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靠什么支撑科技自主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1日14:19 新华网

  6月8日,在温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中,早已被广泛认同的自主创新理念,被提到了“全部科技工作首位”的高度。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这已使自主创新从一般的提倡、探讨、鼓励而变成了“法定”的要求。

  这无疑是值得人们深刻领会和给予高度重视的。但是,令人有所担忧的是,自主创新
即便如此严肃地写入了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恐怕也难以从此一帆风顺,易如反掌。

  首先,创新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人类文明积累到今天,不仅在科技领域,可以说在几乎所有的领域,到处都有前人或别人留下的足迹,就像德国作家图霍尔斯基那篇著名散文《没有新雪》所悲壮地揭示的一样。

  而人们更现实的担心还在于,现阶段的中国,是否为科技自主创新准备了充分的人文环境。记得年初本刊发表过一篇题为《张颖清:倒在问鼎诺贝尔奖的途中》的报道,自主创新创立了全息生物学的张颖清,因为科学的评价体系的缺失,不仅其学说被个别学术权威一棍子打进了“伪科学”,个人也因此落得那么悲惨的结局。这就更令人坚信这种担心绝非多余。

  也许张颖清及他创立的全息生物学的惨遇只是一例极端孤案,但它毕竟令人心痛地发生了。因此,在国家决意将自主创新放在全部科技工作首位时,如何靠制度保证自主创新不被扼杀,不被封杀,不被当作异端而至少有“立锥之地”,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了自主创新的起码前提和条件。

  由此看来,“科技”或者说“知识”层面的创新固然需加大力气,作为科技创新前提和条件的制度层面的创新并由此创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似乎更是迫在眉睫。

  可喜的是,此次编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从一开始就将制度创新当作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一部分。据有关专家介绍,在提出的深化制度改革应主要建立的八个机制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建立独立、合理的评价监督机制。但愿这种追求“独立”、“合理”的理想,能够成为以后的张颖清们切实的制度呵护和支撑。诚如斯,则不缺人才的中国,何患无“创新”、少“创新”呢?(记者林蔚)(责任编辑:常烨)(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