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深喉”揭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6日00:50 安徽在线-新安晚报

  一最核心人物公开身份

  1999年8月份的某一天,加州一个阳光灿烂的清早,忙碌的西班牙语大学教授兼单身母亲琼·费尔特正设法在上班之前完成繁琐的家务。忽然,前门传来了敲门的声音,这本不应该是有人到访的时候,到底是谁前来呢,琼一脸疑惑并停下了手头的事情。其实在此之前,琼曾遇到一位50岁左右彬彬有礼的中年男人,他自称是《华盛顿邮报》的记者鲍勃·伍德沃
德,并询问能否见见与她一起住在加利福尼亚州圣罗莎市的父亲马克·费尔特。伍德沃德突然造访

  伍德沃德这个名字没有对琼产生特别的作用,琼也不认为他与找过自己的其他记者有什么不同。毕竟,自从尼克松因为“水门事件”被迫在任期内辞职后,这已经是第25个年头了,琼的父亲费尔特一直是人称“深喉”的“水门事件”最大嫌疑的告密者,他被怀疑向《华盛顿邮报》的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告密,最终使“水门事件”大白天下,也使尼克松成为第一个在任期内下台的美国总统。

  伍德沃德和其他记者有点不同,他独自前来造访琼,他还强调自己是父亲的朋友。琼回忆到,自己把伍德沃德引领进房间后就暂作回避了,留下他和父亲谈了近一个半小时。然后她邀请他们陪她驾车前往附近的市场,“鲍勃坐在后面,我问了有关他的生活和工作的事情,他看起来和我年纪相仿。

  那天午饭的时候,父亲的兴致非常高昂,不停地述说和鲍勃畅饮马提尼的事情。不过,琼仍觉得眼前的一切有些不对劲,父亲在这个星期内都尽量避免和记者见面,却和伍德沃德相处甚欢?琼相信自己的直觉———虽然她仍未把伍德沃德、《华盛顿邮报》和水门事件联系在一起,但她知道这绝对不是一次偶然的探访。双方一直保持联系

  在随后的几年里,马克·费尔特和他的女儿都会利用电话或电邮和伍德沃德联系。2001年,费尔特经历了一次不算严重的中风,他的身体机能恶化了不少,但他仍如以往一般精神抖擞和充满幽默感。61岁的琼说:“伍德沃德一直和我们通信,并不时询问有关父亲的健康情况。”2004年8月份,伍德沃德发了一封邮件给琼,里面写着鼓励的话语,“我父亲也快91岁了,他看起来总是很开心,我们也应该像他那样。祝福你们每一位,鲍勃上!”

  费尔特的孙子尼克说,祖父费尔特最近承认了自己的秘密身份,不过他从来不肯和家人分享这个秘密,了解他身世的反而是那些多年的好友。当然,这个消息直到现在仍属于费尔特的隐私,他并没有将整件事情公诸于世。费尔特对多年前的往事仍选择沉默,如果我们试想,揭发“水门事件”是件多么不名誉的行为,那么也可以体谅他“死也不说”的决心。

  尽管如此,琼和尼克坚信费尔特是一位真正的爱国者。他们意识到,要打开费尔特的心房,就必须让一个局外人来帮助他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坦承一切。“水门事件”不能再沉默下去,在费尔特去世之前,要向世人披露一切。二“深喉”迫使总统下台“深喉”的真实身份是当代记者最想揭示的秘密。有人说,“深喉”也许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位“匿名者”。当忽略这个人的公职身份后,我们仍会追问:谁会冒这么大的个人风险向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告密,去追踪隐藏在深处的“水门事件”的真实性呢?“暗探”事件挑起波澜1972年6月17日的清晨,五个“暗探”在波拖马可河旁边的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被捕。关于这起“暗探”事件新闻界予以极大的兴趣,一直高居头条,这个功劳不得不归于一个顽强的记者队伍,两位队员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卡尔·伯恩斯坦,曾是衣衫褴褛的辍学者,在《华盛顿邮报》任职六年,经验丰富,现在是一个作家、演讲家,同时也是《名利场》杂志的创建者之一。鲍勃·伍德沃德,曾是一位海军军官,毕业于耶鲁大学,现在是著名作家,也是《华盛顿邮报》的助理总编。“水门事件”一直让他们保有很高的知名度,美国联邦调查局仍然在近几十年间断断续续地传召他们协助调查。调查受阻惹恼费尔特当时担任美国联邦调查局副局长的马克·费尔特曾为此事调查了86位白宫人员和总统选举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但是这些调查遭到了阻挠。这段时间过去后,尼克松集团否认白宫和总统选举委员会涉及“水门事件”。三个月的“调查”毫无线索,白宫的工作人员似乎都清清白白。“水门事件”中的窃听器仍然是一个谜,这个僵局一直难以打开。“暗探”中有人说,这只不过是一些私人的物品,不能作为怀疑总统和白宫的证据。尼克松的竞选对手麦克·麦克盖文在这次事件中并没有得到好处,最后尼克松在1972年10月以不可压倒的优势连任总统。化名“深喉”协助报道在1972年的夏天和秋天,至少有一位政府官员决意不让“水门事件”淡化,他就是伍德沃德的消息来源———“深喉”。“深喉”持续不断的对当时错误或正确的报道作评论,以致《华盛顿邮报》对“水门事件”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常常成为封面头条。“深喉”与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的交往非常谨慎,他们采用一种职业间谍式的方法会面,避免尾随和偷听的人,以至于他们频繁的交往始终没有被外人发现过。如果伍德沃德需要和“深喉”见面,那么他会在自己公寓的阳台上放一个空花盆,里面插上红色的小旗子。如果“深喉”想和伍德沃德面谈,那么在早上7点以前,伍德沃德每日订购的《纽约时报》的第20页上便会出现一个神秘的图案———手绘的钟。接着他们会在指定的地点和时间见面,一般是地下停车场。伍德沃德一般要换两辆出租车来到约会地点附近,然后自己走到准确的地点,以确保会面的安全。处境孤独危险在与“深喉”的交往中,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也感受到了作为政府官员的他内心充满挣扎。这两位《华盛顿邮报》记者曾在1974年出过一本关于“水门事件”幕后采访的书。书中提到作为总统手下的人,“深喉”一直生活在孤独的恐惧中,他时时刻刻受到泄密事件败露的威胁,要么被开除公职,要么被起诉,他没有朋友可以分享这个秘密。他深信“暗探”进入水门大厦的目的并不单纯,窃听器肯定是用来窃听的。他不得不被完全孤立,因为他自身的安全和自己的事业都被置于危险的境地。“深喉”曾经警告过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每个人都很危险”。这意味着记者伍德沃德、伯恩斯坦以及他,都有可能落到万劫不复的结局。尼克松被迫下台接下来的几个月,《华盛顿邮报》从未放弃过对“水门事件”的报道,并且日复一日的头条给了白宫极大的压力,也促成了几次群众的游行示威。“深喉”随着事态的发展,对白宫行政部门的所作所为感到非常激愤,在透露的信息方面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大胆。除了两位记者在其他方面搜集到的真实材料以外,“深喉”则向他们提供了政府部门的一些决策纲领。不久社会舆论哗然。其他的媒体也加入进来,开始认真地调查“水门事件”。参议院于1973年召集电视媒体进行听讼,接着事件的关键人物约翰·迪安不打自招,事件的来龙去脉昭然若揭。尼克松总统在以前会议的录音材料被公开,其中谈到的内容都被列为考察之列。1974年8月8日,美国众议院开始明确地提出弹劾总统要求,尼克松发表了他的辞职申明,霎时间尼克松政党分崩离析,30多位政府官员和政党工作人员被起诉。“深喉”始终拒绝露面《华盛顿邮报》事无巨细地披露了所有的秘密,有时还会涉及到“深喉”。法庭和国会没有想到会弹劾总统,极不情愿地给他安排了受审判的位置。“水门事件”大概是一场关于“独立讨论”的法律界验证。它帮助人们认识到法律精神责无旁贷,至今看来这次披露活动是非常勇敢的,当然也是极具冒险性的。“水门事件”也宣布了新闻自由时代的到来,也可以说,它培养了一批喜欢凡事都拿来“调查”一番的年轻记者。在尼克松第二任总统期间以及他辞职之后,“深喉”始终拒绝露面。他经历了7任总统的上上下下,成百上千想探求“水门事件”幕后故事的人希望花大价钱诱他出山写书,却都成为雷声大、雨点小的独角戏。四记者特工结忘年交1970年,身为海军上尉的伍德沃德经常被派去白宫送一些包裹,“通常等的时间很长,有时是一个小时或更长。”一天傍晚,伍德沃德又去白宫送一个包裹,这次只等了一会,就有一个高个子的男人向他走来,并坐在他的身边,“他的灰色头发一丝不苟,白衬衫、黑外套,领带打得服服帖帖,手里还拿了个公文包。”这就是费尔特给伍德沃德的第一印象,“看得出他是个在下属面前很有威信的上级。”初次见面互换电话号码就算在白宫,费尔特也保持了FBI探员一贯的警惕,伍德沃德甚至发现他对周围的环境都非常留心。几分钟后,他向费尔特介绍自己,并且对他还不忘加上一个非常尊敬的称呼:“阁下”。随后,伍德沃德开始介绍他自己,那时他即将从海军退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未知和忧虑。但是,费尔特开始只是聆听,却不怎么谈到自己。不过也许是投缘,在伍德沃德谈到自己对未来的打算时,他的话才渐渐多起来,他说在上世纪30年代,也就是他加入FBI(整个谈话中第一次提到他的身份)前,曾风雨无阻地去夜校读法律,同时还为他家乡的一个参议员做事。甚至,他们发现两人的两个共同点:都是从乔治·华盛顿大学毕业,也都曾为各自家乡的参议员干过活。回忆起这次偶遇,伍德沃德将它形容为“就像两个乘坐长线客机漫无目的遨游的旅客,谈得非常投机。”“尽管费尔特看上去不愿意长谈,但我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最后我终于知道他的身份———FBI检查部门的副主任,胡佛局长下面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后来我才知道那个部门叫做“打手队”。”伍德沃德说道。和费尔特的认识,对年轻的伍德沃德而言,就是对情报部门这个神秘世界的“惊鸿一瞥”,所以他极尽可能地了解费尔特的工作和所生活的世界。“当我回想起这次偶然却至关重要的相遇时———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尽管他说得不多,但我把它认为是对我未来职业的一次咨询。”“对费尔特,我显得很恭敬,但是我又必须表现出我很需要他的帮助。他很友好,给我的感觉不知怎的就像一个慈爱的父辈,”伍德沃德回忆道:“我大起胆子问他要电话,他居然大方地给了,而且还是他办公室的直线电话。”关系亲密但公私分明尽管伍德沃德只与费尔特有过一面之缘,但费尔特的形象在伍德沃德的脑中一直挥之不去。伍德沃德把他视作自己事业旅途中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咨询人。随着将被海军解雇的日子越来越近,伍德沃德迫切需要得到智者的建议,他鼓起勇气拨通了费尔特的电话,打到FBI找不到他,又打到他的家里。伍德沃德感到有点失落。1970年8月伍德沃德正式失业,这时候他开始订阅《华盛顿邮报》,报纸的严肃风格与纪实报道很对伍德沃德的胃口,做记者的念头突然闪现在伍德沃德脑海中。伍德沃德很顺利地得到了试用机会,在两周内写出了12篇报道,但无一被采用。离开《华盛顿邮报》后,伍德沃德决定先到别家报社积攒点经验,他去了《蒙哥马利哨兵报》。伍德沃德把就业消息兴高采烈地告诉费尔特,费尔特却认为记者是一个浅薄的行当,“因为他们很少能揭示新闻内层的本质”,伍德沃德聪明地回答:“或许你可以提供一些有深度的故事给我。”费尔特没有作答。此后,伍德沃德一直与费尔特保持电话联系,逐渐地他们成了朋友。“他是我的良师益友,时刻提醒着我不要做些浅薄无聊的所谓调查报道,而我也始终谦虚地征求他的意见。”伍德沃德说。后来费尔特调查“水门事件”受挫时,伍德沃德已重返《华盛顿邮报》担任正式记者。虽然伍德沃德仍与费尔特一直保持密切联系,但起先费尔特极其公私分明,局内事务从不向伍德沃德随意透露。伍德沃德也从没告诉过别人,他认识费尔特,认识FBI里面的人。白宫阻挠调查进程1972年6月17日,5名共和党“暗探”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总部办公室,窃听民主党参加大选情报而遭到逮捕,事后证明这是一起破坏大选的间谍行为,目的是为了让尼克松能够胜利连任。盗窃事件曝光后,身为FBI二把手的费尔特负责调查行动,白宫却频频加以阻挠。正当费尔特及其同事掌握到窃听行动的资金来源,与一个墨西哥银行有关(事后证明这笔钱正是出自尼克松竞选总统的基金),深信追寻下去必有所获的时候,格雷却硬生生地中断他们的一切调查行动。费尔特晋见格雷,要求继续调查,他说:“FBI的声誉正受到威胁,除非我们拿出真正的行动来。”格雷问:“此次调查只是以事论事点到即止,还是要继续深挖下去?”费尔特回答:“我们要调查内幕,这几个行窃的人只是小卒,我们要知道谁是幕后的主脑。”五众口猜忌压力重重调查被中断后,费尔特转而把调查文件源源不断泄露给伍德沃德,使白宫无颜。尼克松勃然大怒,要求彻查泄密者。尽管费尔特一直极力否认,但尼克松已经怀疑到他头上,幸好有格雷拼命保护下属。费尔特回忆有一次,格雷找他谈话:“你知道,白宫方面认定你就是告密者,要求我炒掉你。”费尔特回答:“我没有向任何人泄露任何东西,他们是诬蔑!”“我相信你,但白宫不信。迪克(司法部长)提供了4种方案要我解雇你,都被我拒绝了。虽然他没有说这是上头的意思,但肯定就是。”认定费尔特是告密者1972年10月,被水门事件缠身的尼克松声称要“炒掉一切该死的人”,他还特别点名费尔特。尼克松一直认为费尔特参与搞垮他的阴谋,他有一次问助手:“费尔特是天主教徒吗?”“不,他是犹太人(费尔特其实是爱尔兰人,并没有特别的宗教信仰)。”于是,有点疑神疑鬼的尼克松深信自己所有的问题,其实根源于一个犹太人阴谋。他常常自顾自地跟助手说:“真奇怪,他们怎么会把一个犹太人安插在FBI?”事情态势的发展让人意想不到,最后下马的竟然是格雷,不是费尔特。格雷过往的历史污点,在1973年2月的听证会上被披露,其职务随之被罢免。格雷走了,费尔特连最后一块保护盾牌也失去了,费尔特在同一年也离开了FBI。费尔特从FBI离职后遭遇秋后算账。1980年,他与另一名FBI高级老特工被判阴谋在10年前侵犯国内持不同政见者的民权,判处两年监禁。不过,1981年当选的里根总统发布赦免状赦免了他们。费尔特夫妇一直盼望过上无忧无虑的退休生活,但繁复的听证会把他们折磨得不胜其扰。妻子奥德丽本就是精神容易紧绷的人,水门事件更加重她的精神负担,压力、紧张与焦虑摧毁了她,于1984年过早病逝。一直以来,费尔特都把妻子的死归咎于水门事件的调查。首先把秘密告知女友在《环球》报道出来后,琼接到父亲的红颜知己娜嘎德的电话,自发妻死后,娜嘎德成了费尔特的密友,两人关系非常亲近。娜嘎德在电话中说:“他(费尔特)为什么要现在宣布呢?我以为他要死了以后才会承认的。”琼一下子愕然了:“承认什么?”娜嘎德知道琼对此事还懵然不知,连忙改口,但抵不住精明的琼的连番追问,最终向她证实:她的父亲费尔特就是“深喉”!“他向我亲口承认的,但要我发誓保守秘密”,娜嘎德说。琼马上向父亲证实,费尔特起初还否认,但琼抛出娜嘎德,费尔特只得承认:“既然如此,好,我承认,我就是。”琼掌握了秘密后,她不断劝说父亲公开真相,冀望在有生之年得到应有的尊重。但费尔特并不这么想,他希望把这秘密一同带进棺材。

  作者:吴健雄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