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天津发展的历史性制胜一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14:11 今晚报

  本报讯 今天《天津日报》一版发表评论员文章,题目是《从历史走向未来———一论全面加快建设滨海新区》。

  文章说,昨天,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天津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新闻一经刊发,立即引起全市人民极大的关注。这里除了张立昌同志强调的“全面加快滨海新区建设,关系到天津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天津在全国的
地位和作用”这一重要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滨海新区的推进和突破,浸透了全市人民十多年的汗水和心血,作为“三五八十”伟大实践的参与者,全市人民都有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十年艰辛不寻常。当历史似乎突然给以巨大回报的时候,过往的拼搏,突破的艰难,一路走过来的奋斗历程,都会使当年的决策首先迸发出一种感情的力量。然后才是理性的总结和梳理。这也就有了昨天未曾披露的另外一个新闻,当论及滨海新区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作用时,张立昌同志十分动情地回顾了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新区建设的关注和关心,回顾了“三五八十”打下的坚实基础,回顾了十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重大决策的产生,回顾了全市人民十多年来感天动地,不畏艰难的拼搏奋斗。

  文章说,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都是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历史所以不能割断,就是凭空而来的事情肯定没有,不费艰难的成功更不会有。历史的厚重和他铁一般的逻辑力量还在于,一旦历史真正进入开花结果的收获期,一旦历史最终形成历史性突破的时候,最先凸现的一定是属于历史性决策的那份深远和价值。一九九三年,当“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的思路形成并很快成熟的时候,当这四大奋斗目标实际上是把所有的铺垫、积累都投入在那个“十”,也就是用十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的时候,我们又怎能想到,这样一个一直被认为是地方的重大决策,能够在今天升华为中央的重大决策,能够被纳入国家发展的总体布局。当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在许多年以前反复强调,滨海新区建设是天津发展制胜一招的时候,我们真是很难料到此胜非彼胜,此胜是大胜。对于我们这座必须加快发展的城市来说,对于全市人民来说,这确实是历史性的制胜一招。打铁还要自身硬。实在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中央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如果没有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明确思路,如果没有“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的成功实践,如果没有这个成功实践打下的坚实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坚实基础解决了许多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我们是否会和全面建设滨海新区这个重大的历史性机遇擦肩而过。机遇总是惠及有准备的人们;而历史性机遇又总是垂青那些目光远大,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真正实践者。

  文章说,一九九三年下半年,张立昌同志研究滨海新区建设时,多次提出两个十分重要的观点,一是总体规划要从区域发展上考虑,二是在抓好老企业振兴时,今后好的项目要往滨海新区摆。这个在当时看来似乎有些过于具体的操作性思路,实在是十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的重大思路和决策。从历史走向未来,关键是从哪里走。这个从哪里走,就是我们平常很爱说的前瞻性思维。从“三五八十”走,从“十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走,从1998年起自滨海新区的“创新大讨论”走,从“希望所在,后劲所在”走,回顾起来,“三五八十”环环相扣,一步十年,最后一个高台阶就是滨海新区进入全国的发展布局,进入中央领导同志深思熟虑的重大决策。历史当然很看重你的每一步是否走对了;但是历史更看重你那每一步之间那种属于内在的、富有规律的、合乎逻辑的、相互推动的力量。这就是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力量,这就是从历史走向未来的根据和理由。所以,历史总是告诉我们,历史的人要干历史的事。所以当我们回想起邓小平同志1986年那段话:“你们在港口和市区之间有这么多荒地,这是个很大的优势,我看你们潜力很大。可以胆子大点,发展快点。”我们就再次获得了那种真正属于从历史走向未来的伟大力量。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