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教授泄题丑闻是否缘于报复并不重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3日04:01 新京报 | ||||||||
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接受阿芳举报,并称已进入调查程序。与此同时,搜狐网、新浪网对阿芳举报动机等发起网上调查,至昨晚,已有近4万余名网友参与,其中分别有58.1%和41%的网友认为阿芳是报复,阿芳否认此说,并称北交大声明不公允。(见6月11日《新京报》) “教授泄题”事件的走向究竟如何,最终将为公众揭出一个怎样的黑幕与潜规则,无疑是值得人们关注的。相信随着海淀区检方的介入,这一切都会随着调查的深入而水落石
其实,关于这一事件的公众倾向,更值得人们予以关注。公众倾向(或者说网络民意)中居然有一半左右的人认为阿芳是出于报复的心理而揭出此事,而不是出于正义或是悔恨的心理。我以为,这种倾向基本可以代表整个社会对此事发生后的初步判断。 当然,无论阿芳出于报复心理,还是出于正义之举,现在都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一个潜在的丑闻被揭了出来。就如同当年美国的水门事件,究竟是“深喉”费尔特的作用更大,还是其他线人的作用更大,那只是个或轻或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水门事件的最终走向。 具体到“教授泄题”事件中,以什么样的方式揭出丑闻完全是无足轻重的,重要的是丑闻会给社会一个怎样的警示意义。既然以什么样的方式揭出丑闻并不重要,而近一半的公众却依然执著于报复动机,的确耐人寻味。 报复,或是不报复,这是一个问题。至少,在一半的公众看来,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表明,公众对于丑闻的认识还仅仅局限于一种感觉,这种感觉的获知,更大程度来源于丑闻冰山浮于表面的那一部分。换句话说,公众对这一事件的判断,感性的认知更大于理性的认知,这显然对更深刻地看待“教授泄题”事件不利。 我想,如果公众纠缠于报复或是不报复这样一个无聊的动机争论上,而忽略了对此事的深度挖掘,进而对教授或是阿芳产生某种同情的心理,那恐怕就是大错特错了。 公众纠缠于报复,我以为相关的人士应该看看下面这段新闻描述:当记者问及:如果她被录取了,还会不会举报时,阿芳在想了一会儿之后说:“这个问题无论怎么回答对我都不利。”最后还是面带坚决地说“录取了我也要举报他”。 在我看来,这绝非是阿芳故作姿态。退一步说,即使这是阿芳事后的觉醒之语,我以为这也颇能代表她作为受害人又是受益者的那种复杂心理。毕竟在性与权的交易中,女性总是受损的一方。 用肉体换分数,这样的代价,实在太大也太不值了。程序正义,才能导致结果的正义。“教授泄题”事件的根源,其实正来自于程序上的不正义。从这个层面上看,对这一事件的深挖,仅仅止于当事人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 □瀚海风(辽宁职员) 相关专题:女生自曝为考研与教授进行性交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