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04年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1日06:08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2004年,我省劳动保障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促进就业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重点,协调推进收入分配、劳动关系、劳动保障法制建设、金保工程建设和劳动保障科研工作,劳动保障各项事业得到新的发展。

  一、劳动就业

  2004年,我省继续把解决就业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和一把手工程,结合全省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实际,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的政策措施,下岗失业人员及困难救助对象的就业再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妇女就业、残疾人就业,以及外国人在中国就业、港澳台人员在内地就业、进城务工农民就业的管理服务工作得到统筹兼顾,全省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就业形式更加灵活,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2004年末,全省城乡就业人员总量达4691万人,比上年末净增7.5万人,增长0.2%。其中,第一产业2445.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7.1万人,下降1.5%;第二产业916.0万人,增加9.3万人,增长1.0%;第三产业1329.3万人,增加35.3万人,增长2.7%。就业人员产业构成比由2003年末的0.530:0.194:0.276变为0.522:0.195:0.283。城镇就业人员总数已到达108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万人。其中城镇单位从业人员500.1万人,同比减少5.6万人;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360万人,同比增加5万人;灵活就业人员225.8万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在岗职工480.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6.0万人。其中,国有单位305.6万人,减少10.3万人;城镇集体单位43.7万人,减少5.0万人;其他各种经济类型单位131.4万人,增加9.3万人。

  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成绩显著。2004年,全省共有下岗职工19.2万人,其中新增2.4万人;下岗职工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14.9万人,其中新增1.3万人。全省共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3.2万人,其中当年新增50.1万人,新增人数在2003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6.8万人。全省城镇需要就业再就业人员132.9万人。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措施有力,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明显增加,突破五十万人大关,达到50.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6.5万人,其中“4050”等救助对象再就业8.9万人。截止2004年末,全省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3.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4%,与上年末持平,低于5%的计划控制目标。

  劳动力市场建设继续加强。2004年,全省进一步加快了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步伐,成都、德阳、攀枝花、宜宾、泸州、南充6个城市的就业服务新“三化”建设试点工作已开始启动实施。在全省已建成劳动力市场综合性服务场所地级以上城市中,有14个已建成了劳动力市场广域网或局域网。成都市建成中国西部最大、服务功能和设施最完备的人力资源市场,宜宾、攀枝花、德阳3市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广域网络在实现区、县全覆盖的基础上,已开始向重点街道和社区延伸。成都、攀枝花、绵阳、德阳、宜宾、乐山、南充、泸州、雅安、广安、自贡等11市已按要求开展了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的分析发布工作,对我省公共职业介绍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职业介绍工作取得新的成绩。2004年,全省1795个职业介绍机构共办理登记求职91.3万人次;提供职业指导服务71.4万人次;职业介绍成功49.9万人次,求职成功率54.7%。全省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共为26.2万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免费职业介绍服务,介绍成功率达到58.3%。成都、攀枝花、德阳、泸州、绵阳、宜宾、南充等城市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已将所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农村进城就业人员纳入免费职业介绍服务范围,在全社会初步树立了以公益性为主要特点的公共就业服务的良好形象。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高度重视失地无业农民的再就业工作,通过强化就业服务,为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创造条件,全年全省共为9.7万名失地无业农民办理了求职登记,并提供了职业指导、政策咨询、职业介绍等免费就业服务,其中介绍成功的有4.9万人,成功率50.5%。

  劳务输出总量进一步增加。2004年,全省各级就业服务管理机构加大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全年直接组织劳务输出17.2万人,比上年增加0.4万人。

  社区就业工作成绩突出。全年新办社区就业实体2611个;新吸纳下岗失业人员8.8万人,比上年增加10.6%。社区就业实体从业人员达到23.7万人,比上年增加40.9%。

  二、职业培训

  2004年,我省将职业培训作为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要措施和长效措施,把职业培训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摆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以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培养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为出发点,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龙头,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导向,带动整体职业培训工作。全年共对73.8万人进行了技能培训,其中对21.8万名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再就业培训,培训合格人员实现再就业率74.4%,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同时还组织2.8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创业培训,培训合格人员创业成功率84.9%。全年共培养新技师7908人,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5322人;培训机电、信息技术、汽车修理和服务类等紧缺技能人才3万多人,其中取得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2.2万人。

  技工学校得到巩固和发展。2004年,全省共有技工学校124所,其中,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9所;省部级重点技工学校28所;高级技工学校9所;职业培训学院29所。技工学校的培训层次进一步提高,培训实力增强。2004年,全省技工学校招收新生4.3万人,比上年增加0.7万人;毕业学生2.4万人,比上年增加0.7万人;在校技工学校学生8.6万人,比上年增加1.2万人。短期培训人数呈上升趋势,全年全省技工学校培训社会人员结业数11.9万人,比上年增长14.2%。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快速发展。截止2004年底,全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达到1212个,比上年增长42.9%;全年共培训各类人员37.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1%。

  就业训练工作进一步推进。2004年,全省就业训练中心共163所,共培训下岗职工和各类求职人员24.2万人,同比增加7.5万人,培训后就业率为64.4%。

  加强管理,提高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促进职业技能鉴定事业健康发展。2004年,全省共有39.5万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同比增加1.2万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人数为33.8万人,同比增加1.0万人。

  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并轨工作稳步推进

  2004年,全省各地继续加强对并轨工作的监控和分类指导,稳步推进下岗职工并轨出中心工作,全年共有5.2万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到本年末,全省21个市州已有攀枝花、乐山、资阳和广安等4市完成了并轨任务,企业下岗职工全部出中心。年末全省国有企业中心内还有下岗职工6.0万人。

  四、工资收入分配与劳动关系

  2004年,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劳动报酬继续增加,职工工资持续增长;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继续稳步推进,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工作有所加强;依法处理企业关闭破产和改制中的劳动关系,继续做好包括军工企业在内的国有关闭破产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等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职工安置工作;逐步研究规范非全日制用工中的劳动关系;继续开展劳动关系三方协调工作。

  2004年,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达692.6亿元,比上年增加70.1亿元,增长11.3%。其中,职工工资总额为673.9亿元,比上年增加69.4亿元,增长11.5%;全省职工平均工资为14063元,比上年增加1622元,增长13.0%,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8%。分所有制看,国有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为15818元,增长13.6%;城镇集体单位职工平均工资9758元,增长11.9%;其他单位职工平均工资11362元,增长13.2%。

  分企业、事业、机关看,全省企业单位职工平均工资13268元,比上年增长14.4%;事业单位职工平均工资14796元,增长10.3%;机关单位职工平均工资16159元,增长12.8%。全省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16571元,增长18.2%;其中中央企业职工平均工资21422元,增长16.5%,地方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12323元,增长16.7%。

  全省进一步健全企业工资宏观调控体系,继续加强维护劳动者合法报酬权益工作。发布了全省企业工资指导线,基准线为11%,上线为16%,下线为零增长或负增长。调整了全省最低工资标准,新执行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280元、340元、400元和45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3.10元、3.70元、4.30元和4.90元。新增2个市建立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全省一半以上的市、州建立了此项制度。继续开展国有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工资总额调控和推进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工作。同时,继续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作为全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办法,落实清欠目标计划,实施月报制度,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和督查督办,全省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取得重大成效。

  到2004年末,全省签订劳动合同职工572.7万人,劳动合同签订率82.8%。城镇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人数331.4万人,劳动合同签订率95.8%,其中国有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8.2%、集体企业97.3%、私营企业88.8%,个体工商户劳动合同签订率70.8%。

  全省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业数11814户,涉及职工169.5万人。其中国有企业2391户,涉及职工93.5万人;集体企业2076户,涉及职工21.0万人;私营企业3458户,涉及职工14.6万人;纳入区域性集体合同范围的个体工商户1246户,涉及职工1.1万人。

  五、社会保障

  截止2004年末,全省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含由民政部门支付离退休费的人员)总数为24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8万人。其中,离休人员3.1万人,减少0.3万人;退休人员234.0万人,增加7.9万人;退职人员3.9万人,增加0.2万人。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全年保险福利费用总额为21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离休金6.3亿元,下降10.0%;退休金187.0亿元,增长11.8%;退职生活费1.8亿元,增长12.5%。

  截止2004年末,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有532.8万人,同比增加18.8万人,其中实行企业养老保险办法的422.8万人,同比增加25.6万人;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办法的110.0万人。实行企业养老保险办法的年末参保职工有421.9万人建立了个人帐户,建帐率达到99.8%。年末养老保险缴费人数497.2万人,参保缴费率93.3%。全年征收基本养老保险费150.5亿元,征缴率94.9%。

  全省年末参保离退休总人数已达到222.0万人,其中实行企业养老保险办法的达到193.5万人,同比增加10.6万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到96.4%,同比提高9.9个百分点,其中社区管理覆盖率62.6%。全年共发放养老金151.2亿元,其中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124.7亿元,企业年月人均养老金达到574元。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全部实现了按时足额发放。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改革规范工作继续进行。到2004年末,全省农村参加养老保险的有303.3万人,领取养老保险金的有29.4万人。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得到继续巩固。全年共为全省国有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签协议的10.9万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和代缴社会保险费3.7亿元,保障了签协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按时足额领到基本生活费和代缴社会保险费。

  失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稳步推进,参保人数保持基本稳定,失业保险费收入继续增加,基金支撑能力得到增强。2004年,全省失业保险新增扩面22.5万人,年末参保人数398.6万人。全年共征收失业保险费8.7亿元,创历史新高,实现征缴率92.7%。全年共支付失业保险金3.1亿元,有22.7万人领取了失业保险金,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比上年增加0.5万人。全年共划拨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3.9亿元,为下岗职工按时足额领取基本生活费提供了资金保障。

  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医疗保险经办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取得好的成绩,县级行政区域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医疗保险基金运行平稳。到2004年底,全省21个市州及所属182个县(市、区)全部实行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有20个市州出台了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具体办法,基本医疗保险年末参保人数已达到587.6万人,同比增加56.4万人,其中,混合所有制企业参保人数达到34.3万人,非公经济组织参保人数22.9万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人数35.2万人,另外全省还有17万农民工参加了医疗保险。基金征缴和管理工作也得到进一步强化,全年全省共征收基本医疗保险基金42.3亿元,征缴率达到96.4%;基金支出33.5亿元,全年统筹基金收支平衡。

  工伤保险工作全面推进,参保人数快速增长。2004年,全省以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为契机,努力完善工伤保险政策体系和标准体系,全面推进工伤保险工作取得好成绩。到2004年末,全省21个市州及省本级和182个县(市、区)全部开展了工伤保险社会统筹工作,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已达到195.6万人,同比增加34.2万人;全年征收工伤保险基金2.1亿元,实现征缴率87.5%;全年支付工伤保险待遇1.1亿元,有7560名伤残职工和428名因工死亡职工获得补偿,4694名职工享受职业病待遇。

  生育保险协同推进,扩面工作取得好成绩。2004年末,全省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已达到187.4万人,同比增加22.3万人,多年来生育保险参保人数持续下滑的势头得到遏制。全年征收生育保险基金1.1亿元,征缴率达到93.4%;共为13572名职工支付生育保险待遇0.5亿元。

  六、社会保险基金监管

  2004年,全省进一步建立健全基金监管制度,规范业务工作流程,完善相关制衡机制,依法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行政监督和举报案件查处工作。全年共对12个市(州)本级和130个县(市、区)的281个社保经办机构开展了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现场监督,现场监督覆盖面达40.3%;通过收集非现场监督报表,对“三项”基金实施动态监督,非现场监督覆盖面达到98.9%;全年受理群众举报案件32件,结案30件,结案率达到93.8%。在已结案30件中,属实或基本属实26件,不实的4件。

  七、劳动保障监察与争议处理

  2004年,全省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依法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征缴、禁止使用童工等执法检查活动,切实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工程款的通知》精神,劳动保障部门会同建设、总工会等部门,在全省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活动,通过监察执法和协调处理,为25.0万名农民工追讨工资6.3亿元。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建设工作得到继续加强,在全省市(州)一级普遍建立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基础上,县(市、区)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数比上年增加了41个。

  全年全省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主动监察用人单位55472户,涉及劳动者307.6万人;年检用人单位33879户,涉及劳动者249.2万人;督促用人单位与60.0万劳动者补签了劳动合同,补签劳动合同数比上年增长56.9%;为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4.5亿元,追发工资额比上年增长2倍;督促5429户用人单位为42.1万名劳动者办理了社会保险登记;督促13251户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补缴社会保险费3.0亿元;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246户;纠正违反职业资格和职业培训的单位363户;纠正用人单位违法规章数1.0万件;接受群众举报立案15000件,结案14903件,结案率达99.5%。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组织和劳动争议仲裁员、调解员队伍建设继续加强,劳动争议仲裁三方机制继续完善,在成都开展了仲裁机构实体化试点探索工作,劳动争议处理

  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以及社会的稳定。2004年,全省共处理劳动争议案件9868件,其中集体争议案件652件。结案率为96.2%。

  八、劳动保障法制建设

  劳动保障法制工作取得新进展。2004年,全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进一步推动了劳动保障行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许可事项清理规范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为进一步规范。建立了以政务公示、对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监督为重点的政务公开制度。行政执法评议工作开始起步,行政执法责任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全年全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共接到行政复议申请237件,符合受理条件并依法受理的222件。在受理的行政复议案件中,中途撤回的17件,决定维持的136件,变更的1件,撤销的33件,确认违法或限期履行的14件,未结案的21件;全年全省劳动保障部门共办理行政应诉案件161件,其中,中途撤诉的14件,维持的95件,撤销的28件,未结案的24件。

  九、金保工程

  按照“完整、正确、统一、及时、安全”的要求,我省的金保工程建设工作2004年得到积极有序地实施。省金保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劳动保障部审查通过,在省上,也通过了省财政评审中心的项目初审。完成了对各市州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工作。

  省本级和自贡、泸州、德阳、绵阳、广元、内江、乐山、宜宾、巴中、资阳、甘孜等11个市州已开通了12333劳动保障咨询电话。

  省数据中心机房改建工作已基本完成。成都、自贡、攀枝花、德阳、广元、内江、宜宾、南充、资阳、眉山、雅安等11市已上报养老保险交换数据。

  十、劳动保障政务调研与科学研究

  劳动保障政务调研成果显著。2004年,全省共形成具有较高质量的劳动保障调研报告60余篇,对推动劳动保障理论与实践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

  劳动保障科学研究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年先后完成了《四川省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四川省“十一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坚持就业优先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建设战略与对策研究》,开展了全省农民工问题的调研工作并形成了《四川省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综合调研报告》。2003年完成的课题《四川省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服务研究》获“《劳动法》十周年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类一等奖”,获政务调研一等奖。

  围绕城乡统筹和推进“三个转变”的要求,组织省劳动保障专家咨询委员会开展了专题调研和研讨活动,编辑发行《专家咨询与建议》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研究》,对宣传劳动保障政策,推动劳动保障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注: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正式年报数,故个别统计数据与在此之前公布的数据略有出入。)

  二○○五年四月七日

  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四川省统计局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