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本期代表在线:十万生猪污水直排溪间(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7日14:16 温州新闻网
本期代表在线:十万生猪污水直排溪间(组图)
养猪场污水直排旁边的溪流。

  日前,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委员和市人大代表对我市生态环保情况进行检查,其中一组检查人员来到了珊溪水库的集雨区,在上游4公里左右的黄坦镇,发现该镇生猪年出栏总数达10万头,可这里的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排溪间,成为“大水缸”最大的污染源。根据市人大代表提供的线索,上周,记者前往黄坦镇,对镇里几个大型养猪场进行暗访。黄坦镇是文成县一个典型的山区小镇,以农业为主。一条溪流穿镇而过,在它的上游,基本找不到工业污染留下的痕迹,满目青山,天也显得格外蓝。然而原本清澈见底的溪水,在流经整个黄坦镇后,却变得浑浊不堪,烈日下沿着溪边行走,虽然是露天,但空气中却弥漫着挥之不去的、刺鼻的臭气,原本光洁的鹅卵石,由于常年受到污水的冲刷,外表已被“涂”上了一层黑色的苔藓。

  生猪粪直排溪水里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条原本清澈的水流变得如此污浊?给记者带路的村民魏爱群说:“从上游流过来的水可清了,但是一流经那些养猪场,就变得又臭又脏了。”在前往黄坦的途中,记者时不时看到一些运猪车,从养猪场里装满仔猪颠簸着从身边飞驰而过,这样的场景,让人看到了养猪业在当地的兴旺。

  记者前往的第一站,就是文成县最负盛名的文成县天篷养猪场。这个养猪场无论硬件设施还是养殖规模,在当地都是名列前茅的,而且养猪场还有污水处理装置。

  在天篷养猪场的门口,有十来个饲养员在上班。听说记者要买仔猪,养猪场内一位工作人员热情地陪同记者参观了猪舍。入猪舍前,先要经过十五分钟的消毒:“这是为了防止将细菌带进猪场,猪场每天要清洗两次,我们的猪舍是同行中最干净的。”猪场内的一位饲养员自豪地告诉记者。

  据介绍,天篷养猪场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养猪栏舍一幢幢排列有序,年出栏生猪1万头,是目前温州规模较大的养猪场之一。这个养猪场还是当地主要的仔猪产地,销往温州全市及周边地区。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进入了养殖区,经过清洗,里面确实十分整洁干净。顺着栏舍前的排污沟流向,记者一直走进去,发现所有的污水最后都汇总到溪边一个很大的蓄水池里,池旁边有一台机器,工作人员介绍,那是污水处理机器,可以将猪的粪便处理后变成肥料。

  但是记者发现,这台机器并没有开启,机器上结满了蜘蛛网,而污水池里则长满了青苔与绿萍,可见机器已经很久没有启用了。所有的脏水象征性地流过这里,就通过旁边一条沟渠,全部流到溪里。

  “你们一天打扫猪舍两次,那不是需要用很多水?成本会不会很高?”记者问。

  员工说:“自来水哪还经得起用啊,我们都是用山上流下来的水或者井水来冲洗猪舍的。”

  “那一天产生多少吨污水你们知道吗?”

  “这可没有统计,你想这一天要洗两次,几千头猪洗下来,这么多的栏舍,反正多得很。”

  “你们的脏水有经过处理吗?”

  “处理的机器倒有一台,其实也不过是将粪水滤出,将干的粪渣当作肥料,但那些经过过滤的粪水还是很脏,就直接排到溪水里了。”

  “那这些脏水排到溪水里后,都流向哪里?”

  “这条溪就在珊溪水库的上游,只要流四五公里左右,就汇入珊溪水库,你们城里人喝的水可都来自珊溪水库。不过对我们影响不大,我们不喝珊溪水库里的水,所以都是你们城里人在喝这些脏水。”饲养员说到这,憨厚地朝记者笑了笑。

  随后,记者又在当地农民的陪同下,前往另外一个名为黄坦毛猪良种场的养猪场。据了解,该养猪场是以生产肉猪为主,规模在当地仅次于“天篷”。在这两个大养猪场之间,有一些农舍,记者发现,溯溪流而上,两边农舍旁边几乎都搭有大小不等的猪舍,溪两边猪舍里的排泄物,全部都汇入附近的溪水中,使溪水上面浮着一层粪便,黑乎乎的。

  到了毛猪良种场,那里的规模虽然比“天篷”的略小,但是存栏的种猪也有上千头:“我们的猪很好销的,卖得差不多了,你们若想要,就得赶快了。”工作人员指着一些大母猪说:“这些都是要下仔的,那些下过仔的我们就另外关起来。”

  由于猪舍是沿着溪边依坡而建,猪舍里的粪便都汇聚到后面一排地势最低的小房子前,小房子后面就是溪水,所有汇聚后的脏水没有任何处理,也看不到有什么污水处理设备,粪便就这样全部排入溪水里。

  没有足够的治污费用

  黄坦镇地处山区,信息闭塞加上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所以养猪成了农民发家致富的首选。特别是近几年的农业结构调整中,黄坦镇农民发展养猪业的积极性很高,从当地的养猪协会提供的一份数据来看,全镇年存栏母猪8000多头。以平均一年每头母猪生仔15头计算,一年小猪出栏数就有12万头左右。还有一组不同的数据是镇里统计的,据说全镇一年大约有母猪5000多头,加上产下的仔猪大约总数在8万头左右。虽然统计的数据上略有差异,但是至少说明黄坦镇的养猪数量非常可观。而这么多猪产生的粪便,基本上不加处理就直排到溪水与河流之中。

  据黄坦镇农办副主任蒋家勇介绍,养猪是当地的农业支柱产业,上规模的就有六七十家,那些散户更是多得没法统计。所谓上规模就是母猪数量在20头以上,加上出栏的小猪,数量在三四百头之间。

  由于规模化生产,难免会有疫情发生,镇里就负责提供技术,整体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水平。由于长期的人畜混居,不仅造成了农村居住环境的恶化,还限制了养殖业的规模发展。为了减轻污染,镇里也开始引导养殖户上山,有一些养殖户将猪舍选择在山上。

  镇里同时还建议养殖户装上污水处理设施,引进沼液分离机,把分离出来的猪粪做成生物肥料。既彻底解决养猪的环境卫生问题,又增加了养猪的经济效益。通过除臭、生产沼气将猪的排泄物充分利用起来,不仅可以替代燃料,剩余的部分则转化为种植的肥料。

  文成县环保局法制宣传科科长胡春林说:“养猪是黄坦镇的传统产业,想一下子取缔是不现实的,虽然政府也想方设法就此予以治理,但受制于该县的财政状况,很难拿出足够的钱来治理。现在,受影响的不仅仅是温州市区的市民,像我们本县的大镇与珊溪镇,也是饮用珊溪水库的水,也成了直接受害者。”
本期代表在线:十万生猪污水直排溪间(组图)
排污设施成摆设

  污水处理系统成摆设

  安装污水处理设施可以大大减轻养猪业对水流造成的污染,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需要一定量的资金投入,此举还无法在当地广为推行。据了解,黄坦镇曾经实施污水处理试点,但是,除了天蓬养猪场响应政府号召,安装污水处理装置以外,其他的养猪场并不愿意接受。一是养殖业效益差,风险也大,所以那些散户根本就不愿意安装。即使大户肯装的,也考虑到运行费用,致使污水处理装置成了聋子的耳朵,仅仅是装装门面而已。

  今年5月19日,由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部分委员与市人大代表组成的检查组,专门来到黄坦镇,对该镇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执法情况进行检查,目睹了养猪业存在的问题。

  据市人大城建委副主任高友才介绍:“黄坦镇这些养殖户,都不愿意装污水处理装置,即使天篷养猪场有了污水处理装置,也根本没有使用,我们检查时发现机器都放在那里生锈了,业主就是拿机器当摆设。因为一旦运行就需要成本,其它的养猪场污水直排都没有受到什么处罚,所以谁也不愿意为此增加成本,毕竟养殖业的利润不高。市人大对这个问题十分重视,已经专门将检查的情况向政府汇报,拿出切实解决的办法。”

  因为珊溪水库承担着市区自来水水源的主要供应任务,被誉为温州市民的“大水缸”。然而现在的大水缸却面临着被大量猪粪污染的问题。据了解,一头猪产生的排泄物相当于五至六个普通人产生的排泄物,而黄坦全镇十万头左右猪一年产生的排泄物直排入溪,相当于五六十万人的粪便没经过处理就直接汇入珊溪水库,这是一组骇人的数据。而我们市区的饮用水,大多从珊溪水库中来,黄坦污染源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将直接给市民的饮用水安全带来威胁。

  “我们期待着政府尽快并圆满解决这个问题,让市民喝上放心水!”高友才语重心长地说。

  小贴士

  浙江省奉化市郊的滕头村,过去生态环境恶劣,村贫民穷。

  该村从1978年开始推广沼气,由于一家一户自建沼气池产气能力差,1991年又兴建了日产1000立方米沼气的村沼气站,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牲畜粪便制气,不仅满足全村农户的用气和村办食堂的需要,而且沼渣送到村办饲料加工厂加工成颗粒饲料,喂猪喂鱼,使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沼气的推广解决了农户的能源问题,使水质保持良好。

  重要链接:

  今天下午2时起,温州新闻网(www.66wz.com)《代表在线》邀请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副主任高友才、温州珊溪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钟建平与网民对话,欢迎广大读者就本期话题上网参与讨论。

  本网同时开通民情热线88857266,如果你有建议或意见,又不方便上网的,可在今天上午8点30分至下午3时拨打热线电话。(温州都市报记者林一笑)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