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少了收成多了 沙源地农民种上新“庄稼”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3日14:56 新华网 | ||||||||
新华网石家庄6月13日电(周建军、王文化)果树、奶牛、食用菌、蔬菜,已开始成为京津周围沙源地农民的新庄稼。退耕还林后张家口市帮助农民发展增收产业,农民耕地少了,收入却在增加,去年这个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16元,比上年增长19.1%,增幅在河北省11个设区市中居前列。 张家口市从2000年起启动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到目前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草
康保县北关村村民杨进纪在政府补贴的帮助下,建起200平米的圈舍,养了12头奶牛,去年收入3万多元,是退耕前全家年收入的好几倍。他的邻居崔建江花了一万多元建菌棚种口蘑,一年就收回了成本。尚义县大青沟镇党委副书记王录说:镇里原有耕地总面积14.4万亩,现在已退耕5.2万亩,镇里这几年发展蔬菜业,目前已发展到两万亩,成了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张家口市实施退耕还林后形成了葡萄、杏扁、杂果、苹果四大果品基地,经济林面积发展到360多万亩。水浇地发展到350多万亩,设施农业发展到18万亩,错季蔬菜发展到130万亩。全市舍饲养殖小尾寒羊发展到280万只,奶牛发展到20万头,去年畜牧业总收入占到农业总收入的45%以上。尚义等县利用当地草秸杆多和气候优势,发展食用菌产业,一个半亩大的食用菌大棚年收入3000多元,比种大田作物增收10多倍。目前,张家口市食用菌面积已发展到300万平方米。(完)(责任编辑:康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