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本市将携手兄弟省市打造“东部”高技能人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09:05 首都之窗

  近日,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获悉,为推动东部地区素质就业和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劳动保障部决定从2005年开始,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7省、直辖市和苏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5个重点城市,组织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东部地区培训工程”。这对北京技能人才的培养来说,无疑又是一个好消息。

  据了解,劳动保障部称实施这一培训工程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问题的客观
需要,也是带动全国职业培训工作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差异较大,发展也不平衡。东部地区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量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相对于中西部地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为明显、更为迫切。同时,东部地区已经完成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的并轨,市场就业、素质就业提到了日程。并且,东部地区劳动力市场供求两旺,职业培训资源丰富,在以培训促就业上有客观要求也有物质技术条件。因此,东部地区要先走一步,先将素质就业的大旗举起,形成素质促进就业的格局。

  三个率先 实现培训目标

  国家高技能人才东部地区培训工程的目标,概括为:实现素质就业转型,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促进职业培训现代化。主要任务是率先建立区域联合,相互沟通,共同推动高水平培训的工作机制;率先在重点城市建立一批面向社会、高效能的公共实训基地和鉴定平台;率先建立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的高质量技能人才评价和鉴定新体系。率先构建包括开发新职业、运用新技术、采用新方法的职业能力建设新模式。在工程的实施中,不仅要抓紧培养出一批高技能人才,带动技能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要积极探索职业培训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改革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传统模式,实现职业培训在内容、方法和手段上的革新,促进职业培训现代化。

  劳动保障部张小建副部长强调了职业培训对就业、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对整个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提出要把职业培训放在劳动保障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加强领导,统筹规划职业培训工作。把促进就业和推动经济发展作为检验职业培训工作的重要标准。同时,要求加大高技能人才工作力度,加快建设培养快、评价准,使用好,待遇优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格局。

  培训鉴定 为就业服好务

  近几年来,我市以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两大支柱为核心,初步形成了以45所技工学校为骨干,18所区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依托,480家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为补充的职业培训网络,开设涉及一、二、三产的200多个专业,为新生劳动力、在职职工、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及其他有提高自身工作技能愿望的劳动者提供了多渠道、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年培训30多万人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逐步纳入社会化管理轨道,全市82个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所、134个工考委和36个技师考评委员会,年考核鉴定30多万人次。在职业院校毕业生中广泛实行“双证书”制度、在初高中落榜生中推行劳动预备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在企业普遍得到认可为标志,覆盖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竞赛,技能人才评比表彰等多方面内容的职业培训政策体系已见雏形,职业培训为就业服务,为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服务的指导思想已经确立。初步建立起等级培训与技能培训、岗位培训与适应性训练相结合,与首都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建设基本相适应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为首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就业局势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职业培训 系列措施出台

  我市在2003年提出了“三年百万”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已完成122.6万人的培训任务,其中培训失业人员15.5万人,在职职工培训77.2万人,培训本市农村劳动力及来京务工人员29.9万人。职业培训在提升我市劳动者职业道德修养和整体技能水平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根据不同就业群体的需求,实施不同的职业培训。失业人员的特点,结合首都经济发展和社区就业岗位开发,组织有就业愿望、有培训要求的失业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几年来,培训的合格率、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和60%以上。“市场信息引导、社会各界支持、政策措施保障、培训促进就业”的再就业培训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对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针对平原地区、浅山区和深山区的不同特点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需求,开展了涉及一、二、三产的职业技能培训和不同形式的适应性培训及引导性培训。通过培训,农村劳动力转变了观念,提高了技能,有效地促进了向二、三产转移就业。近两年来,我市及外地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29.9万人,其中培训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13.9万人,等级培训后就业率78.1%,培训来京务工人员16.0万人,等级培训后就业率58.7%。

  对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我市通过于2004年启动实施“三年两万”新技师培养计划和去年的有近百万名职工参加的“新世纪北京首届职业技能大赛”,进一步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培养和选拔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使我市高级工以上技术工人的比例由10%提高到14.3%,技师、高级技师的比例由1.73%提高到2.16%。

  劳动部门 不再唱“独角戏”

  我市劳动保障部门改变以往“自己说自己干”的传统工作模式,突出政府部门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的职能,先后与市建委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建设行业生产操作人员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办法》,这对“新北京、新奥运”战略的实施,确保场馆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结合落实“三年百万”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与市总工会、团市委联合制定了《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进一步加快首都职工队伍知识化进程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北京市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的意见》,通过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团组织,发动全市职工及青年技术工人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和技能竞赛活动,职业培训在提升我市企业职工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整体技能水平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