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英雄山文化市场唱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0日11:38 大众网-齐鲁晚报

  双休日,带上孩子去英雄山文化市场,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去看那些稀奇古怪的古董,大家都在那里悠然自得地闲逛,卖古董的人也一副淡然的神情不着急。大家来到这里,似乎不是为了买和卖,而是为了享受一种悠闲和自在——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现在泉城最大的英雄山文化市场,竟是在1985年左右,由一个早市自发形成的,这真应了那句俗话:“越是民间的就越是传统的。”

  18年前泉城英雄山(原名四里山)北麓下的那几个地摊,竟成为泉城文物这种特殊商品市场的滥觞,随后诸多目光敏锐的文物专家和古玩商闻风而来。20年过去了,几个兜售文物的地摊,现在已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富有特色的图书、花鸟和字画、古玩市场。济南人在此展示着自己悠闲的生活方式,全国各地的文物、文化也在此交流碰撞。

  漫步观光皆意趣

  走进仿古建筑的文化市场,仿佛在观看一幅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绚丽画卷。平常日子里,人们就络绎不绝,周末双休日,更是人山人海十分热闹,更像是一幅现代文明的“清明上河图”。

  随着经济的发展,这里的经营品种也多了起来,并且经营地点也由马鞍山路、新世界商城,最后搬到英雄山北部的山坡上。山的东北侧逐渐成为古旧书、字画、古玩、古钱币、陶瓷、旧家具、票证等的摊点,也成了收藏爱好者寻寻觅觅的淘宝地。

  济南的文化市场,大抵相当于天津的天桥,除了各种古玩之外,现在逐渐出现不少民间艺人,说是演艺,其实在是倒腾着各种古董。著名艺人李兴堂曾回忆说,清末民初,北上的艺人汇集济南演艺,只有在济南玩出名堂才有望在天津卫站住脚跟,于是民间的三教九流在老济南人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文化市场除了济南本地人之外,大部分是来自周围市县的商贩,如章丘等地,他们将自家留传的或走街串巷收购来的旧物,民窑碗盘、瓷器、古钱、字画等在此摆摊;来自潍坊、淄博、德州甚至烟台、青岛等地的文物商贩大多以纸币、古钱、票证、玉器为主;来自徐州等地的商贩则以票证、门券、股证等为主;来自河北的则主要是倒腾古旧家具的,一次就能拉来两卡车,十分显眼。

  济南本地人的摊位大多是旧书摊,但也有识家从中购买到解放区书籍、票证、股证、连环画等,价格如同“捡漏”;当然,也有一些比较“专业”的摊位,专门经营邮票、门券、烟标、钱币等。济南的英雄山文化市场上偶尔也能见到天津、西安、洛阳等地的识家前来淘宝,当然也少不了一些“老外”,面对多如牛毛的文物,睁大好奇的眼睛,不住惊叹。

  把老济南小心收藏

  有一个笑话说:要是今天济南老城区某故居门上面的宝贝“照妖镜”没了,明天一定能在英雄山文化市场见到有人在高价出卖它。文化市场,除了图书、花卉之外,最大的产业就是古玩收藏了。

  为什么要收藏?就是因为在老济南人的心中有着太多太多的流失恨!

  老济南人有着很浓厚的怀旧情绪,泉城实行旧城改造,济南泉水式微了,老济南人对此痛心疾首;不少老宅老巷消失了,老济南人对此痛哭流涕;痛心之余,就到文化市场上,在此寻找老济南的旧踪,在此寻找老济南人悠闲厚重的生活方式。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古玩商店、古玩市场,像中国香港的摩罗街、巴黎的跳蚤市场、洛杉矶比华丽大街上的古董店等等,然而在济南人心目中,英雄山文化市场是最亲切的,因为这里流淌着老济南人的血液。

  大家都知道,成年人一般都有一枚自己的图章,特意到刻字社去刻的人并不多,而是喜欢到英雄山文化市场的制印摊子前去刻,立等可取。在这里,治印可以有很多的讲究:用刀13法:正刀、复刀、反刀、冲刀、平刀等等;治印的材料很讲究:水晶、翡翠、玉石、象牙、牛角;即使一块石头也要分鸡血石、田董石、寿山石;刻印刻得好与否还得看艺人的修养和技艺如何……在济南人心目中,这一块小小的印章也是收藏。

  至于那一张发黄的粮票、一本破败的小人书,一个看上去并不古老的电话机,都被老济南人当宝贝小心翼翼地收藏了起来,老济南人说,别再把咱的根丢了。

  不去问津文物,也可欣赏现代工艺制作。剪纸,草编,竹器,还有一种用树脂铸成的“雕品”,像什么“三羊开泰”,“一帆风顺”,无不栩栩如生,看似精工细雕,可千万别当古董买,这是货真价实的仿古做旧,确实是一种现代工艺的合成。

  还有,可别小看了这些其貌不扬的经营者,买卖文物可不像是卖一棵菜那么简单,徜徉在市场的滚滚人流中,你不时就会与一个通晓历史、目光敏锐的文物经营者擦肩而过!其阅历、知识面、经营能力等都要比普通经营者高出一大截!要是和他聊聊,说不定就又是一个济南通。

  赝品阴影挥之不去

  文物中也可能藏有稀世珍宝,但需慧眼来仔细寻觅,因为历代各朝各代的仿古赝品,比比皆是,稍有走眼,便大呼“交学费了”。

  上面提到的那个笑话,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那个丢了的“照妖镜”,第二天在文化市场出现了,不是一个而是十好几个,谁是真的谁是假的,那就看谁的目光最“毒”,能认出它了。

  文物赝品,一直是文物市场挥之不去的阴影。有沾满黄泥的瓷器,玉器,青铜器,卖主随手抓起一件来,都能给你讲一个动听的故事和器物的来历,目的是让你出最高的价钱把古董买走,但能辨出真伪的人却很少。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文物商品必然越来越少,而对需求量不断扩大的文物市场,复制品作为替代措施的出现已经在所难免。在这里记者居然发现了好多把日本战犯冈村宁次的一模一样的战刀,连上面的血迹纹路都是一样的!还有一些奇门遁甲之类的异书,都是复印本,折折价,20元一套就买来了。

  当然,复制品买卖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很难说其对错。一个文物复制品经营户曾经告诉记者,出于种种顾虑,他对顾客的询问答复总是一个口径,不说年代只讲名称,这个东西,看着好你就买,拿回去看,第二天给钱也行,结果是走眼者屡屡出现,即使研究经营古玩多年的行家里手也概莫能外。你能说他是以假充真吗?你能说他是以次充好吗?这个东西(真品也好,复制品也好)本身就值这个价。

  这也是济南人心中的另一痛:只有历史才是真实的,作为一个老济南人,小心翼翼收藏的,只是一种情绪,一种对老泉城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本报记者张刚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