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邵溃坝? 真相夸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7日05:12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新邵出现了水库垮坝,死了很多人”。湖南新邵县暴发特大山洪后,当地乃至省会长沙一时传言风起。为此,6月2日,记者专程前往新邵进行调查。网友:高坝溃坝致死乡亲无数

  有的消息来自当地人的传播。一名自称是“新邵113班同学”写的关于水库溃坝“第一手消息”说,当地的高坝溃坝,死了无数乡亲。“是山洪暴发吗?是水利工程(那里的高坝
从我记事起就没有见到有人修过!!)出了问题。”

  一名网友在网络上留言说:“整个乡政府被冲掉了,不是山洪暴发,而是因为水库无人看管决口,而且是大面积的。现在湖南当地政府还在对新闻媒体和中央隐瞒实情。水灾是6月1日凌晨2时发生的,真实的情况是,昨晚水灾发生后到现在仅找到的尸体就多达上百具,到今天就更多了。”

  有的网友认为当地政府以假新闻瞒报真相,并要求“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有渎职行为的一定要严办”。求证:被冲垮的仅是一小河坝

  当地政府坚称该起事故系山洪突发所致,而民间说法多称是由太芝庙乡附近的尧虞塘水库高坝溃坝引起的。

  为了核证这一事实,6月3日,记者赶赴当地。离大坝近600米时,看到有人牵牛从旁经过。离开时,还发现有女孩打伞在旁行走。并没有所谓垮坝的事发生。

  在记者途经潭府乡、太芝庙乡的几个村庄时,有多名村民告诉记者,在太芝庙乡中学附近的一个小坝垮了,有几名学生被洪水卷走。

  奔走近1小时后,记者赶到了太芝庙乡中学附近。记者看到,从前面高山上奔流而下的龙山河在此几乎踏上了平原,河水到中学前迂回成一个“S”形,在左边凸出地带居住的村民伤亡惨重。

  在中学前不远处,一座残败的小河坝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沿着旁边的公路走了约400米,我们到达了坝体的上方。据目测,河坝高约20米,宽四五十米,中间大部分已经被水冲开,留下了一个“V”字形的豁口,像被撕开的夹心面包。这就是被外界广泛猜测的垮掉的大坝———“导致了数百人死亡的祸首”。现场:几万立方米蓄水子虚乌有

  据村民介绍,这个河坝名叫红星坝,上世纪中期建成。在上世纪70年代,河坝被加高,作为灌溉和小型发电之用。但后来,因为当地接上了高压电,该电站废弃,坝内的泥沙也就越积越深,闸门也被封死了。在山洪暴发当日,这一年代久远的拦河坝无法阻止排山倒海似的山洪,坝体很快被冲垮。

  记者继续前行,发现往山上行走约100米,河床的底部海拔已经高出了下面大坝的顶部,而上游的河道并没有增宽,却有变窄的迹象。以此计算,即便该坝的所有出水口被堵死(事实上仍有两个出水口可以放水),也无须太大的水量就可越过这道“门槛”,而不可能像传说的那样积蓄了几万立方米的水一朝破门而出,酿成灾祸。官方:天降一座中型水库蓄水量

  对红星坝的溃决,新邵县有关负责人的说法是该坝早已废弃,在很久以前已经被水冲垮了,并没有任何蓄水功能。他称,具体情况,要待湖南省水利厅的专家前往核实调查后才知道。

  特大山洪为何发生?当地官方的解释是,自5月初到灾祸降临之际,总的降水量达320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多了一半。地表的含水量早已超过了负荷。

  更加重要的一点是,县里的气象站证实当天以龙山为中心的地方降水量多达122毫米。而且从5月31日晚上8时到6月1日早上8时,雨水连绵不断,超纪录地达到了197毫米,并且主要集中在5月31日晚10时到12时这一段时间。这样,在龙山仅58平方公里的地方,总计有1600多万立方米的水覆盖,相当于一座中型水库的蓄水量,超过该地区土地蓄水能力数十倍。于是,从6月1日零时35分起,新邵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洪灾。(中国青年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