和田二中的学生们来说,赵崇真不仅仅是他们的老师,更是朋友。

  教学上,赵崇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他摒弃了传统“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代之以“讨论式”、“导学式”、“课题研究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加上风趣的语言、饱满的激情,极大地激发了当地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他还不断开展的诗歌朗诵会、写作竞赛、书画比赛、辩论赛等,让语文学习的氛围从课堂45分钟进一步延伸到课外。

  在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赵崇真还自己掏钱组织学生创办了校内文学刊物《大漠雨》,并在校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去年高考,10名文学社同学的作文破天荒地荣载新疆高考作文状元史册,和田震撼,新疆扬名。当地的干部和学生家长们都说,对于迫切需要优质教育的下一代来说,你们这些辛勤的“园丁”,是真正的大漠“急时雨”。

  援疆感言:“看到一双双渴求从我身上获取更多知识的眼睛,我深感责任重大。虽然自然环境恶劣,但这是难得的人生历练。我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一份耕耘定有一份收获。”

  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

  人物:庄建华

  援疆单位:和田地区墨玉县人民医院

  援疆故事:

  作为医生,庄建华从未接触过如此落后的医疗条件,他亲眼目睹了很多身患重病的维吾尔族同胞,因为没有好的医院,只能回家等待死神的来临。庄建华暗下决心,一定要坚持在临床第一线,用自己所学、所掌握的精湛业务技术挽救这些危重病人。

  上班第二天,庄建华就为一名70多岁的维吾尔族老人施行总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加胆囊切除手术,术后患者恢复很好,老人出院时握着庄建华的手,用当地语言说:“感谢浙江派来的医生。”三年内,他一共做了约1000多个手术,抢救危重病人约300多人次,实现了自己当初的诺言。

  可是生活条件的恶劣,加上长期的劳累,庄建华病倒了。因为常年居住在羊圈边,羊身上携带的布氏杆菌悄悄侵入了他的身躯。2003年春节期间,庄建华连续发烧40度不退,住院三个月后经多方会诊,确定为“布氏杆菌病”,这是一种世界上至今仍无法治愈的疾病。

  同学、朋友和亲人都说他“傻”,何苦要援疆?可是庄建华没有放弃,病情稍一稳定,他带上药又坐上飞机,继续他的援疆使命……

  援疆感言:“生命是短暂的,三年援疆虽然远离家乡与亲人,虽然生活艰辛、寂寞,但也是一笔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尽管疾病给我留下了永远的伤痛,但选择了这条路,我终身无憾。”

  为了边疆同胞看电视

  人物:魏起钏

  援疆单位:和田地区墨玉县委宣传部

  援疆故事:

  “让边疆民族同胞听到悦耳的广播,看到清晰的电视画面”,这是魏起钏刚到墨玉时讲的一句话。

  当时,墨玉的有线电视仅靠电缆传输,用户不到3000户。县电视台监控机房只有6台监视器,节目制作室用的是早些年家庭用的编辑机和录像机。在农村,传输信号采用的是无线电发射机,由于设备老化,年久失修,致使全县农村近99%的少数民族同胞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党的声音。

  魏起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利用2002年回家探亲的时间,他四处奔走,终于从市广电局争取到一台全固态无线电视发射机,无偿赠送给墨玉县,广大农牧民群众又看上了清晰的电视节目。

  援疆感言:“艰苦的环境使我的意志得到了很好的磨练。虽然强烈的紫外线晒得我们皮肤黝黑,但更增添了刚毅;虽然饮食结构使我们身上多了点羊膻气,但更增添了一身豪气。看到墨玉的广电建设旧貌换新颜,我感到无比欣慰。”

  为了留下更多好园丁

  人物:汪志辉

  援疆单位:和田地区第二中学

  援疆故事:

  三年里带出来的一群园丁“徒弟”,足以让汪志辉感到欣慰和放心,他回到温州后,和田的孩子们,仍将拥有一群出色的老师。

  从沿海来到边陲,汪志辉把先进的教学理念渗透到和田的教学中,也让边疆的老师们如沐春风。三年的时间里,和田的老师们逐渐掌握了汪志辉提出的“向45分钟要效率”、“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多次在校内、组内开出多媒体教学示范课,也让和田二中的新老教师们先后成功地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授课。

  在“传、帮、带”的师徒结对活动中,汪志辉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老师。每周随堂听课,课后评议,对年轻老师在教材处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解题技巧等方面进行指导,汪志辉为和田留下了更多的好老师。

  援疆感言:“三年来,我付出很多,但收获更多。虽然远离家人未能对家庭尽责,对老人尽孝,但报效祖国,完成援疆使命是我最大的欣慰。”(温州日报马玉瑛王丹容)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