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遇险六成是“带病”渔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0日16:28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昨天,阳江海面举行了一场海上搜救大演习 本报阳江讯 记者林福益、通讯员邓永鸿摄影报道:在海上遇险报警的船舶,六成都是渔船,而且许多遇险的渔船甚至不知道拨打“12395”海难求助电话!这是记者昨天在阳江召开的每年一度的粤西海域“两防(防台风、防油污)一救(搜寻救助)”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
据悉,海上搜救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也是全社会的共同义务,其宗旨是“有险必救,有难必帮”。2004年湛江海上搜救分中心共收到海上遇险报警66次,其中,涉及渔船的报警39次,占总数的六成;协调组织海上搜救行动43次;协调派出各类船只104艘次;飞机4架次;搜寻救助遇险船只46艘,救起遇险人员191人,搜救总时间共计360小时。 据了解,遇险报警中六成系渔船的主要原因:一是粤西海域沿海的渔船数量众多,尤其是渔业经济相对比较发达;二是一些渔船船舶状况极差,抗风力差;三是部分渔民和小型船舶船员安全意识淡薄,航海技能差,素质低,遇到险情后,既不懂得拨打“12395”又拒绝离船。 据悉,目前海上一旦发生应急事故,大多是通过“12395”海难救助电话和海上“110”向有关部门报警的。但是由于一些渔船所装的电台性能落后,收发信号差,且部分渔船(特别是中、小型渔船)还未配置对讲机或手机等通讯设备,造成报警困难,增加了搜救的难度。 为了加强粤西海域的海上搜救力量,国家于2003年7月成立了南海救助局湛江救助基地,配备一艘救助船在硇州附近值班;去年8月,交通部南海第一救助飞行大队落户湛江;据透露,阳江救助基地今年已立项。 昨天上午,湛江海上搜救分中心与阳江市人民政府、湛江市海事局、阳江市海事局等单位联合在阳江港粮食码头对开海面上进行了一场“2005年海上搜救演习”。 图:海上搜救大演习中,一名“跳海逃生”的船员被海上救助直升机救上岸后,早已等候一旁的阳江医务人员将其抬上急救车 (侯颖/编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