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遇难者无工作签证获赔不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02:21 新闻晨报

  当地时间6月7日,一名中国工人在以色列位于加沙南部的定居点古什·卡提夫内被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发射的迫击炮弹击中身亡。事件发生后,晨报记者接通了中国驻以色列特拉维夫大使馆的电话,陆京参赞告诉晨报记者,中方已把遇难者的妻子接到特拉维夫的使馆领事部,大使在接见她的同时表示,将尽一切努力尽快妥善处理善后事宜。此外,《耶路撒冷邮报》高级编辑卡里夫·本·大卫在接受晨报电话采访时也表示,这是令我们当地人也深感震惊的重要事件,它令3名中巴工人染血定居点,也打破了几个月以来巴以关系平静期。

  突发事件

  巴武装人员迫击炮弹击中中国工人

  犹太人定居点古什·卡提夫内位于加沙南部,当地时间7日下午1时30分,在定居点蔬菜大棚做农活的中国工人毕树德,正在与其他一起工作的巴勒斯坦人享受短暂的午间休憩。这时,巴勒斯坦武装人员突然发射了多达6枚的迫击炮弹,其中一枚击中了工人们的休息间,中国工人毕树德和一名巴勒斯坦工人当即被炸死,5人受伤,其中一人甚至两腿被全部炸飞。以色列军方救护车和直升机随即把伤员送往附近医院救治,救治现场伤员们大声哭嚎令人心悸。因伤势过重,一名巴勒斯坦工人随后死亡。

  陆京参赞告诉晨报记者,袭击事件发生后,使馆领事部张小溶领事在得到我驻巴勒斯坦办事处的协助后,以最快速度赶赴出事现场进行调查和身份验证:“整个事件让人心里非常难受,当时中国工人毕树德还在与其他工人一起在休息间吃午饭,就被飞来的弹片打穿了腹部,当场身亡。幸亏他的妻子当时在家没有和他一起工作,故躲过了大祸。”

  据介绍,45岁的毕树德来自中国吉林。他的妻子已到达我驻以色列大使馆领事部,大使馆将尽一切努力尽快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关于理赔

  合法与非法入境理赔程序差异巨大

  中国工人遇难后,是否能够获得相应赔偿成为各方关注的问题,但陆京参赞对此表达了其个人的忧虑。根据目前的初步调查,毕树德与妻子在入境时持有的并非是工作签证,也从未跟任何中以双方的劳务公司签订合法劳动协议。因此,两人在以色列境内完全属于非法滞留。

  新闻延伸

  当地人对袭击事件深感震憾

  根据以色列法律,所有在“恐怖袭击”中受到伤害的人,只要是合法进入以色列境内的,都应该由以色列负责医治和赔偿。但陆京参赞认为,根据自己对当地政策的了解,对合法入境、非法居留的劳工来说,通常较难进入正常的理赔程序。从目前毕树德案来讲,可能大半年到一年时间以后才有较清楚的说法。

  据介绍,以色列的劳工政策非常严格,除了要持有效工作签证以外,工人绝对不可做所签订协议以外的工种,这意味着劳工甚至不可能自由地在休息时间打第二份工。自从以色列在2002年起实行“关闭天空”的劳工政策以来,政府专门派了移民警察在街上巡查,一旦发现属于上述情况的非法劳工即被遣返回本国。因此一度在以色列达到四五万人规模的中国劳工,迅速减少到现在的四五千人,至于较为危险的巴勒斯坦控制区内,尤其是控制严格不得随意出入的加沙一带,更是几乎没有中国工人的影子。

  陆京参赞深表痛心:“由于不少人在出国前为了交钱给劳务公司借了大笔债务,为了还债和挣钱,他们宁愿选择危险的地方做工。毕树德夫妻也有可能是为了逃避移民警察的盘查,想方设法到了连警察也不可能去的加沙一带生存。这样的工作和生活状况不可能不令人忧虑。”

  根据以色列政府的计划,今年年底之前,所有犹太人定居点都将撤离加沙地带。这次巴勒斯坦武装人员的报复性袭击事件也给以色列当地人带来了相当大的震撼。《耶路撒冷邮报》高级编辑卡里夫·本·大卫在接受晨报电话采访时表示:“我们也正在关注这起袭击事件。我们报社的战地记者已在当地进行全面采访报道。我想这是在以军打死武装组织杰哈德地方领导人卡米勒以后,巴勒斯坦武装人员掀起的一次针对以色列的报复性袭击行动。虽然它的袭击目标是犹太人定居点,但由于在那里做工的实际上多数都是巴勒斯坦人和外籍劳工,因此令3名中巴工人就此丧生。但此事件仍然令我们以色列当地的人们深感震惊,同时也打破了几个月以来巴以关系平静期。”

  但他随后又对加沙的暴力事态发展表示乐观:“现在巴以领导人都在往双方理解的方向上努力,相信巴勒斯坦领导人阿巴斯将会对此事作出应有的处理。”

  部分中国人中东务工存在侥幸心理

  就在几天前,记者正好曾在特拉维夫回国的航班上遇到一名不会说英语,只会讲几句简单的希伯来语(以色列语言)的中国工人。在记者帮助他点菜的同时,他告诉记者他在耶路撒冷、特拉维夫和海法等各大城市已做过4年建筑工,每个月挣800-1000美元,并为此感到“自豪和庆幸”:“幸亏我早几年就出来了!当时来做工要交6万元给劳务公司,现在涨到了至少10万元!”虽然辗转打工,但他并不认为处境危险:“我们都有句话:只要我碰不上那就是安全的,一旦碰上了那就是没办法。我想只要不在巴控区就没事吧。”

  陆京参赞告诉记者,中国人这种外出务工的心理状况是远不够的,劳务公司须对他们就此后生活所在地的法律与语言环境进行培训。更重要的是,工人们在国外必须团结、互相帮助,如今经常出现的内部抢劫、甚至暗杀的种种事件,也使大部分中国劳工之间不得不产生帮派结盟,不愿意拉帮结派的人则单独外出务工,以至于遭遇到更多危险的事件。

  以对伤亡中国劳工给予“国民待遇”

  据中国日报报道在以色列的中国人,以劳务输出占绝大多数。他们多数来自福建、江苏、吉林等省市。其中以福建人最多。

  中国劳工在以色列主要以从事建筑业为主。对于在恐怖事件中遇难的中国劳工,在赔偿的问题上,以色列做到了“国民待遇”。以色列将承担起抚养其遗孀、亲属及孩子的责任。抚恤金支付方案包括近2000美元的安葬费,遇难者的遗孀每月还可获得1500美元到1800美元的生活补贴,这笔费用根据死难者的家庭情况等因素来确定。

  中国公民在以遇难事件一览

  2003年1月5日,以色列海滨城市特拉维夫发生两起爆炸事件,有3名中国公民遇难,5名中国人受伤。

  2002年7月17日,伊斯兰圣战组织两名成员在特拉维夫制造爆炸,导致4人丧生,50余人受伤。中国工人李斌和许恒勇在爆炸中遇难。

  2002年4月12日,发生在耶路撒冷的自杀性爆炸事件中,有2名中国工人遇难。

  作者:晨报记者周东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