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清华毕业生胡金豹的“铸炉情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1日20:21 新华网

  从天之骄子到铸造工人——清华毕业生胡金豹的“铸炉情缘”

  新华网北京6月11日电题:从天之骄子到铸造工人——清华毕业生胡金豹的“铸炉情缘”

  新华社记者吕诺

  “清华大学的高材生要到一汽当铸造工人?”人们将信将疑。

  胡金豹真的这么做了。1990年,胡金豹从清华大学毕业时决定到长春一汽铸造厂工作。胡金豹当时有一点不服气——我们国家的研究水平并不落后,可是由于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实际铸造水平却比发达国家落后很多。他说:“对于铸造专业,在一线有更多的课题可以研究,生产实践是最好的实验条件。”

  技术科工程师、熔化现场工艺员、灰熔车间副主任……直到今天担任一汽特铸厂厂长,转眼间15年过去,胡金豹把青春奉献给了集苦、脏、累、险于一身的“夕阳产业”——铸造。他说:“我会一辈子与铸造在一起,守着铸炉过一生。”

  1988年,尚未大学毕业的胡金豹带着一个课题来到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实习。当时一汽换型改造刚刚完成,工厂到处充满生机活力。在一汽铸造厂,胡金豹第一次感受到了大工业的豪迈:马达轰鸣,钢花飞舞,铁水奔流,砂浪翻腾……1990年,毕业成绩排在专业前五名的胡金豹作出一个“傻乎乎”的决定:放弃留校读研机会和待遇优厚的工作,投身被认为几乎是择业禁区的老铸造厂。

  胡金豹和其他工人一样摸爬滚打在艰苦的生产一线,一起劳动,一起倒班,脏、苦、累活抢着干,丝毫没有名牌大学毕业生的傲气。“大学生到基层后,要把‘天之骄子’的优越感快点扔掉,这样就能很快融入其中。”胡金豹有个窍门:“工人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很快,他就与工人们打成一片,体验到铸造人火热的情怀,也被铸造人在简单设备下从事最为艰苦、最富创造的劳动所感染。这里渴望知识,渴望创新。胡金豹就是在这个极为艰苦的环境中,发现了一个适合自己发展与创造的空间。

  刚入厂时,铸造厂正在经历告别生产30多年的可锻铸件,转产球墨铸铁的关键改造时期。厂里把胡金豹作为技术骨干安排到球铁熔化车间负责技术攻关。当时由于铁水成分不稳定,废品率非常高。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胡金豹一边同工人师傅实际操作,一边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为了观察冲天炉脱硫现象,他每天不知多少次爬上20米高的加料平台,炉内是1300多摄氏度的铁水,车间温度也在40摄氏度以上。胡金豹白班夜班连着上,有时还要连三班。长时间在炉火旁工作,脸都被烤得起皮……3个月后,试验成功了,技术赶上了国外生产水平。

  1993年,被称之为“铸造工艺品”的汽车缸盖出现了批量废品,几经攻关未能奏效。作为技术员的胡金豹急了。他查阅了大量资料,没早没晚蹲在现场,几天几夜不回家,一周连做四轮试验,几十公斤重的铸件一天搬动上百次,终因劳累过度,昏倒在现场。300多个日夜过去了,由他主持的前三套改进方案均遭到失败。面对各方压力,执拗的胡金豹义无返顾投入新一轮改进,终于使废品率得到明显控制。胡金豹没有满足,又大胆提出了改变合金配制和孕育剂的新建议。又是300多个日夜的苦战,他开发出的新型合金材料,不仅攻破了多年困扰铸造行业的质量难题,而且为以后生产高强度、易漏薄壁铸件开辟了新路。

  1999年,胡金豹担任灰熔车间副主任。走马上任不到1个月,因工艺陈旧,这个车间出现了漏炉。几十吨铁水从电炉底部向外流,灼热的气流夹杂着烟雾充满车间。没等铁水完全冷却,胡金豹就冒着80多摄氏度的高温,率领工人们清炉,汗珠子从身上噼里啪啦往下掉。20多吨重的大铁块如小山一样盘住了炉前的地坑,他们整整在炉前清理了近10个小时,干完活已是半夜。面对饭都没吃就累得睡着了的工人,胡金豹产生了一个“以技术创新带动车间进步”的念头。于是,他安排时间向工人们传授新技术、新知识。同时,一个以“创新创效”为主题的提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活动也在全车间蓬勃开展起来,短短几个月就收到建议70多条。很快,这个车间的产量、质量等指标都实现了翻番增长,由原来全厂排名倒数第一,一跃成为各项指标都居前列的先进车间。

  2004年7月,胡金豹担任特铸厂厂长。他在一线与技术人员攻关改进工艺,使废品率大大降低;他抵制通过人情的不正当进货渠道,坚持货比三家,寻找最经济的原料;他细算能源成本,避开电价高峰时间上班,降低电力成本……一汽特铸厂是一个连续6年亏损的企业,胡金豹上任8个月竟然让其扭亏为赢。

  15年来,同来的大学生及周围同事相继离开铸造厂这个环境艰苦、挣钱不多的地方另谋高就时,胡金豹没有动心;一些单位高薪高职聘请他,他没有离去。他说:“我热爱铸造专业,我的事业在这里。”

  胡金豹改进大小铸造工艺200多项,打破了铸造厂40多年的传统工艺,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效益更是高达上千万元,也有人说根本无法统计……

  看到自己的一项项技术创新应用于生产,解决了多年来无法攻克的难题,创造了经济效益,胡金豹由衷地感到: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他满足的了。在这里,他真正体会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他已与火热的熔炉和热情质朴的铸造人结下了深厚的情缘。(完)(责任编辑:余申芳)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