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银川街巷里的老建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4日08:40 宁夏日报

  海宝塔、承天寺塔、玉皇阁、鼓楼、南门楼,这些在银川城区显见的古建筑为这座城市营造了浓浓的历史文化氛围。而在银川城区的街巷中,甚至是居民区里,还掩藏着一些不广为人知的老建筑,它们独守一隅,在时光的交替更迭中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的包围中,这些留存着古风韵味的老建筑,便格外地显出了它们的沧桑。

  一所平房的前世今生

  在今天的银川市进宁北街口,宁夏农业银行办公大楼后院内,有一处长方形的灰砖平房,因年久失修而显得有些衰败和苍凉;建筑之外,数株古槐枝叶繁茂,铺撒下一地浓阴——不要以为这只一所寻常的旧屋,它与宁夏现当代历史可是有着密切的关联。前世:

  在明代,这所平房的所在地先后是宁夏都察院、宁夏理刑厅衙署旧址。清朝改为甘肃省分巡宁夏道的道台衙门。中华民国建立以后,原宁夏道改为朔方道,衙署仍在原址。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首任省主席、冯玉祥所部国民军第七军军长门致中,整修原朔方道署为省政府办公场所,此处平房是门致中命令拆除新满城(新城)部分城墙的砖石和城内一些公房的木料修建起来的。平房位处省政府大院的中心,是省政府办公厅的用房,主席本人和中枢文秘、机要人员以及警卫都在这所平房内办公。门致中还曾在此房内迎娶小老婆,大摆威风。但仅数月,回族小将马仲英部攻占宁夏省城,门致中逃命出城,被宁夏人民讥讽为“百日主席”。同年5月,著名战将吉鸿昌率部收复宁夏省城。7月,门致中因失城之过,自请免职。同时,吉鸿昌以收复之功,被冯玉祥任命为宁夏省新主席,并升任第十军军长。吉鸿昌也在这所平房内办公。

  冯玉祥的西北军于1930年前后撤出西北地区之后,宁夏省主席先由省民政厅长马福寿(马鸿逵三伯父)代理。不久,马鸿宾又接任宁夏省主席。1933年,国民政府任命马鸿逵为宁夏省主席。马家军阀的兄弟叔侄在统治宁夏期间,都在这所平房里发号施令,一直到1949年9月马鸿逵逃离宁夏为止。

  1949年9月23日,银川市解放,新的宁夏省人民政府成立后,也在旧省府大院内办公,省主席潘自力同样以这所平房为办公厅。宁夏解放初期的一切重大施政方针都从这里酝酿产生。

  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这里仍然是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政府)的办公厅。首任自治区主席、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处书记刘格平使用这处平房作为人委办公厅。一直到“文革”中,才迁往西门外的新址。“文革”期间,这座平房曾被“红卫兵”组织强占,是当时“大字报”的中心。今生:

  如今这座平房的保护和利用已迫在眉睫。笔者数日前寻访此处时,见有部分施工人员住在里面。此前不久,区农行基建办、监理咨询中心等刚刚搬出。此处目前还未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中。(宁夏社科院研究员吴忠礼)

  居民区里的地藏寺

  地藏寺(又名居士林)位于银川市兴庆区前进西街173号居民小区内,坐西面东,由山门、厢房、地藏殿及藏经楼组成。寺内的藏经楼年代久远,1993年被公布为银川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地藏寺始建于1935年,创建人为我区惠农县人路圆照(1898-1980)。寺院第一任住持冯圆光系平罗人氏,请自贺兰立岗的圆光寺,1953年去逝。地藏寺经佛教信众的不断加盖修造,形成了目前的格局:前院有山门、前殿,中院有中殿,上院有藏经楼。前院前殿亦称天王殿,塑有弥勒佛、观世音菩萨、护法四大天王等佛像;中殿塑有大愿地藏王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等佛像;藏经楼为二层楼阁建筑,一楼供奉释迦牟尼,佛背后有木梯至二楼,原为寺院藏经之所。藏经楼南边有念佛堂,塑有阿弥陀佛、观音、至势等佛像,是礼忏、诵经、举办佛事的场所;北边有药师殿,塑有消灾延寿药师如来佛等像。

  “文化大革命”中,地藏寺遭到破坏,藏经楼成为当时银川城区地毯厂、城区电器厂的厂房。1987年,地藏寺作为银川城区佛教活动点重新开放。除每月初一和十五举行佛事活动外,每年农历7月30日(地藏王菩萨诞辰),地藏寺内都要按惯例举行3天法会,邀请高僧讲法,届时会有银川城区及区县佛教信众约千余人前来聆听。

  目前有5名居士常住地藏寺内,现任寺管会主任徐玉英是寺院创建人路圆照的儿媳。据徐主任介绍,地藏寺藏经楼原藏有卷帧浩繁的《大藏经》及大量精美铜造像,“文革”之后无留存。(闻海霞)

  珠宝城旁的清真寺

  清真中寺又名清真中大寺,位于银川解放西街中寺巷内(珠宝城南侧),属伊合瓦尼,寺内建筑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由大门、沐浴室、影壁(已拆除)、讲堂、礼拜殿组成。

  据《宁夏清真寺概况》一书介绍,清真中寺初建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当时只有土木结构的平房7间(大殿3间,配房2间,沐浴室2间),规模比较小。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当时居住在银川地区的甘肃临夏籍在宁夏国民党军政机关任职的高级官员马光田、马珍、马宣三(马继德)等人倡议集资,并得到国民党宁夏省政府主席马鸿逵的支持,在原址上对中寺进行了重新修建,这奠定了现在中寺的格局。其中礼拜殿面阔五间,殿内宽广,可容纳800余人同时进行礼拜,殿前为面阔五间的卷棚顶抱厦。

  历史上,中寺经过了多次维修,最近的一次维修是在2000年。当年8月起,寺管会利用政府下拨的80万元,对中寺进行了落架维修——拆除后重建。此项工程于2002年9月中旬完工。这也是中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维修重建。建成后的中寺完全保留了原有的风貌,其中礼拜殿的西墙和殿外部分墙体还重新利用了从原来建筑上拆下来的图案精美的砖雕。因此现在去寻访中寺,从雕梁画栋、色彩明丽的礼拜殿到两侧的厢房,所见的建筑都是簇新的,古旧的风貌已不复存在。

  老建筑的魅力在于它们曾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文化大革命”中,清真中寺的寺房被当时的银川城区棉毯厂占用作厂房,其礼拜殿被改作生产车间,有幸未遭破坏。1979年,市政府投资27万元对中寺进行了维修,同时将棉毯厂迁出。1982年,作为“文化大革命”后银川城区唯一保留完好的清真寺,清真中寺率先开放。

  1993年,清真中寺被公布为银川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笔者日前寻访中寺时,见到了今年已84岁高龄的纳少云老人。老人是目前上寺礼拜的年龄最长的阿訇,也是中寺建寺之初最早的满拉(学徒)。时光如梭,当年的青发学徒如今已鹤发银须,老人的一生见证了中寺的变迁,现在仍天天坚持上寺。海学军是现在寺里年轻的满拉们中的一个,他每天修习经文,沉思默想,面对寻访者,能将中寺的历史娓娓道来。

  清真中寺管委会现任主任王兴奎告诉笔者,寺里目前正在改建男女沐浴室、餐室,打算将来再建一个二十几米高的邦克楼。(闻海霞)新闻来源:新消息报 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实习生:马彦娜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