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首席评论:端午申遗莫着急珍视传统至紧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7日18:18 金羊网-羊城晚报

  芳传

  中国人过节,一向讲求热热闹闹,过得不热闹,大家就会觉得气氛不浓厚。今年的端午节,又因为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申遗”一事,媒体炒得沸沸扬扬,虚惊一场的“端午节保卫战”波澜,把节前的氛围给搅“热闹”了。

  近来国内众多专家考证韩国江陵端午祭与我国端午节的异同,笔者看来,韩国、越南、日本等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历史上曾经受到过中华文明很深的影响,端午节甚至一些别的节日外传也非常正常。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旧瓶装新酒”、“旧酒装新瓶”等都很常见,萝卜白菜,各喜各爱,不同的民族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外来文化进行包装、组合、重新解释等,内涵和形式也会变得多姿多彩。我们无须考证从端午节到端午祭的变迁过程,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韩国人愿意过端午节也好,演变成过端午祭也好,大家共乐,不亦乐乎?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愿意与我们一起过端午节,不正好证明了我们传统节日的魅力和生命力吗?

  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与否并不重要,我们的端午节是否“申遗”也不重要,关键是我们要珍视自己的传统。这件事提醒我们要善待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善待我们自己的无形资产。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积淀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国内各种“申遗”热的背后,往往是旅游和经济利益的驱动,把各类“遗产”当作牟利的工具,本末倒置。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也好,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也好,“申遗”不应是目的,更不应该是手段,“申遗”应该是对自己文化遗产热爱和珍惜的反映,是进一步激发国人文化自觉的契机。尤其对于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正要义是让这些传统文化“活”在该民族的日常生活里,体现在该民族的精神实质中,而不是让它退化和僵化。一个有文化活力的民族会让自己的文化遗产在保持精神实质的同时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创新,一个有文化自信的民族会光大自己的优秀文化,也就不会担心自身的文化遗产会丢失,会被人“抢注”。

  风波暂告一段落,传统节日照样要过,而且要过得更隆重,更热闹,过得更有内涵和气氛。一味否定自己的传统,使近百年来的中国吃尽了苦头,而用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划定官方节日和民间节日、新节日和传统节日,使诸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老百姓天天还在过的节日竟没有获得与劳动节、国庆节同等的法定假日地位。我们应重视自己的传统节日,所有的传统节日应有相应的假期,节日越多,也表明日子越过越精彩。当务之急不是讨论什么“申遗”,而应该是全国人民一起齐心协力,努力推动,早日把传统节日列入国家法定假日,让老百姓们有充裕的时间隆重过节,有充裕的时间去继承传统、光大传统。做到了这一步,再去“申遗”也不迟。

  (晓航/编制)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