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邵溃坝传言无根据(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7日04:05 新京报
  当地政府同时称,死亡失踪人数严格按照灾害损失统计口径统计
新邵溃坝传言无根据(图)
降雨加大新邵救灾难度

  6月6日,救灾人员和当地村民在往湖南新邵县太芝庙乡运送救灾物资。6月5日晚至6月6日的持续降雨加大了新邵县救灾工作的难度。据气象部门预测,在未来几天,湖南将持续阴雨天气,救灾工作仍十分艰巨。新华社记者李尕摄

  本报讯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发生在湖南省新邵县的特大山洪给当地3个乡镇、数十个受灾村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山洪暴发的当天即引起了各地的广泛关注。

  “新邵出现了水库垮坝,死了很多人”。在当地乃至长沙一时谣言四起。

  一名自称是“新邵113班同学”写的关于水库决堤“第一手消息”说,当地的高坝决堤,死去乡亲无数。“是水利工程出了问题。”

  一名网友在网络上留言说:“水灾发生后到现在仅找到的尸体就多达上百具,到今天就更多了。”

  而在灾祸发生的第一天,湖南报纸上刊登的官方消息是死了9人。之后,新华社发布的新闻中,死亡人数达到了17人,失踪35人。

  「记者求证」

  冲垮的仅是一小河坝

  当地政府坚称该起事故系山洪突发所致,而民间说法多称是由太芝庙乡附近的尧虞塘水库高坝溃堤引起的。

  为了核证这一事实,6月3日,记者赶赴当地,离大坝近六百米时,看到有人牵牛从旁经过。离开时,还发现有女孩打伞在旁行走。并没有所谓垮坝的事发生。有知情人士说,该坝背后的水库内积蓄了10万立方米的水,如果穿堤,后果不堪设想。

  在太芝庙乡中学附近,一座残败的小河坝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据目测,河坝高约20多米,宽约四五十米,中间大部分已经被水冲开,留下了一个“V”字形的豁口。这就是被外界广泛猜测的垮掉的大坝———“导致了数百人死亡的祸首”红星坝。

  据观察,河床底部已经高出了下面大坝的顶部,而上游的河道有变窄的迹象。以此计算,该坝不可能像传说的那样积蓄了几万立方米的水一朝破门而出,酿成灾祸。

  「官方说法」

  小坝溃决不是灾害主因

  对红星坝的溃决,新邵县有关负责人的说法是该坝早已废弃,并没有任何蓄水功能。但另外一个坝的崩溃则得到了官方的证实。6月5日上午,当地政府承认,山上一个尾砂坝存有13230立方米的矿砂。在暴雨的冲刷下,被冲开了一个豁口,流失了近三分之一的矿砂。

  该县新闻发言人申桂荣表示:尾砂坝其实只是一堵墙,不是水利设施,也不具备防汛功能。

  特大山洪为何发生?当地官方的解释是,自5月初到灾祸降临之际,总的降水量达320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多了一半。地表的含水量早已超过了负荷。更加重要的一点是,县里的气象站证实从5月31日晚上8时到6月1日早上8时,雨水超纪录地达到了197毫米,并且主要集中在5月31日晚10时到12时这一段时间。

  「当地政府」

  灾害统计有严格口径

  民间流传的死亡失踪人数为300人,甚至上千人,而政府部门提供的死亡失踪人数却不过几十人。

  6月3日,新邵县委、县政府新闻发言人申桂荣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解释说,官方所提供的死亡失踪数字,一直都是严格按照灾害损失统计口径统计,即“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来自新邵县政府的统计数据称:截至2005年6月4日下午6时,死亡43人,失踪34人。卫生部门接诊伤病人员860人次,其中重伤22人。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