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复学不见同桌的你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4日05:05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宁安洪灾死亡人数官方与民间统计相去甚远

  宁安洪灾·现场记录人员锐减,原来的两班合一起

  13日,一场洪灾过后,沙兰镇中心小学全体师生开始了惨祸之后的首次教学,此时人员已经损失大半。清晨6时20分,数辆大巴陆续抵达沙兰镇外的沙兰中学,125名幸存小学生
走进6间陌生的教室,开始了神态各异的复学之旅。

  沙兰镇中心小学的设施已完全不能使用,复学地点定为沙兰中学。因人员锐减,原来一些年级的两个班被合并在一起,组成了新的班级。

  上课内容,主要是心理健康教育

  孩子们就座后,学校发放了新的书包和文具———因为大部分学生的个人用品,已经在洪水中荡然无存。

  13日上课的内容,主要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卫生防疫知识教育。在三年级教室里,黑板上写着“生命可贵,爱心无价”八个大字,老师正领着孩子们做“走盲道”游戏。孩子们两人一组,一个蒙上眼睛,由另一个牵着手越过教室内桌椅等“障碍”,送回到座位。据了解,这次复课是从牡丹江市教育部门请来的教师。

  宁安洪灾·记者调查

  复学125人,还是152人?

  受到广泛关注的“沙兰镇事件”一大关键是,究竟有多少学生遇难和失踪?上午8时15分至8时30分,记者在沙兰中学反复走访的调查结果是:一年级复学8人、二年级复学10人、三年级复学20人、四年级复学34人、五年级复学27人、六年级复学26人。将这些人数相加,得出复学总人数为125人。但昨夜,牡丹江市委宣传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复学人数为152人,复教教师共27人。

  死亡98人,还是92人?

  昨天,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死亡学生母亲,提供了一份98人的死亡学生名单。这份名单是这位母亲在殡仪馆按照送来的学生遗体的先后顺序记录的。按照家长的说法,目前殡仪馆90多个冰棺中,只冻一具遗体的“很少”,大多冻了两到三具,“共有180多人”。但截至13日下午14时,官方公布的沙兰洪灾遇难人数为92人,另有11人失踪。沙兰镇救灾指挥部的徐志成说,遇难人数是根据宁安市殡仪馆存放的遗体数得出的。

  宁安洪灾·永远的痛

  一些家长自行掩埋孩子尸体

  8岁的董学新是沙兰镇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也没有逃出洪水的袭击。昨日,董学新的奶奶哭着说:“我们不想让孩子先被水淹再被火烧,就把孩子埋了。”昨日是董学新下葬第三天,按照当地的风俗,董家给8岁的孩子上了坟,并在坟前摆上了他平时喜欢吃的水果、香肠、面包、牛奶等物。孩子的二姑董凤英告诉记者,董家是三代单传,小学新平时特别活泼可爱,如今孩子不在了,现在一清早只能听见两位老人哀伤的哭泣。

  目前,记者看到了5处被自行掩埋的孩子的坟头位置。

  宁安洪灾·校长说法

  “教室是2003年的危改房”

  昨日,沙兰镇中心小学校长刘丽云接受了采访。从外表上看,这个胖胖的中年女校长是个干练型的小学女教师。

  记者:洪水来后你做了些什么?

  刘校长:水涨得太快了,孩子很快就在水里扑腾了。我心想“这咋整啊”,老师们都说不知道。我赶快和老师们搭凳子、椅子,把水里的学生往围墙、窗台上拽,但是也拽不过来几个。老天爷保佑咱们的孩子,水没有涨到顶,窗台上的孩子都得救了。

  记者:你当时给镇里打电话了吗?

  刘校长:水没到胸口时我慌了,赶快给政府打手机。领导来得快,但没有路也没有船,他们都过不来!

  记者:出这么大的事,和教室建筑不合理有关系吗?

  刘校长:房子是2003年的危改房,改建时也没有考虑到会有洪水,地基就没加高。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

  宁安洪灾·善后安抚

  黑龙江省安抚遇难者家属

  13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采取措施安抚洪灾遇难者家属,全力做好洪灾遇难者的善后工作。牡丹江市委秘书长王同堂说,牡丹江市委、市政府抽调了300名党政干部,每3人一组包一个死者家属,深入到这些洪灾遇难者家属家中帮助解决困难。据了解,仅昨天一天,牡市社会各界就向灾区捐款近50万元,累计捐款72万多元,这些捐款将由市政府统一调配,送往灾区。

  综合新华社、新闻晨报、生活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