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科学家默默研制人造太阳40年 基本成形(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12:43 光明网
中国科学家默默研制人造太阳40年基本成形(图)
  成都市双流县白家镇,中国最早研究“人造太阳”的科研机构———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就藏身于此。昨(8)日,记者探秘中国“人造太阳”基地,揭开中国科学家为“盗取天火”经历磨难的神秘面纱。

  发现之旅关键点

  地点:

  成都市双流县白家黄棘路,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地位:

  中国最大的从事受控核聚变开发研究基地,全球现有7个国家在进行托卡马克装置的研究。

  进程:

  中国“人造太阳”已经成形,算是一个有手有脚、基本成形的胎儿了,本世纪内诞生。

  寻路:院内“盗天火” 院外无人知

  白家镇黄棘路,65岁的王大爷在家门口摆了把竹椅坐着养神,一台头,他就能看到科学所的大门。

  在走进科学所前,记者和他聊天:“大爷,您知道对面是做什么的吗?”“不知道!”“那您听说过人造太阳吗?”“没有!”“对面就是研制人造太阳的!”“啥子人造太阳?!”王大爷瞪大了眼睛,做了好多年邻居,他才突然有了真正的好奇心。

  王大爷的突然吃惊,印证着现代科学家数十年默默无闻“盗天火”的事实:人类研制“人造太阳”已经50年,建造上百个实验装置,科研人员1.2万多人,每年经费超过20亿美元,如此规模宏大的科研,却一直不为人知,在中国,公众对“人造太阳”更是知之甚少。

  就在王大爷见惯不惊的对门大院内,有着300多号研究人员密造着中国的“人造太阳”。

  聚变科学所所长刘永扳着指头数:计算机控制研究室的人员专门调取“人造太阳”运行时的各项数据、工程处专门负责它各个零部件的正常运转、聚变堆理论研究室主要负责“人造太阳”的理论科研……刘永说,研究院从1965年在乐山建立开始,到1990年搬到成都,中国“人造太阳”研究已有40年。

  快速点击:

  中国从事“人造太阳”研究的,有两个机构,除了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还有地处合肥的中科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刘永说,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人造太阳”技术水平在国内属于领先地位,但与国际最尖端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初看

  “人造太阳”形似五角星

  聚变科学所,站在实验大楼外,抬头望去,楼房普普通通,看起来与一般的办公大楼毫无区别,神秘莫测的“人造太阳”就藏身于如此平凡的大楼之内。

  来到三楼,穿过放置着几十台计算机的中央控制大厅,右转进入一个狭窄的角落,幽深的过道里回荡着我们的脚步声,气氛陡然神秘起来。过道的尽头处出现一个窄小的入口,从入口进入,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如运动场般宽阔的房间赫然出现在眼前,一个占据房间三分之二空间的庞然大物居中摆放着,物件整体呈椭圆形,用手指轻轻敲击便传出沉闷的钢铁声响,圆形边缘四周延伸出几个三角形的“角”,从上往下俯看,整体如一枚巨大的五角星形状。物体正面挂着一面五星红旗,旁边写着“中国环流器二号A”一排大字。

  “这,就是可以产生和贮藏电能的装置———托卡马克,也就是‘人造太阳’。”刘永称,作为中国最大的受控核聚变研究基地,40年来,他们先后建成中国环流器一号、中国环流器新一号和面前的这台“二号A”。如今,“人造太阳”现在已经在“妈妈”肚子里基本成形了,现在的技术水平看,已经算是一个有手有脚、基本成形的胎儿了。

  说到这里,刘永显得信心满满:在本世纪,咱们中国造的“人造太阳”肯定能成功“诞生”。

  快速点击:

  “人造太阳”的奇观在实验室中已经出现,但离真正的商业运行还有相当长的距离。目前,由中国、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参加的国际热核反应堆合作计划(ITER)启动。但这个被称为人造太阳的热核反应堆,还只是一个实验堆,后面还要经历“示范堆阶段”、“商业堆阶段”,才能说离应用不远了,但每个阶段的研究,都将经过十多年的研究攻关。

  感慨

  搭上一辈子留给后来人

  在参观中,不时可以看到一些研究人员检查着“人造太阳”的各个部件,还认真记录下一组组数据。“这个铁疙瘩究竟如何产生能源呢?”对于我们的疑惑,研究人员解释道:每1公升海水中就含有0.03克的氘,而这0.03克的氘在“人造太阳”这部装置中可以产生相当于300公升汽油能量的聚变能量,而这个能量是可以转化成电能使用的。

  从1965年开始,中国就开始“人造太阳”的研究,一代又一代。“有些年老的科研人员把一辈子都搭在它身上了。对于我们来说,它就像是我们的孩子,是我们的心肝宝贝。”说到这儿,刘永拍拍“人造太阳”,露出一丝柔和的目光。

  “那一天肯定会到来。只是……可惜呀,我可能不能亲眼看到那一天了……”听到刘永一席话,研究所聚变堆理论研究室的冯开明研究员在一边感叹,语气中略带伤感。

  52岁的冯开明面容清癯,头发花白。他边说边踱到“人造太阳”不远处,仰头久久凝视着这个巨大的铁疙瘩,深陷的眼眶渐渐湿润。“人造太阳身上背负着几代科学家的厚望啊……”他喃喃自语道。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冯开明曾工作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所,于1982年进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当时才30岁的他,跟着那些年老的科研人员一点点研究、认识“人造太阳”。“‘人造太阳’有着无穷的吸引力。有时,为了一个数据,他们经常整夜地不眠不休。”

  冯开明深有感触地讲起一段往事:七八年前,研究所里一位年龄最老的科学家在病逝之前,躺在病床上说道:“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人造太阳就要靠下一辈了。我肯定,咱们的人造太阳一定会成功的,一定会有那一天。”

  快速点击:

  解决能源危机的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现在,地球上的石油还可开采50年左右,天然气还可开采70年左右,煤炭可开采约200年。如果把地球上所有海水中的氘全部提取出来,作为发电的原料,可以供全球的人口使用上百亿年。

  “盗火者”说:爱上这行此生无憾

  “当时,国际上对于托卡马克的研究刚起步不久,而且,各国均是处于保密状态,我们的研究从一片空白开始,完全靠自己的摸索。”昨(8)日,63岁的严建成回忆着中国“人造太阳”起步之年。他是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科技委主任,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70年就在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从事托卡马克的研究。

  经过不断的研究探索,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选择了走托卡马克之路。“那个时候啊,托卡马克装置在加工厂进行生产制造,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精度,技术人员就驻厂,吃住都和工人在一起,一年12个月起码有10个月都呆在加工厂里面。”

  “紧张的研究,让人根本没有时间去照顾家庭。我都是32岁才结的婚!”说到这儿,严建成不禁笑起来。

  在几十年艰苦的研究中,好几位当年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先后离世。“算一算,已经有七八位‘战友’先我而去了,他们的平均年龄都在60多岁。”严建成为托卡马克的研究贡献了一生,但是,他知道自己也可能无缘看到中国“人造太阳”成功诞生的那一天。对于这点,严建成颇有大将之风地说:“虽然我看不到成功的那一天,但我也并不遗憾。”

  科技小图书

  核裂变和核聚变

  目前人类的能源来源基本来自太阳,除此之外,是核能。目前的核电站,就是利用核裂变来提供能源的。所谓“人造太阳”,是指受控核聚变。受控核聚变即使发生错误,剂量过大,反应堆能够自己很快地识别出来,结束反应堆,不会发生不可控的连锁反应。即使发生可能想象不出的最坏事故,周围地区也不用疏散。(据四川在线——天府早报;文/记者郑其)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