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立马潮头唱大风--看燕赵都市报如何“名利双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6日09:21 河北日报

  创办于1996年的燕赵都市报,8年的时间,异军突起,一纸风行燕赵,成为我省发行量最大、广告收入最多的报纸。

  两组数字可以说明问题:

  广告收入1997年200万元;1998年2080万元;1999年4000万元;2000年1亿元;2003年
2亿元。

  发行量:1997年1.2万份;1998年32万份;1999年40万份;2000年45万份;2003年100万份。

  报纸定位:为市井人家办报

  一份报纸能否成功,最终取决于受众。燕赵都市报从创刊起,就定位“为市井人家办报,让平民百姓爱读”,并在办报实践中形成了平民化风格,以社会新闻为主,传播人文关怀和人间真情。他们把目光投向普通老百姓。“聚焦农民工子女借读费系列报道”、“校园亲情温暖失学少女”、“为孤儿找个温暖的家”等等,这些新闻素材平凡却真实,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正是这种亲近感使得燕赵都市报成为普通市民贴心的报纸。

  在传播学中,树立良好形象、争取受众信任,是提高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燕赵都市报把树立良好形象和创立优秀品牌当作报纸的根本,在短短几年中获得了巨大的公信力。该报的许多话题都能成为百姓的街谈巷议,与读者的许多次互动都会获得热烈的响应。上自党政领导,下自普通百姓,都在关注燕赵都市报的报道,倾听燕赵都市报的声音。

  据慧聪公司调查,燕赵都市报的传阅率为5.6人/份,平均阅读率81%,已经成为普通市民最为信赖的主流媒体。

  营销定位:拇指定律与时针效应

  人的手掌,只有大拇指能够自由发挥触及到其他四指,而其他四指只能固定在有限的范围之内活动。这一定律,正好反映了区域性报纸与地方性报纸的关系。这也是燕赵都市报创造出“拇指定律”经营理念的依据。

  正如在河北报业市场这个“手掌”中,燕赵都市报是省一级的城市生活类日报,具有市一级报纸所不具备的优势,它可以像大拇指一样,在全省采集新闻,发行报纸,刊发广告。该报正是应用了“拇指定律”的经营理念,立足省会,面向全省开拓市场,利用自办与邮发两条发行渠道,在全省11个城市建立了遍及县以上城市细密的发行网络,做到了一张报纸全面覆盖河北11个城市。立足省会的燕赵都市报犹如一枚时针,在市场的表盘上可以指向省会以外包括京津在内的12个城市刻度,广告客户在一张报纸上投入,即可获得13个城市的回报。这是任何一张地方性报纸所做不到的。国际通用的“拇指定律”形象地描述了这一现象:20%的品牌占领了80%的市场,燕赵都市报无疑就是河北报业市场上这样一枚时针,一个拇指。

  发展定位:国内首创哑铃型报纸

  我省的特点与全国其他省市有着明显的不同。特点之一是北京、天津两大都市居于腹地,将河北分割成冀北、冀东和冀南片区,并对周边各市产生巨大的经济文化辐射,可以说,河北11个设区市有7个是北京和天津的卫星城市。特点之二是省会石家庄无论经济文化还是人口总量都不是全省惟一的中心城市。有专家分析,河北以定州为界,以南受石家庄的影响,以北受京、津的影响,而唐山、秦皇岛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城市部落。这使得在全省统一发行同样版面的燕赵都市报,构成了信息需求与报纸发行的不对称。如果说,1996年创刊之时,燕赵都市报是在挑战较早创办的9家市级晚报的话,那么现在,9家晚报在本土化和贴近性上开始挑战燕赵都市报。

  为了谋求新的发展,燕赵都市报决定创办地方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他们在唐山、秦皇岛两地开办《冀东版》,同时将河北日报旗下的《河北商报》改为《都市时讯》(省会版)。两张新报纸在冀东和省会地区推出后,与都市报通行版形成“哑铃型”的发行模式,这在全国社会生活类报纸中是一个首创。

  创办哑铃型报纸后,三报共享燕赵都市报已经形成的品牌效应,两张地方版按照“统一品牌、统一运营、统一市场、统一核算”的原则,坚持“办报、发行、广告三位一体运作”的基本经验,迅速形成统分结合的“哑铃型”报纸的独特优势。特别是在市场运作中,根据全省通行版和地方版的实际情况,推出广告经营“金版”和“银版”的双重价格。客户投入广告选择发行全省的“金版”,可以收到“一张报纸投入,十一城市回报”的效果,而选择地方版“银版”则可收到与地方媒体等值的回报。这种让广告客户自主选择投放广告的形式,使燕赵都市报具有多重市场功能,在报业竞争中更具灵活性。本报记者高志顺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