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厦泉漳城市发展走廊规划出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2日02:18 东南早报

  “首届闽南人居展”上三城描绘联盟远景

  早报讯(记者吴语/文蔡立荣/图)厦泉漳城市联盟昨日取得实质性进展。厦泉漳城市发展走廊规划研讨会昨举行,研讨会上,厦泉漳城市发展走廊规划出炉。

  参加此次研讨会的有厦门市副市长潘世建、漳州市副市长陈炎生、泉州市政府副秘书
长洪伯山以及有关专家学者。

  厦泉漳城市联盟的首任执行主席潘世建说,厦泉漳是福建省经济发展的最具活力的地区,三个城市在经济产业资源等方面互补性强,随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社会交往与交通联系更加频繁,建设高效城市发展走廊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三市力求通过发展走廊,统筹协调三市的发展,增加三市的竞争力,通过发展走廊,促进厦泉漳立体空间一体化和基础设施一体化。

  背景

  厦泉漳区域发展一体化雏形

  产业基地转移

  厦门市全面加快海湾型城市建设的步伐,第二产业逐步从岛内转移到岛外,并向漳州等地转移。漳州利用广阔土地和廉价劳动力,成为厦门经济结构调整最好的产业转移腹地。2004年,灿坤实业有限公司落户漳州,总投资1.2亿美元,是漳州近几年引进的最大工业生产企业之一。泉州的一些著名企业多在厦门设立公司总部,商务、贸易业等第三产业向厦门转移。港口资源整合

  发展走廊内有厦门湾、湄洲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港口资源非常丰富,有条件发展成组合式的港口群。因各市港口的容量有限,打破行政区划界限、进行港口资源的合理规划和整合已属必然。2005年,厦门港兼并招银、后石两港,实现了三港合一。厦门湾的漳州港拥有26公里的岸线,可供建设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岸线长达12公里,可建设1-20万吨级泊位32个,吞吐能力达4000万吨。这对港口业务成熟、但基本上已经没有深水岸线可供进一步发展的厦门港来讲,是最佳的合作对象。此外,厦门市积极推进保税区与海港、空港一体联动,积极探索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泉州市现有四个港区也正在进行分工协作。资金物流走向

  厦泉漳三市资金物流往来密切,厦门市住宅有三分之一购买者为泉州人,并有大量泉州商贸公司注册厦门,泉州85%的出口贸易通过厦门口岸实现。区域经济发展

  厦泉漳地区凭借着福厦交通主干线的联接,已发展成为经济实力最强、基础最雄厚、省域内外商投资最集中、对外开放程度最高、市场最活跃的地区。三个城市开始出现总部经济等区域经济形式。人居环境选择

  迄今为止,厦门、泉州分别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称号,漳州市重视环境建设,城市面貌明显改善。房地产发展表明,人居环境的选择已扩大到三市的大区域范围。

  空间结构

  发展走廊总体形成“一廊两湾三带四组”的空间结构。

  “一廊”:厦漳泉城市走廊。

  “两湾”:厦门湾、泉州湾。厦门湾包括九龙江漳州城镇组团、厦门西东海域的城镇组团、大小金门岛;泉州湾包括围头湾安海水头城镇组团、围绕泉州湾的泉州、晋江、石狮城镇组团、泉港惠安斗尾城镇组团。

  “三带”:漳州与厦门之间的云洞岩、九龙江生态绿带;厦门与泉州之间的小盈岭生态绿带;泉州湾与惠安之间的山体生态绿带。

  “四组”:漳州城区及城镇组群;厦门城区及城镇组群;泉州湾城区及城镇组群;惠泉城区及城镇组群。

  同时发展走廊在大区域范围,将形成五个轴向的交通联动关系,发挥辐射作用。“五轴”即沿海南北向两个对接大区域的延伸发展轴;泉三线泉州至三明的发展轴;龙厦线厦门至龙岩发展轴;厦门对金门、台湾的发展轴。实现以交通走廊为依托,向内陆及海上辐射发展。

  区域中心等级

  形成“三心多层次”的中心等级体系,包括厦门、泉州、漳州区域主中心,马銮、翔安、安海水头、泉港、南安等区域副中心和角美、龙海、漳州开发区、长泰、同安、崇武、金井、磁灶、官桥、祥芝等三市的主要中心城镇,形成沿城市走廊高度一体化的城镇网络化格局。A、区域主中心

  厦门市区区域主中心:位于三个城市的中心位置,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我国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厦门市城市功能主要围绕“两大基地,四大中心”,高新技术生产研发基地、对台交流合作基地和航运物流中心、金融商贸中心、旅游会展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应继续培育厦门成为有强大经济与产业扩散、带动作用,有大量第三产业服务功能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泉州湾都市区区域主中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侨乡,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基地和滨海旅游港口城市。泉州湾都市区应以提升面向全球的第二产业,协调城区市局,形成经济强盛的中心城市。

  漳州市区区域中心:是工贸港口城市,花果之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闽东南中心城市之一,区域性交通枢纽。漳州市区应发挥产业、交通上的优势,向东积极对接厦门,向西拓展腹地壮大自身并增强吸引力。B、区域副中心

  发展走廊内形成若干区域副中心,它包括:

  马銮区为厦门环西海域发展区副中心,水上运动中心,地区级商贸中心、文化中心,同时起辐射漳州、长泰方向作用;

  翔安区为厦门环东海域发展区副中心,体育中心、地区级商贸、文化中心、对台文化、贸易交流基地,同时起辐射泉州、南安、金门方向作用;

  安水区为制造业基地和对台贸易发展用地,对接厦门、泉州、台湾;

  惠泉区以港区和国家大型石化工业、化工油气仓储、修造船等临港工业为主,作为湄州湾的主要构成,对接和辐射莆田、福州,服务全省。C、地区中心城镇

  发展走廊内重点发展地区中心城镇,包括漳州龙海、角美、漳州开发区、长泰等地区中心城镇;厦门同安地区中心;泉州崇武、金井、磁灶、管桥、祥芝等地区中心城镇。

  产业发展布局

  厦泉漳的产业应主动接受台湾和国际加工制造业转移,随着城市联盟的推进,内需市场的扩大,通过产业互补,功能完善,参与国际产业竞争。

  厦泉漳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合理配置生产要素,通过城市联盟,形成城市走廊产业的调整、分工与协作,避免恶性竞争。发挥厦门、泉州、漳州的电子、机械、化工的产业优势,提升和带动发展走廊主导产业的积聚和发展,提高制造业集群水平,形成面向全球的产业基地;积极发展临海沧港、泉港的石油化工产业,形成临港工业基地;在厦门本岛、泉州、漳州市区培育生物制药、电子、光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会展、旅游、科研、现代物流等第三产业,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和辐射力。此外,借助闽台优势发展“三优”农业。A、总体布局

  产业的升级、产业体系的构建需要加强对产业空间资源的整合与集聚。构筑区域性服务中心、产业集聚区、产业基地、产业园区是产业空间发展的主要趋势。沿发展走廊主要城镇带布局第二产业,形成产业集聚区,加强产业关联度;沿海、沿山开发旅游休闲娱乐产业带;加强海港、空港、铁路、公路协作,加强与台湾的交通联系与中转,沿主要交通枢纽形成物流园区,打造环台湾海峡的区域性物流基地。B、服务业布局

  培育三市城区的综合服务业功能。厦门本岛主城区聚集行政、商务、文化、会议和展览中心、商业零售、金融等服务产业,形成区域辐射与服务中心:泉州主城区重点发展商贸和生产型服务业。在泉州中心城区发展区域化志业服务,强化商业、文化娱乐功能,发展东海组团的行政、文化功能。漳州主城区重点发展综合服务业和生产型服务业。C、工业布局

  依托现在有的高新技术产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布局,形成商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厦门本岛、集美北部工业区、同安城南工业区、马巷南部工业区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泉州洛江北部、晋江南岸形成高新技术产业走廊。

  临港工业:依托港口,在海沧地区发展石化工业,在泉港斗尾发展石化、炼油、造船等临港工业。

  制造业:漳州金峰、蓝口、角美、龙池发展食品、机械、材料、能源四个主导产业和电子、医药、家具三个重点产业。厦门新阳—东孚工业区发展电子、机械;杏西—灌口工业区发展机械、化工;西柯工业区发展轻工食品;同安城南工业区、马巷南部工业区发展轻工业。泉州安海水头、金井、官桥磁灶发展建材、服装、鞋业等;石狮、晋江洛秀一带发展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轻工业;南安发展建材、服装鞋业等轻工业。D、旅游业布局

  在漳州长泰、云洞岩、花卉博览园,厦门北部山体,泉州清源山,利用山地、森林、农田、果林发展生态旅游业;在厦门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区和城市中心、泉州历史文化名城中心区、惠安崇武、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等地区发展文化娱乐、观光型旅游业;在厦门东南滨海地区、泉州、漳州海滨地区发民展休闲度假旅游业;发展厦泉漳金两岸四地观光游。

  E、物流业布局

  国际性物流中心:建设区域性物流为基础,国际物流为重点,城市配送物流为支撑的现化物流中心;

  海沧、招银港口物流园区:建设配套的仓储、联运、增值服务、出口加工、配送高施,形成国际航运物流园区。

  东流—保税区—航空港物流区:依托东渡港区和航空港投施,扩大象屿保税区,建设具有自由港功能的国际物流园区。

  区域性、专业性物流中心:刘五店物流园区依托刘五店港区,开发木材等专业市场,发展对台航运,建设服务厦门、泉州地区的物流园区;肖厝港区、斗尾港区区域性、专业化海港物流中心;

  杏林物流园区:在杏林前场建设物流站和批发市场,发展陆路物流。

  地区性物流中心:利用交通运输条件,泉州发发展大型专业市场物流为主,漳州以发展专业市场物流为主。

  综合交通体系

  区域交通运输网络是城市联盟建立的基础,厦泉漳城市联盟的建立首先应是区域交通系统“联盟”的建立,从长远建立区域城市群、沿海城市带的布局出发,“对接”各种交通网络设施,组织系统化的交通运输,以此保障功能整合与资源配置,发挥更大的区域优势。区域联系增强意味着对外交通设施网络的升级,对外交通、城市交通一体化的组织及衔接将更大地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和提高整体交通运输效率。

  规划目标为:引导城市发展,合理布局交通走廊,实现厦泉漳交通一体化;依托交通走廊,促进沿线产业整合与升级,形成产业链;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形成便捷的区域内外交通联系;提出近期重大设施建设,进行设施和走廊建设空间预留与控制。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