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邵溃坝”真相调查:冲垮的仅是一个小河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6日11:15 新华网

  谣言满天飞

  戴志军呆坐在山头上,一脸凄苦,不停地喃喃自语:“怎么会这样呢?”

  发生在湖南省新邵县的特大山洪将他的父母妻儿从山顶冲到了10多里外的河滩,原来建在马家岭3组的宅院早已被乱石淹没,这一切让这个从广东东莞打工返乡的汉子痛苦万分。

  从戴志军家所在的马家岭村到受灾最远处的跃进村,这场洪水给当地3个乡镇、数十个受灾村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山洪暴发的当天即引起了各地的广泛关注。记者注意到,部分网站上迅速出现了对事件原因及结果的陈述和猜测。

  “新邵出现了水库垮坝,死了很多人”。在当地乃至长沙一时谣言四起。

  有的消息来自当地人的传播。一名自称是“新邵113班同学”写的关于水库决堤“第一手消息”说,当地的高坝决堤,死去乡亲无数。“在潭家湾医院下面有一家人死了9个(他家在河边),乡政府死的6个人是夜里11点从陈家坊回来时刚好遇上洪水而死去的。可我今天早上看到的‘湖南新闻在线’实在令我寒心,是山洪暴发吗?是水利工程(那里的高坝从我记事起就没有见到有人修过!!)出了问题。”

  对伤亡人数的猜测更加令人惊心。

  一名网友在网络上留言说:“整个乡政府被冲掉了,不是山洪暴发,而是因为水库无人看管决口,而且是大面积的。现在湖南当地政府还在对新闻媒体和中央隐瞒实情。水灾是6月1日凌晨2时发生的,真实的情况是,昨晚水灾发生后到现在仅找到的尸体就多达上百具,到今天就更多了。”

  网络上的传言很多是针对当地政府的信息发布的。

  在灾祸发生的第一天,湖南报纸上刊登的官方消息是死了9人。之后,新华社发布的新闻中,死亡人数达到了17人,失踪35人。

  有的网友认为这是“瞒报的假新闻”;有的网友提出质疑:凌晨2时发生的山洪事件,“怎么可能才17人遭遇不幸呢?”有的认为自己的知情权遭到侵犯;有的要求“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有渎职行为的一定要严办”。

  为此,6月2日,记者专程前往调查。

  记者求证:冲垮的实际上仅是一个小河坝

  当地政府坚称该起事故系山洪突发所致,而民间说法多称是由太芝庙乡附近的尧虞塘水库高坝溃堤引起的。

  为了核证这一事实,6月3日,记者赶赴当地,离大坝近六百米时,看到有人牵牛从旁经过。离开时,还发现有女孩打伞在旁行走。并没有所谓垮坝的事发生。

  有知情人士说,该坝背后的水库内积蓄了10万立方米的水,如果穿堤,后果不堪设想。

  一个疑问被打消了。

  在记者途经潭府乡、太芝庙乡的几个村庄时,有多名村民告诉记者,在太芝庙乡中学附近的一个小坝垮了,在其上面还有一个矿的尾砂坝崩了,并有几名学生被洪水卷走。

  奔走近1小时后,记者赶到了太芝庙乡中学附近。傍着汹涌的河水,一个岔路口处,一堵墙颓然而立,原本两层楼的砖房被水冲得只剩下一堵烂墙。

  离此不远处,就是几名学生的失踪之处。

  新岭村村民陈家禾说,涨水时村里房子冲倒了不少,同村的李安民家5个人只剩下他一人。村民李佩清家中死亡5人,其中两个是自己的孩子,另外一个是住宿在他家的学生。有两个男学生跑得快得以逃生。

  但是相隔不远的乡中学没有人员伤亡,据说里面当时有40多名学生。

  记者看到,从前面高山上奔流而下的龙山河在此几乎踏上了平原,河水到中学前迂回成一个“S”形,在左边凸出地带居住的村民伤亡惨重。

  新岭村5组村民李先锋介绍说:以前龙山河十分温顺,但在那天却突然变成了猛兽。仅10分钟,水就涨上来了,他们赶紧逃到了山上。听到下面一片呼救声,却无计可施。

  在中学前不远处,一座残败的小河坝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沿着旁边的公路走了约400米,我们到达了坝体的上方。据目测,河坝高约20多米,宽约四五十米,中间大部分已经被水冲开,留下了一个“V”字形的豁口,像被撕开的夹心面包。这就是被外界广泛猜测的垮掉的大坝———“导致了数百人死亡的祸首”。

  新岭村5组村民李敏捷自称见证了这个河坝的历史。

  他说,该坝名叫红星坝,上世纪中期建成。当时建大坝是以木桩垫底,中间夹着泥、石头。坝上有两个涵洞出水口,另一个是旋转开关的闸门。

  在上世纪70年代,河坝被加高,作为灌溉和小型发电之用。但在后来,因为当地接上了高压电,该电站就废弃了。灌溉用途也被距其两公里之遥的高坝(坝名———记者注)所取代,坝内的泥沙也就越积越深,闸门也被封死了。

  李敏捷说,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一次大水中,这个河坝曾经被冲垮一次。后来乡政府组织修好,并在外加上了水泥层作为保护。天旱时水很少,但在山洪暴发当日,这一年代久远的拦河坝无法阻止排山倒海似的山洪,坝体很快被冲垮。

  河坝是否有外界所说的强大蓄水功能呢?

  记者继续前行,发现往山上行走约100米,河床的底部海拔已经高出了下面大坝的顶部,而上游的河道并没有增宽,却有变窄的迹象。以此计算,即便该坝的所有出水口被堵死(事实上仍有两个出水口可以放水),也无须太大的水量就可越过这道“门槛”,而不可能像传说的那样积蓄了几万立方米的水一朝破门而出,酿成灾祸。

  官方说法:暴雨引发特大山洪,小坝溃决不是主要原因

  对红星坝的溃决,新邵县有关负责人的说法是该坝早已废弃,在很久以前已经被水冲垮了,并没有任何蓄水功能。他称,具体情况,要待湖南省水利厅的专家前往核实调查后才知道。

  但另外一个坝的崩溃则得到了官方的证实。6月5日上午,当地政府承认,在山上面确实有两个尾砂坝。一个是国有新龙矿业公司的,坝里留有100多万立方米的矿砂。但该坝至今完好无损。另外一个则是太芝庙乡一私人老板的联合锑金矿的尾砂坝。里面原来存有13230立方米的矿砂。在暴雨的冲刷下,被冲开了一个豁口,流失了近三分之一的矿砂。

  该县新闻发言人申桂荣表示:尾砂坝其实只是一堵墙,用石头垒成的。该坝不是水利设施,也不具备防汛功能。

  他承认,这些矿砂的流失对河床的抬高、环境的污染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

  特大山洪为何发生?当地官方的解释是,自5月初到灾祸降临之际,总的降水量达320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多了一半。地表的含水量早已超过了负荷。

  更加重要的一点是,县里的气象站证实当天以龙山为中心的地方降水多达122毫米。而且从5月31日晚上8时到6月1日早上8时,雨水连绵不断,超纪录地达到了197毫米,并且主要集中在5月31日晚10时到12时这一段时间。

  这样,在龙山仅58平方公里的地方,总计有1600多万立方米的水覆盖,超过该地区土地蓄水能力数十倍。于是,从6月1日零时35分起,新邵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洪灾。

  当地政府:严格按照灾害损失统计口径统计

  民间流传的死亡失踪人数为300人,甚至上千人,而政府部门提供的死亡失踪人数却不过几十人,何以两者之间存在着如此巨大的差距?

  6月3日,新邵县委、县政府新闻发言人申桂荣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解释说,官方所提供的死亡失踪数字,一直都是严格按照灾害损失统计口径统计,即“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在事故发生初期,由于一直未能与该县太芝庙乡的牛头村、马家岭村、莫家岭村以及潭府乡的两个村联系,所提供的死亡失踪数字并不包括这些村落的情况。随着抢险救灾工作的深入,这一统计数据仍将继续变化。

  他说,6月2日上午与这些村落进行联系后,里面的情况也已基本摸清。统计出来的死亡、失踪人数也变为“死32人,失踪45人”。

  他说,山洪暴发之初,社会各界由于对情况不了解,有各种猜疑是正常的。同时加上交通中断,又是丘陵地形,政府部门对实际情况也没有完全掌握。“在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我们也说国有新龙公司的尾砂坝垮了,后来发现没有垮,于是又召开发布会赶紧更正。”

  申桂荣称,为了掌握实情,在当天凌晨,主管安全的陈军渝副县长就跋山涉水赶到各灾区看实情。

  邵阳市多位领导也赶到现场勘察。在发现变化后,他们都及时通过新闻单位向社会各界发布了消息。

  一些消息的传递变化,还有着其他的复杂原因。

  6月4日,因有媒体报道灾区出现了3例伤寒病人,顿时引起了恐慌。在6月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邵阳市、新邵县的有关部门出面澄清:仅有1例伤寒病人,但病发在5月20日,而且不是灾区的居民。

  消息源自何方?邵阳市的一个部门负责人认为,灾区太芝庙乡原来是伤寒老病区;并且,洪水之后出现疫情,不违反常理。所以,就会出现类似的消息。

  这一消息的“直接后果”是:当地政府向湖南省卫生厅申请调拨了3万人份伤寒疫苗。现已接种了1万人份。“因为现在通讯方式很多,消息流传加快,而老百姓认为只要是媒体说的,就都是真的。”申桂荣说,这样的事情多了,自然会影响决策,浪费地方政府官员的精力。

  来自新邵县政府的最新统计数据称:截至2005年6月4日下午6时,死亡43人,失踪34人。卫生部门接诊伤病人员860人次,其中重伤22人。(记者洪克非)(责任编辑:余申芳)(来源:中国青年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