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科院研究员谈老工业基地改造思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11:54 黑龙江日报

  如同每一个黑龙江人正以一种时不我待的急迫心态寻求着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之路,陈耀,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思考,深邃,独到,久远。4日,全省近500名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聆听了他的报告。

  提要

  新一轮经济增长特点、走势及其机遇

  结构调整与发展的新路径:产业链整合

  大都市圈:提升集聚效应和竞争力的本垒

  加大增量促存量的改革力度

  构建“南引北进”的大开放格局

  观点

  我国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进入新一轮以重化工业为重点的高增长阶段,重化工高增长阶段至少要持续810年。东北经济增速加快,传统行业国有企业效益趋好,与全国新一轮增长热点吻合。老工业基地应抢抓重化工大发展的机遇、国家政策支持的机遇和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机遇。

  经济增长特点和走势

  我国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进入新一轮以重化工业为重点的高增长阶段。新一轮高增长的重要引擎源自我国人均GDP跨过1000美元门槛刺激了国内消费结构的升级。其发展的主线表现为,城市房地产业、汽车及IT业以及基础设施等大规模建设,带动钢铁、水泥及其他建筑材料等中游产业的快速扩张,进而拉动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铁矿等矿产和交通运输业的急速扩张的需求。

  据估计,由于强大需求因素决定了重化工高增长阶段至少要持续8 10年,全国投资总规模和增速将继续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宏观调控政策的特点和走势

  由于持续的投资高增长将导致资源和环境的紧约束,进而引发通货膨胀压力,国家仍将根据各时期投资增长率、能矿资源供给和运输满足率以及环境的承载力等因素,通过银行信贷和土地管理两道闸门,继续实施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

  “十一五”期间,估计信贷闸门会出现时大时小的微调,而土地管理政策将不可能松动。作为老工业基地,可依据中央“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政策,提出赋予特殊照顾、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诉求。

  “四大板块”政策的影响

  自从2003年国家提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之后,2004年又提出“中部崛起”战略,至此形成“东部率先现代化”、“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的一个完整的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

  目前国家对振兴东北已经实施了包括百余调整改造项目启动、增值税转型、采煤沉陷区治理、分离企业办社会和城镇社会保障试点等等具体支持政策。

  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支持,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将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东北地区经济总体形势

  经济增速加快,传统行业国有企业效益趋好,与全国新一轮增长热点吻合。但值得注意的是,东三省的相对地位不升反降,在全国地位后移。

  老工业基地应抢抓的机遇重化工大发展的机遇

  我国已进入新重化工阶段。2001年以来,我国重工业的比重逐步上升。近几年重工业比轻工业增速分别快5.71、1.68和6.25个百分点。而同时,重工业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56.28%%上升到2004年的66.5%%以上。最近几年来,国内出现了一批以重工业为主体的高增长行业,比如汽车、钢铁、机械、电子,以及与这些重化工业相关的行业,比如房地产、建材、电力、煤炭、石化等,这些重要的能源产业近几年都呈高速发展态势。

  现在,我国居民最大的两个需求就是住房和汽车,部分居民已可以大规模购买10万元以上的住房和汽车,这两个产品都要靠重工业来生产。因此,现在的重工业大发展具有持续发展的基础。

  重工业比重大是老工业基地突出的特征。2004年黑龙江重工业占88.12%;辽宁为81.78%;吉林为80.12%,重工业增速高于轻工业5.6个百分点。黑龙江增幅大的重工产品有轮胎外胎、金属切削机床、钢材、焦炭、工业锅炉等。

  过去重化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嵌入式”发展,缺乏与轻工及第一、第三产业的关联,对地区经济拉动效应小。二是资源品价值扭曲,造成利益“双重流失”。现在市场配置资源,价格回归,利润空间大。东北发展重化工有资源和经济技术基础。但要注意产业关联和链条的延伸以及环境保护。

  国家政策支持的机遇

  增值税转型试点,全额抵扣。西部要求享受,考虑财政减收影响,将全国推行,因而要利用这项政策,加快设备更新改造,增强企业竞争力。

  国有企业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的期限为20052008年。重点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中西部的发展;重点做好军工、煤炭、有色金属等行业的结构调整;重点支持国有经济比重大、职工安置难度大、地方财政比较困难的地区。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可按国家规定实施政策性破产。

  产业转移的机遇

  国际产业转移呈现新特点,不仅一些重化工产业而且某些针对我国市场的研发机构也在转移(非“脑体分离”)。中国市场具有巨大的诱惑力。

  随着长三角、珠三角等土地、电力等要素紧缺甚至出现严重的“民工荒”和“技工荒”,相当一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耗能型企业正大量向外转移。企业外迁和资金外流最活跃的是浙江,据悉,浙江绝大部分地方都面临无地可供的局面,电力缺口最大;估计约有1500多亿的民间资本在向外找出路。东南沿海产业转移趋势在“十一五”期间可能达到高潮。

  此外,积极准备并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是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和路径。

  观点

  老工业基地具有集群特征但却没有竞争优势。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与发展的新路径:产业链整合与集群竞争优势培育,集中突破主导产业链薄弱环节,培育壮大若干优势产业群。重视产业链末端建设,发展装备制造业延伸的新型服务业。老工业基地的特征概括

  一是“老”(历史特征),二是“集群”(空间形态特征)。

  以往国内对老工业基地的研究长期集中于对“老”字的研究,探讨如何更新改造,使其获得新生,但对“集群”的研究则明显不够。然而,按照现代产业集群的理论,产业集群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按照哈佛大学教授波特(M.Poter)观点,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当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及其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聚集,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我国的产业集群最突出的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这些产业集群区既有传统产业,如浙江众多的“块状经济”,又有高科技产业,如东莞、苏州的IT产业;既有内生性产业集群(主要依靠本地企业积累形成,如浙江温州地区),也有外源性产业集群(主要依靠外资形成,如广州、深圳、东莞等)。它们的产品市场份额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都遥遥领先,是其他非集群地区所不可比拟的。

  我国老工业基地具有集群特征为什么却没有竞争优势

  问题就在于老工业基地内多为“大而全”的全能企业,产业之间关联性不强,而且每个产业链条上都存在薄弱环节,如汽车工业,先进的整车、发动机厂和落后的配套厂同时并存,既严重影响了区域内的协作配套,也增加了主机厂的采购成本。一汽本地配套不足10%,产业集群效应没有发挥出来。

  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及相关部门大都是在企业内部完成,这种产业链条的“内部化”现象,既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阻碍了社会化分工体系的形成,也对民间资本产生了一种挤出效应,扼杀了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机会。只有从产业价值增值的角度,使各个环节有机联结,形成合力,才能造就主导产业的竞争力,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老工业基地产业链整合及集群竞争优势培育的主要思路和措施

  1、集中突破主导产业链薄弱环节,培育壮大若干优势产业群

  目前,东北三省都在着力发展产业群———

  辽宁省重点是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要原材料工业基地。吉林省提出了五大产业基地概念:分别是汽车、石油化工、农产品加工、现代中药及生物制药和光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黑龙江省提出构建六大产业基地的目标:重大装备制造基地;石化工业基地;东北煤电基地;绿色特色食品加工基地;“北药”生产基地;林产品加工基地。

  2、加强产业链配套建设

  大力发展介于原材料制造业与最终产品制造业之间的零部件、元器件和中间材料制造业的中场产业。通过改组、改造,形成高起点、专业化、大规模,可向全国、全球供货的一批“小型巨人”汽车零部件、自动化仪表元器件、电子元器件、材料及其制品、机床功能部件、燃气轮机零配件、飞机零件、模具、铸锻件制造企业。

  3、加强相关产业区域合作,形成整体优势,避免趋同化

  如以发电设备著称的哈电集团,其电站设备的研发和制造水平很高,而沈阳输变电集团在输变电设备方面优势很强。如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共同打造东北老工业基地在电力装备方面的整体优势,则可在行业中称雄。在石化装备制造方面,辽宁在压缩机、泵阀等运动部件、整机制造方面很有优势,而黑龙江则在反应器等大的不动件制造方面见长,如果集成两省优势,则可彰显石化装备的成套制造优势。如果三省各尽所长,强强联合,就能以整体面貌快速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4、以重大装备为特色,加快新型装备制造业发展步伐

  作为一个装备制造基地,仅仅发展重大装备很难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在保持、发扬重大装备制造特色的同时,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设备、环保设备、机器人及自动化、燃气轮机、物流设备、数字化医疗设备及其他数字化设备、新型材料及其制品和软件等新型装备制造业,实现产业结构适度“轻型化”和“高技术化”。

  装备制造业具有极高的带动效应,是产业优化结构的推动力量。东北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以沈阳、哈尔滨、长春、大连等经济中心城市为依托,又各具特色,但这种优势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东北装备制造业占全国的比重低于长三角24.8个百分点,其中只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差距稍小,也相差近10个百分点,其余行业差距在20%%40%%之间。

  5、重视产业链末端建设,发展装备制造业延伸的新型服务业

  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的社会功能从主要服务于生活延伸到同时服务于生产,从主要是劳动密集型服务发展到兼有知识密集,科技含量高,其手段日益依赖先进技术,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服务业。这种转型应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一条重要新思路。

  世界先进的企业通过为用户服务创造的收益大约已占总收入的1/3以上,将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向服务领域发展,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的服务业,这种新观念不仅是建设东北先进装备制造基地的重要的新思路,而且可以全面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服务业水平,促进东北地区第三产业的大发展。

  6、依靠科技提高资源加工深度

  重点是石油化工、农产品加工、林木深加工、煤化工等领域。

  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附加价值,是资源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如油城可以大力发展石油化工及石化产品深加工业,煤城可以实行以煤发电、以电炼铝,煤电铝一条龙等,非金属矿产品深加工也可使产品大幅度增值。林产工业以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为方向,研制、开发多层胶合板、中密度纤维板、各种地板块、高档优质家具和其它资源节约型产品,提高产品加工深度和精度,形成木加工产业链。

  观点

  集中力量做大省会中心城市,建立哈尔滨大都市经济圈,可以把哈尔滨都市经济圈作为哈大齐工业走廊的重要支撑来经营,同时逐步搞好周边卫星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形成完善的以大都市圈为核心的城市体系,是老工业基地振兴不可缺少的重要目标和条件。

  哈佛大学教授波特把产业集群与国家竞争优势紧密结合起来,认为国家竞争优势产业是通过一个高度的本地化过程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在国内建立“本垒”homebase是获得全球竞争优势的组织基础(Porter,1990)。

  大都市经济圈是一国或地区经济的重心区和增长极。所谓重心区是指它对国民经济的重要程度,就像生命体的“心脏”一样;所谓增长极是指它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带动作用,可以比作是机械运动中的“发动机”。

  目前,世界已形成6大都市圈。我国的大都市圈也正在形成。目前被列入“长三角都市经济圈”的共有15座城市,包括上海,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浙江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15座城市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人口占全国的5.8%,却创造了全国GDP的18.5%,贡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22%和全国出口总额的28.4%。

  对于东北来说,建立大都市圈,有利于促进资源向优势地区集中,提高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提升地区发展水平、吸引力和竞争力。建立大都市经济圈,形成1小时、2小时车程的物流和产业配套协作网络,有利于完善地方产业配套体系。是否具有比较完善的产业配套条件,已经成为吸引外资大规模进入的“第三投资环境”。

  集中力量做大省会中心城市,建立哈尔滨大都市经济圈,把哈尔滨都市经济圈作为哈大齐工业走廊的重要支撑来经营,同时逐步搞好周边卫星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形成完善的以大都市圈为核心的城市体系,是老工业基地振兴不可缺少的重要目标和条件。

  观点

  新时期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改革,要在加快收缩国有经济战线的同时,着力于扩大非国有经济的增量改革,形成已被东南沿海地区证明行之有效的以“增量”促“存量”的改革战略。

  国有经济比重高是老工业基地难以走出困境的最突出问题。经过20多年的改革,虽然多数国企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有些关闭破产,但总体上国有经济战线依然过长,国有比重仍居高不下。

  据2002年统计,东北三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依次为,黑龙江89.34%,吉林77.%,辽宁62.7%,均远高于全国的52.8%%的平均水平。近几年国有比重有所下降,但仍偏高,黑龙江还在80%左右(2004年全国42.4%)。

  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在于,将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寄希望于国有经济的存量改革,尤其是许多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脱困”、“减负”、“优化资本结构”等措施,实际成了花钱向旧体制输血。

  新时期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改革,要在加快收缩国有经济战线的同时,着力于扩大非国有经济的增量改革,形成已被东南沿海地区证明行之有效的以“增量”促“存量”的改革战略。

  要把发展包括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个私企业在内的非国有经济作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突破口。在市场准入、投资领域、进出口、信贷担保、税收政策等方面进一步放宽条件,加大扶持力度,创设鼓励民间创业的发展环境。积极支持非国有经济兴办高新技术企业、为大企业配套服务型企业、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型企业、以及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并鼓励非国有经济通过租赁、股份合作、收购等方式参与公有企业转制。力争在不太长时间内使东北的非国有经济比重占到半壁江山。

  采取国有股减持、“靓女先嫁”、外资嫁接、以及吸引珠三角和江浙民营企业参股、控股等措施,促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并使国有经济尽快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少量有限的国有资产集中于某些必须由国有独资或控股的关键性领域,如军工、石油及石化、电力。

  对关键性领域的大型骨干企业,应有针对性的保障政策,如支持下岗职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减轻企业的人员负担;支持债转股、国债贴息项目,减少企业的债务负担;支持主辅资产分离,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等,保障大企业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有些国有大企业可通过分厂逐步引入民间资本,分步实施,逐步退出。

  观点

  南引,瞄准沿海和东南亚引资;北进,拓展俄罗斯市场。构建“南引北进”、“中日韩俄合作”的大开放格局。

  东北地区从地理位置看,与蒙古、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国接壤或邻近,产业结构与这些国家有很大的互补性,又有发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但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的这一区位优势并没有得以充分发挥。

  近几年进出口贸易依存度仅为20左右,远低于全国的60%;2001年实际利用外资仅有31.9亿美元,占各省合计的6.89%;2004年猛增到74.3亿美元(辽宁54.1、吉林5.7、黑龙江14.5),占全国12.3。但基本上还处于相对封闭的内循环经济状态。

  “以开放促改造,以开放促振兴”,应当成为新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然选择。东北三省是东北亚的地理中枢,作为我国对东北亚地区开放的窗口,在我国适合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5省2市中优势地位突出,进一步扩大开放,加深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和联系,无论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还是对我国的全球战略,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东北地区是沟通东北亚和欧洲之间里程最近的大陆桥中间站和联络点。现有的两条通道:经满洲里到俄罗斯然后到荷兰鹿特丹;从图们江口,经东北、内蒙二连浩特到俄罗斯至鹿特丹,使得东北成为新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应发挥东北“桥头堡”的作用,加强与欧洲经济的联系。

  南引:要瞄准沿海和东南亚引资。

  北进:就是拓展俄罗斯市场(轻纺及农副产品市场和能矿林木资源利用)。与东北接壤的俄罗斯远东地区是全球现存的最大战略物资储备基地,应抓住俄罗斯申请加入WTO和我国积极开拓俄罗斯市场的机遇,使东北成为我国与俄罗斯战略资源的合作区。

  同时,要完善对外开放四条通道:两条“出海通道”和两条陆路通道: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港、哈尔滨—绥芬河—海参崴港;哈尔滨—满洲里—俄罗斯—鹿特丹、哈尔滨—黑河—俄罗斯。

  随着东北亚加强区域合作的意愿日趋强烈,东北地区应主动出击,成为推动中、日、韩经贸合作的前沿地区。可以考虑的措施:一是建立面向日韩和俄罗斯的自由贸易加工区(不一定设在边境,可在省会城市,境内关外);二是每年定期举办“中日韩俄合作论坛”(推进经济贸易一体化的机制)。

  发挥本地区装备制造业及其配套能力强的产业优势,抓住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战略机遇,力争作为全国承接国外制造业转移的重要集聚区。

  陈耀提出

  “振兴”八大关键

  如何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路子,关键是要实现8个转变———

  1、从单纯技术改造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转变

  2、从以产出增长为中心向以就业增长为中心转变

  3、从发挥主导产业比较优势向整合产业链的集群竞争优势转变

  4、从只重视产业振兴向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转变

  5、从国有存量改革为主向扩大非国有经济的增量改革转变

  6、从政府主导型改造向多元市场主体参与型改造转变

  7、从依赖中央财政援助向建立共同基金的规范方式转变

  8、从相对封闭的内循环经济向东北亚开放前沿转变(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玮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