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群众呼声就是第一信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09:21 解放日报

  江湾镇,上海市东北角 4.27平方公里的地域,在大开发、大建设的城市化进程中,矛盾伴随发展纷至沓来。

  去年起,该镇先后发生群体性矛盾纠纷 19起和 602件其他各类矛盾纠纷。如今,602起得到化解,其他正在解决。从2004年至今,保持社区群众对市政府零上访。

  面对不断涌现的各类矛盾,镇党政领导坚定一个宗旨:为百姓办实事,破解各种难题,群众的呼声就是第一信号。

  倾听诉求: 1小时“早班”解民忧

  7点 36分,中虹公寓业主委员会的三名代表找到相关镇领导,“趁着早上的一点时间,想商量一下怎样解决小区的管理矛盾”;

  7点 45分,两位文治小区的居民来向镇政府反映小区绿化和屋顶垃圾问题;

  7点 48分,一名住在河滩西路的居民匆匆踏进镇政府,要求解决住宅周边环境问题……

  昨天早上,从 7点半到 8点半,江湾镇主要党政领导在镇政府门口接待来访群众共4起,57岁的刘鉴松得到当场答复后满意离开:“不用特别约时间,直接由镇领导当面解答,这样高效又亲切。”

  每天提早 1小时上班,不成文的做法在江湾镇党政领导中已经坚持 20年。

  值班室保安罗火根见证:下雨天, 6、7个领导撑着伞,一排站在大门的门廊下;大冷天,7点多天还没全亮,寒风中办公楼前的接待会照常进行,“居民都知道,早上能够在这里找到领导。”

  一个习惯延续20年。最先倡议的前任老镇长孙全龙回忆:“江湾镇原来的很多居民是农民,早起早睡成为习惯,如果要向政府反映问题,也常常一早就来。”

  居民来得早,干部上班早。提前1小时,群众可以利用上班前的时间,到镇政府指名道姓找领导反映问题;领导可以当面解答,对于一些复杂或可能激化的矛盾,当场召开“碰头会”,当即研究处理方案,明确责任人,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不要怕见老百姓,不要怕群众找上门。”镇党委书记俞林桃介绍: 2004年,镇党政领导接待上访居民329批共845人次,大部分矛盾得到及时解决。

  化解矛盾:以合力维护稳定

  私营业主潘长明特地放下生意,用 1个多小时坐车赶到江湾,接受采访。

  四个月前,他和其他30多名业主一样,还在这里的闽林建材市场经营自己的店铺。生意正红火,却接到市场承包者的一封通告:场地改建,所有业主一律迁走。

  合同没到期,补偿不合理,双方谈判崩裂,个别冲动的业主甚至掏出刀子,矛盾一触即发。

  获悉情况,镇政府立刻联系工商和派出所,协调会从 3月开到 5月,不下十数次。潘长明印象深刻:5月1日早上大雨倾盆,镇信访干部郭瑛和工商所、派出所的同志打着伞上门进行说服工作,“政府把我们的事情真正放在心里。”

  三方协同下,矛盾得到圆满解决:承包者支付一定数目的补偿,业主迁出市场。

  几天后,一面火红的锦旗送到江湾镇镇政府,上面写着:统管全局,协调和谐。

  以合力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江湾镇从1996年起建立联席会议例会制度。由镇长召集,税务所、环卫所、交通队、房管办等8家管理部门负责人每季度举行一次联席会议,将本段时期内社区突出的疑难问题,交由会议讨论,及时在多个部门之间协调处理。

  合力,不仅仅源于一季一会。镇长胡海华深有感触: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后,各条线部门都能参与到社会矛盾的化解中来,涉及数个部门的“疑难杂症”也能得到有效解决。

  去年下半年,虹北小区居民集体来访:紧邻小区的纺织机械厂,一个生产车间排放“三废”,严重影响居民生活。接访后,镇领导一边请环卫部门共同到现场核实情况,一边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和该厂的负责人召开协调会,沟通情况,制订整改方案。三天内,整改意见及时传遍小区,居民们的怨气消弭无形。

  服务群众:事情做在开口前

  该出的力主动出,该花的钱坚决花,在江湾镇,党政领导有共识:服务群众,事情做在开口前。

  患有轻度智障的汤向英如是说:“我不知道的,都是政府帮忙想到。”和住在一起的兄嫂发生摩擦,汤向英一度几乎无家可归。80多岁的老母亲拄着拐杖,一早颤颤巍巍坐在镇政府值班室抹眼泪:“最不放心的就是这个女儿,我去了,她怎么办。”

  老人的烦心事,镇政府主动揽下:为汤向英申请低保;出面担保,帮助解决廉租房问题;同时推荐她的丈夫参加万人就业项目,这个家庭从此有了第一份稳定收入。

  和女儿一起搬进新房子不久,老人含笑瞑目:女儿从此有了新的娘家。

  只要有利于化解矛盾,有利于维护居民切身利益,无论精力还是经费,江湾镇镇政府从不悭吝。

  逸仙路490弄的辛耕大厦,开发商由于资金困难,水电煤等生活设施无法跟上,居民只能从相邻的企业借电,双方时常为电费发生矛盾。摩擦中,供电企业采取了拉电措施,300多户居民生活受到影响。

  得知消息已近下班时间,党委书记俞林桃立刻和镇有关领导奔赴现场,问明情况,当场拍板:镇政府先垫付20万元电费,居民生活用电一定要得到保障。断电数小时的大楼,在夜幕初临中重放光明。

  近三年来,江湾镇共投入 75万元资金用于消解矛盾,保证了市、区重大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也让居民切实受益。

  群众矛盾大多集中在环境建设和城市管理上,镇政府就把优化道路,改建绿化,增加社区活动场所列入年度实事项目,两年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打通镇域内近一半的断头路,使18%的主要道路达到景观道路整治标准;新增绿化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为社区所有老年活动室安装空调……但镇政府至今依然在建造了20多年的老房子中办公,镇党委 3个书记挤在1间办公室,墙面已经斑驳。

  孟知行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