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移民调查七:无法拷贝的融合之迁(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7日11:39 郑州晚报 | ||||||||
亲情之迁 郑州晚报:一些亲戚或者家属比较多的村民,是否考虑他们一起迁移的需求?
刘建国:我们对这些都有考虑,需要搬迁的村子,尽可能地整搬整迁,以保持村子原来的人员结构和熟悉性。如有不可协调的地方,尽量考虑他们生产生活的相近性。 郑州晚报:如果父母与孩子存在着一方迁移,另一方不需要迁移时,该怎么处理? 刘建国:这种情况确实存在,而且是我们考虑的方面之一,基本的原则是在征得他们同意的基础上一起移民。 郑州晚报:淅川县移民局现在在做哪些工作? 刘建国:我们已经派了十几个工作组到村里去调查和协调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矛盾,目前我们在每个乡都设有移民所,前期的调查和稳定群众情绪工作正在展开。 郑州晚报:我们在采访中,一些村民告诉我们,已经对需要移民的农户进行过一次财产登记? 刘建国:2003年上半年,有关单位对淅川县需要移民的村民进行了初次摸底财产登记。 郑州晚报:登记内容都有哪些? 刘建国:主要是3个方面:房屋、房屋附属物、零星树木。房屋包括正房、偏房,附属物包括院墙、牲畜圈等。 郑州晚报:是不是要根据这些登记对每个移民进行补偿?补偿的标准是多少? 刘建国: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测量和登记,具体补偿时还要进行更为精细的登记,目前补偿标准没有确定,但肯定要相当高。 郑州晚报:移民补偿是按照什么标准来制定的? 刘建国:很长一段时期内,淅川人民为了国家需要,经历了至少6次大的移民,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这次,淅川人民一如既往支持移民,国家也没有忘记他们的贡献,对他们的补偿是参照小浪底、三峡移民的标准来衡量的。可以肯定的是,1959年淅川县首批移民时,当时标准还很低,这次大移民得到了国家各部门的重视,补偿标准相当高,与第一次的标准相比至少提高了100倍。 丹江口水库移民大事记 1956年10月31日,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1955年前及1987后机构名称为长江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长办”或“长委”)派员到淅川县研讨丹江口水库移民安置等有关事宜,11月15日开始对库区进行经济调查。 1958年9月1日,丹江口水库大坝破土动工。 1959年3月至6月,淅川县首次从淹没区应搬迁人口中动员8008名青年(男5565人,女2443人)赴青海省支援边疆建设。1960年春,动员“支边”青年家属14334人迁往青海。 1961年,为了满足丹江口水库大坝围堰蓄水需要,李官桥、埠口两区124米高程以下移民迁离库区,多数为投亲靠友,少数迁往邓县。 1966年3月2日至4月5日,淅川县首批外迁移民(三官殿、埠口)14868人搬迁完毕,分别安置到湖北省钟祥县大柴湖和荆门县。 1968年5月,三官殿、宋湾、埠口、城关4个公社开始动迁,整迁到湖北省钟祥县大柴湖区。 1971年7月,淅川县城关镇、黄庄、仓房、滔河等6个公社,150米高程以下的移民开始动迁,部分迁往邓县,其余在县内安置。 1976年,淅川库区157米至159米高程移民25870人开始动迁,绝大多数在本大队后靠安置,少数在本社内零星安置。(郑州晚报记者杨宗锦 尹海涛文/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