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欧和解 美国何去何从(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3日11:20 新华网
  编者按中欧、中美纺织品争端已经开始进入实质解决期,6月10日,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与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就中欧纺织品贸易问题签署了备忘录。这一进展标志着中欧冲突得以解决,人们关注的下一个焦点就是中美争端如何解决,美国是否会强硬依旧,还是会握手言和?解决任何一起国际贸易争端的博弈都会在多个层次上展开。本报邀请北京WTO事务中心首席专家程大为在各层次上分析2005年纺织品争端,并对美国未来选择提出看法。
中欧和解美国何去何从(图)
  6月11日,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右)和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在签字仪式上互换文本。当天,中国与欧盟在上海就未来三年中国对欧盟纺织品出口的增长达成了协议。新华社记者凡军摄

  专题:

  纺织品争端

  中欧纺织品争端已经得到解决,人们关注的下一个焦点就是中美争端。中欧如此之快的和解是否会影响美国的下一步博弈选择?

  实际上,美国人的态度依然不很明朗,算计颇多,这一切都与中欧谈判不同。这种不同意味着在未来的中美谈判中,双方策略将会采取不同于中欧谈判的策略。分而治之为中方上策,美国人到底何去何从却需要仔细掂量。

  美国目前的态度

  不同的美国人对中美纺织品争端有不同的态度。美国的消费者喜欢中国产品,消费者就是上帝,美国市场需求旺盛导致中国供给增加,这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美国纺织品服装行业不喜欢我们的产品,成为对华设限的最积极推动者,目前,美国主要纺织品商会正积极推动美国政府对华采取自动设限,即免去复杂的国内启动程序,直接由政府决定。看来,即使中欧和解,也不会影响到美国纺织品企业的态度。

  美国的政治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然后再表明个态度。古铁雷斯的北京之行表明的态度是:除了知识产权,什么都可以谈。这个态度正说明了美国政治家正在平衡各种贸易问题。被放到桌面上的问题至少包括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服务贸易开放等。看来,美国人的要价要比欧洲人多得多,中美争端不容易解决就在于此。

  没有算清的利益

  美国人的确习惯于漫天要价,一揽子解决问题。

  在美国国内,政客们希望牺牲中国纺织品来赢得美国纺织业对“美国—多美尼克国—中美洲自由贸易协定”(U.S.—DominicanRepublic—CentralAmerica FreeTradeAgree-ment)的支持,换句话说,中国纺织品成为美国国内政策博弈的牺牲品。但是,美国人没有算明白,如果打击了中国纺织品,就是伤害了中国,这块利益是无法用中美洲或多美尼克来补偿的。美国政客还在平衡其他方面的国内利益,笔者只举此例,真不知道他们还想拿中国纺织品换取多少利益平衡!

  美国还要高举纺织品之剑谋求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中方让步。美国人这一次算得明白,人民币问题是大,影响深远,用纺织品换取,以小换大,合算。但是,美国人没有算明白的是,中国人不都是傻子,我们也有自己的智慧和态度。

  美国还在谈知识产权,这把宝剑曾经所向披靡,逼出了不少利益让步。

  如果美国人还按常规出牌,这次就打错了算盘。如今的中国已经不再是被迫地保护知识产权,我们正在积极主动、想方设法地保护知识产权。这种质的转变恐怕美国人没有估计到。

  美国将何去何从

  因为中欧纺织品争端只落脚在纺织品问题上,所以中国对欧盟和美国在战术上要分别对待,分而治之。

  目前,中国已经成功与欧盟和解,这一结果的意义在于:瓦解了可能形成的欧美阵营,给美国以无形压力。如果中欧、中美谈判都破裂,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上同时对付两个WTO超级成员,对中国是不利的。但现在,事情会朝着越来越好的方面发展,如果欧美两家,一家和解,而另一家不言和,那么官司打到WTO,中国也平添了几分胜诉可能。美国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欧盟能够与中国和解,是因为欧盟充分意识到了中欧的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把中国当成了可以合作的朋友。也因为欧洲没有把什么问题都放到纺织品的篮子里谈。

  美国似乎太把中国当做威胁,太在乎更大的利益,希望得到超级回报。事实上,一个纺织品问题,斗来斗去,只会培育中国人的智慧,是无法控制中国的发展速度的,更无助于解决美国内部问题。

  因此,握手言和是美国下一步的最佳选择。

  中国的后备方案

  好的谈判不在于就问题而谈问题,更不仅仅是商务外交家的事情。

  中国解决纺织品问题就应该跳出争端本身去寻找答案,这个答案应该解决更长远的问题,由更多的人参与。

  中国企业应是从根本上解决争端、克服争端的主力军。如果以“中国制造”名义不好去美国市场,企业就应该想从第三国走货,主动投资国外,这应该是一种选择。如果以低价不好走美国市场,那就丰富品牌内涵,走品牌之路。如果美国谈判家强硬到底,那么,我们就准备开拓其他市场。

  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如果依然强强相对,那么,民间外交的开展也可以化解干戈。希望7月在北京举行的中美商贸联委会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灭火器”,至少可以搭构一个“平台”,使双方可能在对相关条款如何认识等问题上进行磋商,取得进展。

  中欧双方同意按每年8%至21.5%的增长率确定出口数量,给企业接单吃下“定心丸”。(程大为)(责任编辑:曹建)(来源:经济日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