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直辖以来工业经济发展的回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3日21:19 华龙网 | ||||||||
我市正在加快推新型工业化和实施城镇化战略,确定了推进重庆市新型工业化工作的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 一、重庆直辖以来工业经济发展的回顾 (一)重庆工业概况
重庆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国防科研生产基地,有较强的产业基础,在全国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重庆有39个,资产存量大,配套加工能力强,工业在重庆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直辖以来,重庆工业经济发展迅猛,按照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工业强市”战略,全市工业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牢固树立科学全面协调的发展观,加大改革开放工作力度,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抓好工业布局,促进园区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了全市工业持续、协调快速发展。 2004年工业经济发展实现了5个翻番:一是全市工业实现总产值3210亿元,比2000年的1530亿元翻一番;二是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580亿元,增长23.5%(高于全国平均6.8个百分点),比2000年的288亿元翻一番;三是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双双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2111亿元和2087亿元,分别增长30%和31.7%,比2000年的957亿元和950亿元翻一番;四是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突破百亿大关,达113.4亿元,比2000年翻3番;五是人均劳动生产率突破6亿元大关,比2000年的2.7万元翻一番多。可以这样说,2004年,全市工业运行质量和速度都是我市近10年来发展最好的一年,全市工业完成增加值928亿元,同比增长16.9%,高于全市4.9个百分点,工业占GDP比重34.8%,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及总量比2000年翻了一番,比市委、市政府提出2007年翻番目标的要求提前3年,在4年的时间内实现了再造一个重庆工业的目标。 (二)重庆直辖以来工业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 从直辖前夕的连年亏损,到直辖后的开始,重庆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00年实现整体扭亏为盈,再到连年盈利,重庆工业在市场竞争的惊涛骇浪之中,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巨大考验之下,战胜自我,逐步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其过程可简要概括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实施“七个一批”工程实现整体扭亏 从1996年起,重庆工业沦入连续4年的亏损之中。情况最严重的是1997年,全市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面超过60%,亏损额高达23亿元。 从表面上看,亏损的原因在产品竞争力弱;而从深层次看,重庆工业的病根在于“三高三低”:一是传统产业和产品比重高,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比重低。以冶金、机械、兵器为代表的重工业在重庆工业吕所占比重超过70%。结构不合理便利重庆市工业整体抗风险能力低。二是国有经济比重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低。在工业经济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是国有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据有关统计显示:在2000年之前,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工业领域所占比重尚不足5%。三是主城及周边地区工业化水平较高,三峡库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化水平低。重庆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工业化进程不一。 多年计划经济形成的矛盾和问题,在短缺经济一去不复返的转折阶段集中爆发,造成全市工业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增长质量不高,效益低下;经济增长点的培育还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滞后,随着下岗职工增多,就业压力增大,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 直辖之后,重庆工业两眼向外围绕市场,两手向内围绕提升竞争力,持之以恒实施了两大系统战役,从结构到理念实施大调整,大转变,终于奋力攀出谷底,走向新生。为此,市委、市政府针对重庆工业的实际,实施了重庆直辖后的第一大战役,(即实施“七个一批”): ①兼并破产淘汰一批,消灭部分亏损源。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破产关闭,一批劣势企业退出市场,累计实施146多户(其中列入国家计划53户、市计划93户),国有企业破产。同时,加大淘汰落后生产力的力度,一批劣势产品退出市场。全市累计关闭小煤矿3387个,关闭小钢铁企业53户,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钢16.2万吨、钢材64万吨、铁7.6万吨。关闭小水泥企业60户,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280万吨,小玻璃30万重箱)。关停小火电机组44台,装机容量39.25万千瓦。 ②债转股搞活一批。我市已有24户企业向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债转股,涉及金额115亿元。重钢、西南铝、川维、万棉、大江等企业通过实施债转股,减低了资产负债率,实现了扭亏为盈。 ③技术改造提高一批,增强企业创新发展能力,一批企业进入国债技改项目计划,在国家下达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中,我市所占份额越来越大,推动了重庆工业企业的发展。 ④加强内部管理转化一批,促进扭亏增盈。通过广泛开展“学邯钢、抓管理”的活动,产生了庆铃质量管理、太极营销管理、长安现场管理的一批成功经验。 ⑤军民品分线解脱一批,减负增效扭减亏损。9户企业进行了军品生产能力调整、军民品分线经营和分开核算,成功实现减员增效。 ⑥中小企业改制脱困一批,不断增强企业活力。将数百原有市属中小企业放权交给所在区县,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改革,使中小企业建立起适应市场竞争的经营机制。 ⑦扶优扶强壮大一批,发挥骨干带动作用。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引导具备扩张能力的优势骨干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引导企业实行强强联合,加快实现市场、产品和资本扩张,支撑和带动全市工业的增长。 2.第二阶段:实施“三大基础”工程优化产业结构 自2000年全市工业整体扭亏为盈后,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在“七个一批”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了“三大基础”工程,加大老工业的调整改造力度,对症下药,一厂一策,辩症施治,工业利润一年一步台阶,工业利润相继突破20亿元、30亿元,2003年更是突飞猛进达到86亿元。 ①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通过调整所有制结构,为各种经济成分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加快劣势企业退出的步伐,建立国有经济的退出通道,鼓励优势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壮大支柱产业发展,提高技术水平,提升产品档次,扩大生产规模;通过加大资产重组力度,整合资源,优化资产结构,形成整体优势;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淘汰严惩过剩和工艺、技术落后的产品。 ②建立先进的技术进步体系。包括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以中介机构为主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产学研相结构的科技管理体系。与此同时,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科技支撑体系。 ③建立灵活的经济运营机制。一方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另一方面,推动建立现代企业的制度,完善股份制改造以及一系列配套改革。 3.第三阶段: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壮大重庆工业 2003年,新一届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及时总结经验,清理发展思路,提出了“工业强市”的指导思想和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这“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第一步,到2005年,富民兴渝取得新的进展,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大开发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办好“四件大事”取得重大成果,城乡人民过上基本的小康生活,奠定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重要基础。第二步,到2010年,富民兴渝实现新的突破,经济总量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西部大开发见到明显成效,基本完成“四件大事”,城乡人民过上富裕的小康生活,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基本框架。第三步,到2020年,富民兴渝迈上新的台阶,经济总量比2000年翻两番,西部大开发全面见到成效,城乡人民过上富裕的小康生活,部分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全市综合实力、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大大增强,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细化工作思路,统筹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2004年市委、市政府又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加快推进重庆新型工业化的大调研,集思广益,结合重庆实际,召开了市委二届五次全委会,提出了推进重庆新型工业化“5444”发展思路(即:实现五大发展目标、发展四大重点产业、抓好四大战略任务、实施四大保障措施),从而有力地推动了重庆工业的加速发展,全市工业增幅继续攀升,运行质量持续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再创直辖以来最高水平。 二、促进重庆工业经济发展的措施及效果 总体上讲,重庆直辖以来,工业经济发展气势如虹,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年刷新直辖以来新纪录,为重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在推进“三个阶段”工作的同时,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扶优扶强,突出抓好重点企业。从2000年开始,市委、市政府以产品市场好,在行业领先,有发展前景,当年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新增销售收入在0.3亿元以上为基本条件。每年在全市工业企业确定66户重点增长企业并予以重点扶持。在能源供应、运输保障、流动资金、技改专项资、研发经费等重点倾斜;对重点企业反映的问题做有求必应,解决问题不超过3天……几年来,66户重点增长企业的规模总量占全市近60%,年均增长贡献率达70%左右。可以说,“再造一个重庆工业”的目标仅仅用了四年就得以实现,这是重庆66户重点增长企业波澜壮阔创新发展的辉煌史篇。2004年,66户重点企业实现产值1320亿元,增长29%,实现利润68亿元,增长30%;15个重点区县实现产值884亿元,增长35.4%;25个重点产品有22个呈两位数增长,生产汽车62.7万辆,增长20.3%(市内43.7万辆,增长7.8%),生产摩托车561.6万辆,增长21.4%(市内447万辆,增长19.5%),分别比全国高6.18和4.66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66户重点企业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增长19.2%、17.6%,增长贡献率68.3%。 (二)加快园区建设,努力培育新增长极。通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市特色工业园区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投资强度增大,平均投资强度每平方公里达到10.5亿元;二是产出强度增大,每平方公里实现产值37亿元;三是建设密度增大,容积率达到0.5以上;四是企业规模较大,入驻园区的均为规模以上企业,投资10亿元的有11户;五是入驻大企业增多,中石油、雅戈尔、奥康等一批知名企业入驻园区。园区累计入驻企业1515户(市外企业255户),已投产710户,正在建设的有662户,实现产值320亿元,增长122 %,税收11亿元,增长48%,安置劳动力14.8万人。更为可喜的是,各区(市)县抓工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紧紧抓住特色工业园区发展工业的载体,30个特色工业园区你追我赶,晏家、李渡、花溪三个特色工业园区去年发展迅速,形成了后发优势。 (三)加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近年来,我们坚持“招外、招大”的方针,紧盯世界500强和国内知名企业的发展方向,多方引进企业,招商引资工作扎实有效。一是引进的大公司增多,境外企业有英国纽卡斯尔、德国克诺、美国可口可乐等公司投产或开工,瑞典沃尔沃、瑞士ABB、美国TRW、香港查氏等公司签约;格力、TCL、美的、普天等国内500强企业在重庆建生产基地,与徐州重工、中集集团的合资有实质性进展;二是外商投资额增加,全年新批工业外资项目145个,合同外资3.67亿美元,实到外资2.24亿美元,分别增加43%、51%和61%;三是引进内外资进展快,推进50个重大项目,其中投产9个,开工12个,签约12个,洽谈9个;四是出口成绩喜人,全市出口首次迈上20亿美元新台阶,机电产品出口12.23亿美元,增长32%,出口超过千万美元的企业25户,比上年增加9户,其中超过亿美元的3户(力帆、隆鑫、宗申);五是库区招商引资力度加大,123个工业引资项目签约,总投资298.6亿元,已投产5个,开工19个。 (四)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取得进展。一是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发展迅速。2004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303亿元,同比增长速度高达28.75%,高出全市经济增长速度;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48.88%,比直辖初的1997年高出22.8个百分点。二是非公有制经济投资撑起全市投资的“半壁河山”。近年来,全市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保持在60%左右,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投资840.4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2%。三是非公有制经济涉足领域进一步扩大,并在全市高新技术领域开始崭露头角。四是非公有制企业在全市外贸出口中已占到一半。五是非公有制经济对增加财政收入和扩大社会就业的贡献非常突出。 (五)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了竞争力。2004年,汽车摩托车产业实现收入910亿元,增长27.6%。生产汽车62.7万辆(市内43.7万辆),增长20.7%,生产摩托车561.6万辆(市内447万辆),增长21.4%。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产值287.3亿元,增长33.5%,成为继汽车摩托车之后的又一大产业。主要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为:汽车居全国第三位,西部第一;摩托车居全国第一位,在各类汽车零部件销售量排位居全国前三名的有17家,在各类摩托车零部件销量排位居全国前三名的有10家;滚齿机床全国第一;玻纤全国第三,西部第一;卫生陶瓷全国第十一,西部第二;干电池全国第九,西部第二;空调器全国第八,西部第一;皮鞋全国第十,西部第一;铝材全国第五,西部第一。 同时,企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全市规模以上企业2529个,比上年增加354个,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238户,比2003年增加40户,其中超过10亿元的28户,增加7户,超过100亿元的3户,增加2户;产值超过10亿元的区县23个,比上年增加3个,其中100亿元以上的3个。 (六)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在推进市属146户国有企业关闭破产的同时,我们还认真抓好15户中央企业和区县企业实施破产,安置职工1.4万人;143户区县国有企业中有57户完成改制;关闭190户三峡库区淹没企业,安置职工3.7万人,重组20户破产关闭企业。完成了川维、重铁分局等中央在渝企业学校移交地方管理的工作。企业职工生活用水电气累计剥离320家企业,涉及用户32.7万户,企业每年减少支出1.47亿元,减少对供能部门的欠费1.29亿元。 三、重庆未来工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及措施 目前,重庆正处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具备许多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的发展观,为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确立了新的指导思想;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我们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发达国家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和资本梯度转移,为我们振兴老工业基地提供了重大机遇;我市正处在重化工业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成长的关键阶段,为我们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良好时机。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多年来特别是直辖以来的发展,我市已经具备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良好基础。 重庆未来工业经济的发展目标,概括地讲,就是全力推进市委确立的新型工作化战略。具体讲就是要努力实现“5444”发展战略。即:实现五大发展目标、发展四大重点产业、抓好四大战略任务、实施四大保障措施。 (一)到2010年努力实现五大目标,确保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 1.工业经济总量显著提升,全市工业增加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2007年增长1.5倍,2010年翻两番;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7.8∶41.4∶40.8调整为2010年的10∶50∶40。 2.工业集中度显著提升,重点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2007年达到88%,2010年达到90%。北部新区和特色工业园区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2007年达到45%,2010年达到55%。规模以上国有企业户数年均增长3.5%,到2010年达到3000户,形成一批销售收入上3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 3.工业经济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000年的3.1万元提高到2007年的8万元、2010年的11万元。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2007年达到150亿元,2010年达到300亿元。2007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000年的4.5吨标煤下降到3吨标煤,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提高到95%、80%和85%;201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到2.5吨标煤,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提高到100%、100%和95%。 4.信息化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率由2000年的12.7%提高到2007年的25%,2010年的30%。大中型骨干企业产品开发系统实现信息化比重、生产经营管理实现信息化比重、生产装备应用微电子和数控化技术。2007年达到60%、50%和40%,2010年达到80%、70%和65%。 5.人民生活和就业水平显著提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城乡就业岗位和居民收入逐年增加,全市人民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 (二)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四大重点产业 1.做大做强汽车摩托车产业。汽车摩托车产业发展目标是打造中国的汽车名城、摩托车之都。将实施“121”战略,即夯实一个基础:汽车零部件,建设全国一流、具有比较优势,能支持本地汽车发展,并向全球供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强化两个重点:家用轿车和重型汽车;形成一个产业集群:“专、精、特、新”的改装车集群。汽车生产能力2007年达到100万辆,汽车占全国的比重15%,2010年达到150万辆;摩托车生产能力2007年达到700万辆,2010年达到900万辆。 2.振兴装备制造业。推进企业与科研院所相结合,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推进生产与协作配套相结合,提高系统集成能力;推进国有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结合,增添发展活力和动力。实施“446”规划(细化):加快建设国家级装备研发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大型输变电设备、数控机床、通信设备、船舶等优势装备制造行业,积极培育一批重点产品,着力提高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把重庆建成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到2007年,装备制造业的设计、制造和成套水平显著提高,信息化程度大大提升,结构更趋优化,成套设备与零部件协调发展,培育品牌,形成特色和优势,经济规模、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保持西部领先地位,在全国同行业的地位明显提升。到2007年,全市装备制造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其中:四个基地185亿元,四个优势行业255亿元,6个重点产品80亿元,其他装备行业80亿元,军事装备数据列入其它装备,以下同),2010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其中:四个基地300亿元,四个优势行业420亿元,6个重点产品170亿元,其他装备行业110亿元)。 3.择优发展资源加工业。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形成综合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培育发展资源加工业,以天然气化工和精细化工、矿产电联营、食品加工、现代中药、纺织服装等为重点,优化提高产业链,建设长寿天然气化工、涪陵化肥、万州盐化工三大化工区,发展氧化铝及铝加工、有效利用锰、锶、钡矿资源,建设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基地。 4.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培育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环保工程三大先导产业,发展壮大机电一体化、新材料两大优势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以及通讯设备制造、智能化仪表、光电子元器件、数字医疗设备、汽车电子产品和消费类电子产品;生物工程产业,重点研发新型抗生素和重大发酵药品、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生物加工和生化工程药物、生物医学材料等关键技术。环保产业,重点发展污水处理、拉圾处理、烟气脱硫、清洁汽车等环保装备业及三峡库区生态环保关键技术。机电一体化产业,着重开发生产数控化、智能化、集成化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新材料产业,重点实施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9大类工程化项目。 (三)切实抓好四大战略任务 1.优化调整工业生产力布局。依托特大城市、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都市发达经济圈,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汽车摩托车产业、装备制造业、都市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依托高速公路外环布局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和新兴工业组团。渝西经济走廊,重点发展与大工业配套的加工业,突出发展汽摩配件和大型机械加工、五金和铸锻加工、建材、制革制鞋和优势农副产品加工业。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重点发展资源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突出发展能源、矿电联产、农副产品、林产品和中药材加工、天然气化工及盐化工、化肥、建材和机械加工等特色产业。 把发展特色工业园区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构筑工业经济增长新板块。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培育发展专业分工突出、协作配套紧密、规模效应显著的产业集群。加快北部新区及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现代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建成北部新区汽车城和光电产业基地。到2010年,北部新区、特色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分别超过500亿元,实现“再造两个重庆工业”的目标。 2.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充分发挥现有工业基础,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综合竞争力。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加快工业装备数控化改造和更新,力争2010年重点骨干企业装备水平达到20世纪末国际先进水平。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构建技术研发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到2010年,力争特大型骨干企业集团都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大中型企业都建立市级技术中心。加快新产品及重大技术装备研制。抓好原创性科技研发及成果产业化,增强我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力。 结合实施名牌战略和质量经营战略,强化企业标准化工作。到2010年主要工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比重达到70%以上。 3.着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循环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推进清洁生产,搞好天然气、煤层气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加快主城区污染企业“退二进三”,到2007年完成主城区29家重污染安全隐患企业搬迁治理。加快三峡库区及影响区工业废水治理,强化“排污许可证”制度。开展共生伴生资源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主要资源综合利用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施企业系统节能管理和水电气油煤综合节能改造,推进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制定实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地方性法规。 4.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鼓励发展吸纳劳动力强、就业弹性大的创业型、科技型企业和都市型工业。促进纺织服装、皮革制鞋、印刷包装、家具制造等行业上规模、上档次、创品牌;发展精密仪器仪表、珠宝首饰、玩具、文体用品等楼宇工业;培育能工巧匠,开发具有民间特色、反映民风民俗的旅游纪念品和工艺美术品。 (四)大力实施四大保障措施 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实施人才战略和加强组织领导等4个方面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保障措施。同时,还要采取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物流,完善新型工业化服务体系;整合政策资源,增加资金投入;转变政府职能,创造服务环境等综合配套措施,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政策环境支撑条件。 在继续落实西部大开发、库区和北部新区、特色工业园区政策的基础上,新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政策,主要有:执行西部大开发所得税优惠政策;继续执行鼓励新产品开发政策;企业技术改造优惠政策;加快构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的投融资体制,解决中小企业贷款,减轻企业债务负担;从2005年起,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1亿元用于支持新型工业化重点项目建设;在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前提下,对重点项目用地依法给予支持;对开发利用共生伴生资源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实行激励性政策等。同时明确,市里原来已作安排的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科技三项费都要按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来使用和提高效益。 相关专题:魅力重庆网上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