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关键人才决定国家竞争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7日09:17 解放日报

  本报北京6月6日专电(驻京记者夏俊)人口众多,是中国最具特殊性的国情,这一方面使中国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同时也蕴涵着巨大优势。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陈清泰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转变增长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使中国从人口大国转变成人力资源富国、人才强国,并以此来支撑经济的持续发展。

  据悉,2003年我国资本形成占GDP比重高达42.7%,大大高于美、德、法、印等20%的水平。但与此同时,我国每年教育投入却只占GDP的3%,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年,大学生只占人口比例的5%,科技投入只占GDP的1.35%。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创造单位GDP消耗的能源、资源、劳动力是发达国家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在中国经济总量已超1.5万亿美元、而且仍处于快速增长的状况下,这种以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率换取高增长的不可持续性就变得十分突出。

  陈清泰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力资本开发”论坛上表示,中国人力资源过剩,但人才短缺,中国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但很大一部分被较低素质吃掉了。他向记者解释道,同样是人,不能创造财富的人口是社会的负担;低水平的劳动力只能从事简单劳动,创造较少的增加值;高水平人才则是社会稀缺资源,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人口多,决不能成为容忍素质低、滥用劳动力的理由。然而,目前中国却是人才不足与人才浪费并存。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经济社会学院教授贝克(GaryStanleyBecker)则以一个小故事向记者解释人才的竞争力。“为何最好的公司往往在职工培训方面也同样做得最好?比尔·盖茨曾表示,如果拿走公司最优秀的20名员工的话,那么微软公司也只能是一家很普通的IT公司了。”

  人力资源能不能创造财富、创造多少财富,还取决于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等众多的配套条件。对此,陈清泰指出,在过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动下,不少地方只想用人,不重视人力资源开发,这是经济增长机制落后的重要表现和原因。

  富兰克林有一句名言:向知识投资,收益最佳。贝克教授表示,根据欧洲国家大学学历与高中学历的工资差距调查显示,英国在20世纪90年代差距已达50%,而丹麦则高达95%。同样来自中国关于教育投资回报的调查显示,1988年中国城市的教育回报率在3.3%左右,被调查者对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则是9.3%;而2000年的数据则分别是11.1%和17.1%。贝克称,这是一个很好的势头,因为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取得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更多的人力资本投入及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他还向记者表示,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因为在市场经济下,首先就应该实现自由的贸易往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