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全国性书市“该减减肥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7日11:14 南京报业网

  【南京日报报道】昨天,本报刊登了著名作家阿来在天津向全国书市“开炮”的报道(详见本报6月6日A7版)。阿来作为《科幻世界》杂志的主编参加了前不久刚在天津落幕的第15届全国书市,他列举出种种弊端,甚至认为全国书市没必要再搞下去。没想到,江苏的出版人也感同身受。昨天,他们对记者说,虽然“没必要再搞书市”这个说法有些极端,但是频繁开幕的各种图书订货会已经让他们有些晕头转向,书市急需“减肥”。

  刚从天津回来的高晔累得仿佛打了一场仗。身为江苏人民出版社的资深编辑和媒介宣传负责人,几乎每个书市上都能看见她的身影。作为参展方,他们是书市的最直接体验者。然而高晔认为书市最初的功能——发行图书,已经收效甚微。

  弊端一:内容大同小异

  全国书市与全国图书订货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并称为国内出版界的三大盛会。因此,每年的1月、5月和9月就成了出版人聚首的日子。每参加一个会,出版社一般都要提前两个月做准备,找选题、做展板。所以,虽然每个会只持续一周左右,却要耗去出版人大半年时间。而且,除了名目不同,各种会从形式到内容都大同小异。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赶赴各种书市确实很累人。高晔说:“书市肯定要办,但能不能减减肥?一年一次也就足够了。”

  弊端二:劳神伤财耗费大

  全国书市和全国图书订货会每年都选取不同的城市举行,9月份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则固定在北京举行。对南京的出版人来说,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财力、人力赶赴这些城市参展。旅费、住宿费、参展费,加上摊位布置费,动辄数十万。高晔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出版社去北京参加图书博览会,只去两个人,而且坐火车来回,车费一人500元;住宿费一天300元,7天就是2100元;吃饭一人一天50元,7天就是700元;展位费6000元。也就是说要了一个小小的展位,什么都不做,就已经花了1万元钱。况且,出版社通常有10个以上的编辑、业务员出席书市;为了美观还需要布置展位,有时候得有两个展位才够;还要租场地开一些新闻发布会。每年3个大会,花费真是不得了。

  弊端三:订单不如朋友多

  高晔说,书市给她带来的最大收获是结识了很多朋友,还能从同行那里学到一些新东西。但是要指望在这一周内接下多少订单,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为书市每年在不同的城市举办,有的出版社干脆把参加书市当成给员工旅行的福利。有的编辑参加过太多次书市,觉得单一无聊,干脆在宾馆里睡大觉。

  出版社没有抓住书市机遇

  全国书市到底有没有生存的必要?江苏著名图书策划人三石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说,产生这些所谓弊端,都是因为出版人没有把握好全国书市这个机遇,他们应该好好反思。

  反驳一:书市功能各不同

  三石说,虽然全国大大小小的书市有不少,但是真正全国性的书界盛会就只有一年一度的全国书市。其他的书市,功能都不同,比如北京的国际图书博览会,侧重的就是国内外图书版权的交易活动。各个出版社应该先弄清要参加的会是什么性质,然后做足相应准备工作。不要一听说开书市,第一反应就是“哎呀,又要开会了”,拿这样的心态去参加书市,自然效果不会好。

  反驳二:书市是商业活动

  对于书市昂贵的展位费,三石也有自己的看法,“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了,书市加入市场运作,自然无可厚非。”出版社就该好好利用这个展位,集中展示自己的形象,宣扬图书的品牌。一个漂亮的展位不仅能树立起自己良好的形象,更能吸引新客户的眼球。

  反驳三:书市影响力

  在会后三石说,参加书市能订出多少本书,这个效用现在其实已经被弱化了。但是出版社参加书市,一定是值得的。“就算几个朋友聊聊天,也能找出新的图书选题嘛!”三石说,要在书市上有收获,出版人必须学会思考。“书市就像一个巨大的选题信息库,告诉你这一年图书市场的走向。只有思考,才能从中挖出有用的东西。书市的影响其实在会后。”本组撰稿南京日报记者 蒋文君(编辑 小海)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