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11日19时美国普利策奖委员会执行官作客新浪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0日11:14 新浪网
11日19时美国普利策奖委员会执行官作客新浪

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委员会执行官Sig Gissler先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11日19时美国普利策奖委员会执行官作客新浪

  香港大学传媒研究中心主任、长江新闻学院院长、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院客座教授、哈佛大学尼曼奖得主陈婉莹女士



    点击此处进入聊天室

  6月11日晚上7:00,新浪网邀请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委员会执行官Sig Gissler先生,以及香港大学传媒研究中心主任、长江新闻学院院长、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院客座教授、哈佛大学尼曼奖得主陈婉莹女士,就中美两国新闻媒体的比较、美国普利策奖评奖机制及当今美国新闻行业现状与广大网友交流,敬请关注。

  [请您点击此处提问]

  嘉宾简介:

  Sig Gissler

  普利策奖委员会执行官、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学院教授、媒体人种学与种族学专家、新闻学种族学与人种学工作小组创建人、《密尔沃基周刊》编辑、媒体研究中心资深人员、斯坦福大学访问教授

  出生在芝加哥的Sig Gissler曾经以多种不同的身份出现在其近四十年的媒体生涯中,他曾经是个记者、编辑、社论家、大学教授、管理执行者。2002年7月1日,他接任了《纽约时报》前主编Saymour Topping普利策奖委员会执行长的职位,成为新一任的普利策奖委员会执行官。

  作为一位媒体教育的热衷者,Gissler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学院的授课主题丰富多彩且极具挑战性。他关注新闻学、新闻多样性、及媒体对人种和种族问题的报道。他常常出现在广播、电视等不同的媒介中,与观众一起探讨世界人种与少数民族问题。

  同时,作为国际传媒协会和美国报业编辑协会的成员,Gissler也是一位出色的媒体专业人员。他曾经生动地报道了包括来自印度、拉美等多个国家政治问题和主要事务。在还是《密尔沃基周刊》编辑时,Gissler就提倡新闻多样化。1991年,他在《密尔沃基周刊》开创了关于密尔沃基种族问题的新版面。

  1994年,Sig Gissler加入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学院,并负责该学院的《报道与写作》课程的教学。同年,他还创办了为期八年的“美国城市中关于人种与种族问题”的周期性研讨会,直到2002年他接任普利策奖委员会执行长后才停办;

  1997年1月至7月,Sig Gissler担任了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学院系主任;

  1998年,他被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学院学生一致评为“本年度最具风格的教师”;

  1999年,Gissler开始筹资,为媒体专业人员组建了“新闻学、种族学与人种学工作小组”,并担任总监一职;

  2002年,他接任了普立策奖委员会执行官的职位,并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最高教育奖”。

  陈婉莹

  香港大学传媒研究中心主任、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院客座教授、哈佛大学尼曼奖得主

  一位驰骋于中英文媒体、香港、台湾及美国新闻界的资深新闻工作者及教育家,曾在美国从事新闻工作23年。除以中英文写作外,她也是多媒体的能手,从事电新闻纪录片及新媒体制作。2000年2月,陈教授受聘为香港大学新闻学教授,创办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及硕士课程,首创港大新闻学课程,5年间毕业生遍布中外媒体。回港就任前,她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院客座教授、纽约市自由论坛传媒研究中心学者及哥大东亚研究所访问学者,美国南加州大学新闻学院客座教授。2004年获邀出任美国国际电视权威大奖PEABODY评委。

  1990至1997年间,陈教授在行销70多万份的美国第一大地方报纸《纽约每日新闻》(New York Daily News)任资深记者,曾冒着生命危险完成国际性华人偷渡问题系列报导,赢得了多项全美新闻大奖。此前,陈教授在美国华文报纸工作,历任多家大报总编辑、采访主任、 专栏作家及记者, 督导及撰写有关中美关系、美国时政及移民政策的报导及评论。1995年,获选为哈佛大学尼曼基金访问学者。她曾任美国NBC电视网络新闻部编导,日本放送协会NHK电视 台顾问,其独立制作有关华人移民在美苦况的纪录片多次入选国际电影节。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