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1日13:12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合肥晚报2004年至今年4月份,合肥地区银行等金融机构职务犯罪,涉案金额达2323万元,同比增加967万元,增幅达71.3%。金融机构职务犯罪不仅严重侵蚀了党的金融队伍肌体,而且破坏了社会主义金融管理秩序,影响了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

  金融机构职务

  犯罪的特点

  立案人数呈上升趋势。合肥市检察机关2004年至今年4月份,共立案查处银行等金融机构职务犯罪7件8人,同比上升33.3%。中青年、担任一定管理职务的人居多。在查处的7件8人中,平均年龄为40.1岁,其中32-38岁的3人,40-48岁5人;单位领导3人,单位中层领导3人。瑶海区检察院2004年6月立案查办的合肥市某银行庐江路支行工作人员吴某某,发案时年仅35岁,其利用职务之便,与他人合伙将合钢公司公款挪给他人做生意,至今尚有1100万元无法归还。手段隐蔽,智能化趋势明显。金融系统使用计算机处理账目,在涂改账单等作案手段上都有一定的隐蔽性和简捷性。省某行营业部信贷科科长韦某某伙同其上司张某,相互勾结,利用职务便利,采取涂改账单、做假账,挪用公款1200万元。涉案金额大幅上升,社会影响恶劣。合肥地区2004年至今年4月份所查处的金融机构职务犯罪中,涉案金额1000万元以上的有2件。窝案、串案多。在2004年至今年4月查处的7件8人中,窝案、串案占立案数的37.5%。这些窝案、串案多为上下串通、互相提供作案方便,共同挪用公款,以及行贿受贿、各得其利。2005年3月肥西县检察院立案查处的肥西县某银行苏某某、刘某某一案,就是相互勾结,共同挪用公款6万元给他人进行营利活动的。单位领导多为受贿罪,部门负责人和办事员多为挪用公款罪,贪污罪减少。在所查处的职务犯罪7件8人中,单位领导3人,多为受贿罪;中层领导3人,多为挪用公款罪,贪污罪未发现。

  金融机构职务

  犯罪存在的原因涉案人员职业道德缺失,法律意识淡薄。随着现代社会消费方式的日益多元化,在拜金主义的影响下,涉案人员不顾法律后果,追求奢侈消费,把黑手伸向单位公款,为获取钱财铤而走险,最终触犯法律。如肥西县院2004年4月立案查处的某保险公司肥西支公司办事员王某采取收取保险费不入账的手段挪用公款5万元用于赌博。涉案人员经不起诱惑,被行贿人击中。看着周围过去还不如自己的人,一夜暴富,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心生浮躁,愤愤不平,转而利用权力寻租,欣然接受行贿人的“大礼”,以至中、晚年操守不保,换来无尽的后悔。发案单位思想工作弱化,教育活动流于形式。如2005年3月肥西县检察院立案查处的肥西县某银行苏某某、刘某某窝案,就是疏于教育的一个例子。该行多年没有认真严肃地抓过教育活动。发案单位管理失之于宽。调查表明,银行内部的制度和各项管理措施规定是比较健全的,犯罪分子之所以得逞的根本原因,都与发案单位领导放松管理,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监督机制不到位有关。预防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对策调查分析启示,预防银行等金融机构职务犯罪必须用道德规范、制度约束、法律惩治三管齐下,建立教育、警示、监督、查处的长效机制。加大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强化法律威慑。银行等金融机构主管部门及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要积极介入银行等金融机构职务犯罪查处工作,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举报犯罪的主渠道作用,对举报线索认真对待,及时梳理排查,坚持有案必查,有罪必究,强化法律威慑。通过全民联手、上下互动打击遏制此类犯罪。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对职务犯罪的预防工作。即抓住改革管理体制这个关键,强化制度监督,严肃金融纪律,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内控机制,定期公开账目,接受群众监督,筑起一道控制犯罪的“防火墙”。堵塞犯罪分子可利用的漏洞。强化干部职工的法制教育,增强自律意识。要通过法制教育,特别是金融机构党员干部的法律法规、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教育,广泛宣传廉洁自律典型,弘扬正气,提高素质,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从而自我抑制犯罪念头的产生,不愿和不敢犯罪。·张军·(来源:合肥晚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