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美经济学人沪上“论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09:21 解放日报

  本报讯 (记者 郑红 丁波)只安排了330个座位的锦江小礼堂挤进了400多人,因为内容太精彩常常被掌声打断,演讲不得不延时再延时……昨天,由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和本报共同主办的“中美新市场经济(上海)暨经济学人上海圆桌会议国际论坛”引起轰动。

  轰动,是因为在论坛上演讲的中美领衔者大名鼎鼎。美方: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
主、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爱德华·普雷斯科特;中方: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教授。

  普氏纵论如何为人口老龄化提供金融保障,给出的“药方”是实行强制储蓄;厉老妙语评述中国改革开放26年的四大体会:就业靠就业扩大、富裕靠富裕带动、经济增长靠增长质量支撑、社会和谐靠互助互信形成,并直指今天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解决农民收入迅速增长的问题。两位大师演讲完毕后各自回答听众的两个问题,不约而同指向了中国农村经济。

  轰动,是因为汇聚这场“思想盛宴”的其他经济学家也都是各领域响当当的人物,观点鲜明,富有挑战性。现为美国俄亥俄州立托列多大学终身正教授的张欣,对人民币汇率问题与房地产问题的见解非常大胆。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教授对人民币升值与否与张欣教授的观点截然不同。上海交大费方域教授对中国经济转型问题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对普氏理论是否适用于发展中国家这一问题“将”了诺奖大师一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教授为上海经济发展点明“和谐路径”。作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主任的王忠明博士,则分析了“中国崛起之奋进及其困难”。

  来自北大的王建国教授更是创造性地抛出了“新市场经济”的概念,引来了一场由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周其仁教授、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教授、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何志毅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教授,以及王忠明博士的激烈对话。

  这样的交锋还不止是一场。在昨天下午举行的另外两场对话中,场场是观点“对对碰”。关于“全球压力下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院长石良平教授和张欣的观点与华民教授截然不同,而作为主持人的华东师范大学潘英丽教授也“忍不住”加入了争论队伍。昨天唯一一场经济学家和企业家的对话更是欲罢不能,听众屡屡用掌声和欣慰的笑声回应对话嘉宾,三位企业家—————上海电气集团副总裁韩国璋、上海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戌源、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广昌,侃侃而谈,话锋尖锐,作为应答方的专家—————上海交大安泰管理学院院长王方华教授、张军教授和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周林教授则积极回应,不知不觉已经超时,最后主持人—————上海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执行院长陈宪教授不得不喊“暂停”。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晓明出席了昨天的论坛并致辞,并在论坛开幕前会见了来自美国的四位经济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谢绳武教授作为主办方代表也在开幕式上致辞。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解放日报党委书记、总编辑尹明华主持了昨天的论坛开幕式。

  普雷斯科特上海之行侧记(刊第 2版)

  经济学人激情论和谐(刊第 5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