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考场外听亲人讲孩子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05:30 深圳商报

  两天来,深圳有1.8万学子在考场内参加高考,考场外有多少双关注的眼睛?每天又有多少父母在等待回家的孩子?在考场门口,记者听到了许多“陪考”父母和亲人讲述的考生不平凡故事。

  “弟弟,我全力支持你”

  高考第一天。在宝安中学考场外,在一群等候孩子的家长中间,一个年轻的姑娘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在闲聊中,记者才知道她叫文莉,刚从香港赶回来,就是为了中午见弟弟一面,鼓励鼓励他,然后再赶回香港。为什么搞得这么匆忙?记者心存疑问地问了一句。文莉向记者介绍了她家的情况。

  文莉家是个单亲家庭,母亲嫁到香港后又离婚了,靠母亲一个人在香港工作,供养着她和弟弟。去年,文莉参加高考,被北京城建大学录取。上大学不久,她妈妈就病倒了,被查出是胃癌晚期。妈妈不能工作了,还需要人照顾,弟弟又正在读高三,功课非常紧张,而且家庭经济也陷入了困境。当时只有18岁的文莉作出了勇敢的决定:退学回家,一边照顾妈妈,一边打工挣钱供弟弟读书。文莉现在在深圳两家酒店打工,一家是上午去上班,一家是下午去上班,一个月能挣1800元。为了多挣钱,文莉还积极地给各报刊投稿,希望能挣些稿费贴补家用。

  就在弟弟高考前夕,重病缠身的妈妈在香港去世了。为处理妈妈的后事,前几天文莉赶到了香港。文莉的弟弟在宝安中学住校,虽然食宿不用操心,但文莉还是觉得不放心。6月7日一大早,文莉又从香港赶回深圳。等她赶到宝安中学时,弟弟已经进考场了,她只好守候在外面。

  11时50分,文莉的弟弟终于出来了。那是个白白净净的小伙子,但有些憔悴,胡子也没有刮。一见到弟弟,文莉就把他拉到一旁,说他这几天瘦了。虽然很关心弟弟的考试情况,但文莉只是问他这几天的生活情况。弟弟说,昨晚因为紧张没有睡好,现在就有些昏昏沉沉想睡觉了。

  看着弟弟走进校门,文莉也向记者告别了。文莉说,她要到香港,继续处理妈妈的后事。等弟弟考试结束,妈妈也安葬好了,那时再带弟弟到妈妈的墓前祭扫。

  分别时,文莉告诉记者,弟弟平时成绩不错,今年一定能考上大学。现在她已攒了几千元钱了,相信在弟弟大学开学时一定能攒够学费。文莉还说,她一定会全力供弟弟上完大学,就像她妈妈当初供养他们姐弟俩一样。

  “我没有陪他去考试”

  这两天,樊女士照常去单位上班,而她的儿子今年参加高考。中午,她让儿子在考场吃食堂。“很多人说我心太狠,其实这两天我的心里特别担心!毕竟12年苦读,这次考试对孩子来说意义不同寻常。我没有陪着他去考试,是因为我希望他知道,作为家长我们能送给他最宝贵的礼物是自立!”

  樊女士是1996年从陕西来深圳的。“当时我儿子还不到10岁。刚刚来深圳创业,我和他爸爸工作非常忙,我们没有时间照顾他,只好把他送到关外的一所寄宿制民办学校,那是他第一次离开我们独立生活。没想到老师打电话来,说他在学校一直哭,周末回到家不仅瘦了,而且非常委屈地趴在我的身上,希望我给他转学。”这件事对樊女士震动很大,她说:“如果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将来即使有知识有文化,也是个没有用的人。”

  她开始了对儿子的艰苦训练,不放过任何机会。家里有保姆,她坚持让孩子自己洗衣服,坚持让儿子独立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假期的时候让他一个人坐飞机回老家。

  “现在说起来很容易,过程其实很艰难。比如洗衣服,大冬天水很凉,衣服洗不干净还让他一次次重洗,有时候看着小小的他,真想帮他啊!可是我狠着心没有放弃。坚持的结果,他上了初二以后,就开始具备很多独生子女所没有的好习惯——他的学习不用我们操心了,生活完全自理,学会了做饭,我生病的时候,他能非常懂事地照顾我。高中开始,每个假期他一个人出去旅行,为人处世像个男子汉!”樊女士说起这些,脸上漾起满意的微笑。

  “孩子高中考上了深圳中学,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对于将来他有自己的计划,希望学经济管理,将来在商场有所作为。填报高考志愿前他跟我们商量要去北京读书,我们一口答应了。我了解他,我相信他,因为他已经具有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能力和习惯。说实话,这比他给我多少钱都让我欣慰!”

  樊女士说:“其实,考试前有几天我都睡不着。一方面为他紧张,另一方面因为儿子经过这次考试就真的要离开我们了。心中感情太复杂了!我告诉儿子不陪考,他一点都不意外。头天晚上我开车把他送到学校,下车时他用手给我一个OK的手势,我就下决心,考完我要陪一陪已经长大的儿子,让他知道,狠心的妈妈其实很爱他!”

  作者:记者邓小群陈广琳沈小妮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