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依靠市场机制开放式改革 辽宁国企改革路径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7日04:10 东北新闻网

  经过20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国家走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这意味着我们对改革的认识已经从感性上升到理性阶段。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新时期,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深化我省国企改革,让老工业基地全面迸发活力,这种深刻的思考已经落实为明确的改革目标。

  全省深化企业改革工作会议指出,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
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牢固确立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针,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目标、以股份制改造为重点、以嫁接改造为主要方式,加强领导、整体推进,努力实现企业改革的新突破。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地方国有大企业股份制改造,全面完成地方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断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培育和发展一批核心竞争力强、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按照改革会议部署,全省上下已经行动起来。

  一条坚持开放式改革,主要依靠市场机制,依法规范操作,积极稳妥深化企业改革的路径清晰显现。

  深化企业改革必须要有开放的心态和开放的作为

  作为国内第一台数控机床的发源地,大连机床集团走过的改革之路极富戏剧性。13年前一场“小机斗大机”风波,真实地反映了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历史包袱沉重、运行机制僵化,曾一度濒临破产的大连机床当时的生存状态。这也是当时辽宁许多国企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

  “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大连机床选择了改革,并按照国家和省市的部署,把产权制度改革作为核心内容。2002年完成机床集团下属的12户子公司的产权制度改革。2003年,由国有独资公司改制为由国有、企业骨干群体和外来投资者等多元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公司,国有资本由100%降到如今的20%,并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改革,企业逐步走入新体制、新机制运行轨道,产权明晰了,责权清楚了,活力增强了,一系列重大发展规划得以成功实施。2004年,企业各项经营指标均实现60%以上的高速增长,并连续5年保持全国机床行业销售收入第一名。

  正是像大连机床这样,“九五”特别是“十五”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激烈市场竞争形势的挑战,我省国有企业开始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对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采取中外合资、购并重组、规范上市、法人参股、员工持股等多种模式,进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尝试。

  资料显示,到2003年底,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国家比重已下降到66.2%,其中国家资本、法人资本、外商资本、个人资本分别占66.2%、26.9%、4.8%和2%,有35户国有工业企业实现了海内外上市,共融资194亿元。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雏形初步显现。与此同时,国有经济效益得到提高。2003年同1996年相比,国有经济在GDP中的比重由45.8%下降到38%,但是绝对值由1446亿元增加到2281亿元;国有企业数量减少了70%,但是资产总额增加近2000亿元。事实证明,改革特别是产权制度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加速器。(辽宁日报高慧斌) [编辑: 钱文胜]1

  ( 辽宁日报 高慧斌)

  [编辑: 钱文胜]

  2

  ( 辽宁日报 高慧斌)

  [编辑: 钱文胜]

  3

  ( 辽宁日报 高慧斌)

  [编辑: 钱文胜]

  4

  ( 辽宁日报 高慧斌)

  [编辑: 钱文胜]

  5

  05:20:22 东北新闻网

  按照全省深化企业改革工作会议部署,当前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省、市两级国资监管体系,确保出资人职责到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落实到位。进一步完善国有大型控股公司独立董事和派出监视会制度,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组建沈阳联合交易所,按照市场化原则,推进全省产权交易市场整合,逐步实现交易信息发布和交易规则的统一,推动产权有序流转,规范交易行为。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场公开交易。

  企业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涉及的矛盾很多,利益关系比较复杂。必须坚持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维护职工利益、有利于调动改革积极性的原则,用政策加以规范和促进。(辽宁日报高慧斌)

  [编辑: 钱文胜]

  6(来源:东北新闻网)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