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7月4日 铜弹撞彗星(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2日11:34 海峡都市报
7月4日铜弹撞彗星(组图)
撞彗星示意图_柯杰清_制图

7月4日铜弹撞彗星(组图)
“深度撞击”宇宙飞船接受检测(资料图片)

7月4日铜弹撞彗星(组图)
撞击彗星模拟图

  N余雨/新华

  本报讯美国宇航局(NASA)导演的“太空大片”即将拉开帷幕:在太空飞行约6个月后,“深度撞击”宇宙飞船将在7月4日美国独立纪念日对“坦普尔1号”彗星实施拦截,一枚铜弹射向时速高达3.68万公里的彗星,猛烈的撞击将产生恰似庆祝焰火般的壮观景象。

  麦芒对针尖铜弹挺身撞彗星

  6月11日,美国宇航局向媒体通报,肩负重大使命的“深度撞击”宇宙飞船在飞行2亿6800万英里(1英里约等于1.6093公里)的旅程后,已经接近它的目标———“坦普尔1号”彗星。

  目前,“坦普尔1号”正以3.68万公里的时速在太空狂奔,丝毫没有感觉到“威胁”正在迫近———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长度1米,重约372公斤的铜弹将在撞击发生前24小时与飞船分离;在撞击发生前2个小时,探测器将向铜弹发出指令,自动导航仪将引导铜弹进入“坦普尔1号”彗星轨道,并于7月4日穿越“坦普尔1号”的彗尾、彗发,以每小时3.68万公里的速度直接命中直径6公里的“坦普尔1号”彗核。

  美国宇航局喷气实验室“深度撞击”项目总管里克·格拉米尔形容说:“在茫茫太空中,用葡萄酒桶大小的导弹炮轰直径6公里的彗星,好比是麦芒对针尖!好在我们的自动导航仪就好像是微型宇航员,它将数度调整自己的航向和角度,并且三度点燃助推器,相信它完全有能力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

  “深度撞击”宇宙飞船和铜弹上的摄像仪器都将记录下撞击情况,感应器将对彗星溅射出的物质进行分析,并将结果传回地球。

  全球齐观赏“太空焰火”将盛放

  尽管存在种种不定因素,但美国宇航局太阳系项目主任安德鲁·唐泽勒仍然兴奋异常地说:“我每年都盼着过国庆,但要数今年的国庆最特别,因为我们即将看到的是一场盛大的太空焰火。”

  NASA的科学家说,他们并不确知铜头导弹和彗星以每小时3.68万公里的速度相撞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根据推算,撞击产生的威力相当于4.5吨TNT炸药爆炸。铜弹将在彗星表面撞击出一个约有足球场那么大、14层楼那么深的凹洞。当然,也有科学家认为,如果“坦普尔1号”的表层足够硬的话,那么这次撞击只会留下一个小坑,让科学家们大失所望。科学家说,“‘深度撞击’计划就好比让一只蚊子冲进一架波音767客机,完全不会影响到彗星本身的运行轨道。”

  铜弹撞击瞬间被高温熔解蒸发将产生节日焰火般的绚丽景象,而撞击溅射出的大量彗星尘埃和气体将使“坦普尔1号”彗星熠熠生辉,地球上的人们有可能通过小型天文望远镜目睹这史无前例的奇异天象。“深度撞击”宇宙飞船和铜弹上的摄像仪器都将记录下撞击情况,感应器将对彗星溅射出的物质进行分析,并将结果传回地球。哈勃天文望远镜、钱德勒天文望远镜和斯皮尔扎天文望远镜都将观测相撞一刹那和撞后的情景;NASA科学家们说,他们也不知道相撞时产生的亮度有多大,但最佳的观测地点就是在美国西部。

  目的很明确

  揭开彗星的秘密

  总计耗资3亿美元的这一彗星探测计划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实际接触并深入探索彗星的空间计划,其意义非同寻常。

  首先,科学家们表示,他们的目的是为了窥探彗星的内部结构,寻觅和研究太阳系形成时的冰冻残留物。科学家认为,彗星含有太阳系形成早期的冰冻残留物。科学家希望,深入彗星内部的研究将使他们能够了解太阳系形成早期40多亿年前的情况。此外,科学家认为,形成地球生命的原始物质很可能是在彗星撞击地球时带到地球上来的。

  其次,科学界认为,小行星对地球的冲撞,可能将在几百年后发生。因此,此次“深度撞击”彗星计划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地球可能遭遇小天体撞击的危险,尽可能积累一些研究数据。一般认为,彗星是由冰和少量岩石组成的小天体。

  此次任务将是人类探测彗星的起点,第二个彗星探测器“罗斯塔号”已于今年发射,它将于2014年降落在“狂野二号”彗星表面上,并且携标本飞返地球。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