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台湾问题专家分析连宋大陆行后的台湾民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4日15:46 中国台湾网

  宋大陆行后,根据台湾民意调查结果台湾蓝营支持度达到五成,绿营只有三成多,一改过去蓝绿相当的所谓双峰式结构局面,针对台湾岛内这种民意变化,记者就连宋大陆行后的台海局势采访了大陆著名台湾问题专家薛翔先生。

  民众逐渐倒向蓝营有多方因素

  台岛民意变化有四个方面。首先,连宋大陆行对于改善两岸关系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台海局势缓和的春意为泛蓝势力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连宋大陆行使两岸关系由过去的比较单一的对抗状态,转变为对话互动的状态,这是国际国内特别是岛内任何势力都不可否认的一个客观事实,这本身注定了台湾岛内泛蓝的得分和泛绿的失分。这个问题,并不因为国民党和亲民党是在野党而改变。

  其次,连宋之行促使广大台湾岛内的民众逐渐倒向泛蓝,民意调查结果直接说明了民众的这种心态。台湾岛内出现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台湾岛民众要和平、不要战争,求稳定、反对台独的情绪上升,并正在成为社会的主体;也表明了岛内民众对连宋之行与大陆达成的一系列体认、意见的认同和对新型两岸愿景的期盼。连宋之行与大陆达成的一系列主张、共识等成果,确实能够给台湾民众带来实惠,反过来,民进党当局和台联党等泛绿势力,竭力诋毁连宋之行的成果,断老百姓的财路,损害台湾民众的利益。

  再次,民意偏向泛蓝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趋势,可能在今后一段时间还会继续发展。然而这种发展有一个过程。一方面,因为台湾当局采取反面宣传、掣肘限制等一些制衡措施,很多民众对连宋成果的认识还有一个过程,甚至有些民众会继续被泛绿的宣传所欺骗。另一方面,连宋之行的成果要转变为现实,让民众真正感到实惠也需要时间。但是,不论台湾当局如何来对待连宋之行的成果,也不论泛绿如何来抹红抹黑,因为泛蓝在和缓台海局势这个民意所向的问题上赢得了先机,决定了民意必然要向泛蓝倾斜。如果当局顺应趋势,顺水推舟,让台湾民众得到连宋之行的实惠,民众会加大支持泛蓝;反之,当局继续持守顽固立场,阻止连宋之行的成果在台湾实施,则会激起民众对台湾当局代表的泛绿的怨气,同样会让泛蓝得分。而且,泛绿成分中的一部分民众,也会倒向泛蓝。

  泛绿扭转被动局面也并非没有机会

  台湾当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泛绿。假如台湾当局能够利用其执政优势,采取更加务实、更加具体、更加有效的措施,积极推进连宋之行的成果,把缓和台海局势的进程再往前推进一步,并借势解决在台执政中的经济民生、政治及对外交往等各方面的问题,则不排除蓝绿对比会出现另外的变化。还有可能把失去的人心拉回来。目前泛绿对泛蓝采取反制策略,一味地堵。台湾本岛的因素是台海局势发展的根本原因

  中国政府一贯倡导和平统一。《反分裂国家法》、春节包机、热情接待连宋来访并达成一系列共识、体认和意见等等措施,我觉得反映了几方面的问题,主要是认识、态度和行动。

  首先,解决台湾问题的认识更加明确。在解决台湾问题的认识上,主要有三个问题,即:战争与和平问题、对美与对台问题、求同与斗异问题。

  在战与和的问题上,并不像有些专家所说的和平的道路走到了死角,非战不可。台独的恶性发展必然会引起战争,但是,法理的台独一天没有出现,战争就有避免的可能。争取和平来维护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尽最大可能避免两岸同胞手足相残,应该说,一直是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

  在对美与对台的问题上,更加注重台湾岛内因素。台湾本岛的因素是台海局势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央政府把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摆到更为突出的地位,反复强调台湾同胞是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重要力量,要求把祖国的关怀送入岛内,不断壮大反独促统的力量。同时,也积极对美做工作,包括赖斯来华访问,胡锦涛主席还多次与布什总统通话,敦促美要继续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妥善处理台湾问题。

  在求同与斗异的问题上,更加强调扩大两岸的利益融合点,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谋求两岸人民的福祉,建立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反对台独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同时,放下过去恩怨的历史包袱,采取宽容的态度,更加灵活、务实地处理政治上的分岐。连宋的来访,从时空上,已把海峡两岸国民党、亲民党和共产党的关系拉近了,把两岸关系拉近了。中共中央采取以民为本的对台政策,无论是与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所取得的十二项共识,与国民党主席连战所取得的三点体认、五项促进,以及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所取得的一些成果,都是寻求共同利益、搁置争议和分岐的结果。

  其次,解决台湾问题的态度更加明朗。一是反对台独的态度更加坚决。二是团结广大一中力量的态度更加积极。

  第三,解决台湾问题的行动更加主动。目前大陆采取的春节包机、邀请连宋来访,及其做出向台果农实行零关税、经济开放、优惠台生大陆就学、送大熊猫赴台等一系列决定与行动,完全改变了过去以等待台湾内部的变化、等待美国来做工作压台止独为主的被动状态,转变为主动出击,以积极的政党对话、经济突围、文化融合等手段,最大诚意地争取包括国亲两党在内的广大台湾民众,加深两岸人民之间理解和兄弟情感,强化中华民族意识,应该说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国代选举结果与台海局势走向直接牵扯有限

  刚刚结束的台湾国代选举,反映台湾岛内政治生态和影响台海局势的作用十分有限。因为这次选举主要反映的政党利益的争夺,与台海局势的走向直接牵扯有限。比如,民进党和国民党在利益上达成一致。所以这种选举,可以说是打破了蓝绿的格局,很多人不关心这个选举、或者对这个选举感到无所适从,因而最后出现了参选人数达到台湾岛内近年选举最低的纪录。至于选举产生了民进党得票最多的结果,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最近一段时间国亲两党领袖赴大陆访问,对民进党构成了较大的压力,因而,民进党利用其执政的优势,在这次选举的准备和助选工作上花费了很大的力气、下了很大功夫;恰恰是国亲两党忙于访问大陆,工作重点都在访问这边,助选工作力度大打折扣,这是有直接关系的。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民进党的党员成分总体上比较年轻,民进党内的大部分中层干部和骨干年龄都在30岁左右,这些人口才好、精力旺盛,善于选举造势,政治选举能力总体比较强。投票率太低也是一个原因,恰恰是参加投票的很大一部分人又是在现任政府部门工作,也是民进党执政的既得利益者。另外,国亲两党大陆访问的成果还来不及展示,国亲两党的宣传工作未能跟上,其正面的影响作用未能很好的发挥出来。以及,由于斗争的对象转变为政党与政党,因而,一些非党人士和民众对选举缺乏兴趣,而民进党作为执政党,其行政影响力,无疑也会帮助民进党赢得一定的选举优势。

  两岸呈现和平曙光,战争阴云并未散去

  对于台海局势的发展,总体上我认为是两句话,已经呈现出了一线和平的曙光,但战争的阴云并未散去。为什么这么讲?

  首先,两岸出现了和平的发展势头。连宋大陆行后,两岸和平的对话大门已经敞开,两岸关系走向缓和是大势所趋,台湾当局到了不得不选择、又别无选择的十字路口。而两岸走向和平和稳定,是亚太地区各国所希望的,也是美国所希望的。从台湾岛内环境看,民进党主政五年,其所主张的台独路线及所实行的民粹政治,搞得经济下滑,政局不稳,社会不安,民怨沸腾;相反这些年祖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上扬,民气大振,综合实力不断上升,国际地位亦不断提高,对台湾产生了巨大的磁吸作用。连宋之行,让更多的台湾民众深切感受到祖国大陆的诚意和缓和两岸局势的好处,大中华民族意识和文化不断强化,也进一步地认识台独危害和其引爆战争的极端危险性;甚至包括民进党中的许多人,他们的根在大陆,内心深处并不主张国家分裂,更反对战争。从而出现岛内民众施压政府、在野政党施压政府反台独,要和平的局面。

  同时,也要看到,两岸未来发展仍有很多变量,台独导致战争的可能性尚不能完全排除。这是因为:一方面,台湾岛内确实还有一部分顽固的分裂分子,幻想在美国的庇护下,继续台独的不归路,仍在欺骗和煽动台独。一些民众由于尚未感受到战争带来的切肤之痛,也极易被蒙骗。因此,目前,台湾岛内还有一定的台独基础。一旦被极端分裂势力所利用,导致台海危机,引爆战争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美国、日本等少数右翼势力出于其自身国家利益的考虑,他们不希望两岸人民走的太近,他们从骨子里害怕中华民族复兴和崛起,他们在不愿卷入台海战争的同时,也要千方百计地采用明里、暗地的各种手段,寻找各种借口,得用各种机会,阻止两岸人民的和平统一,甚至公然怂恿台独和挑起两岸冲突,继续玩弄以台制华的战略伎俩。这也是美国对连宋的大陆行既表示欢迎、态度也有所保留的深层次原因。总之,我们希望,台海局势的发展能诚如连战所言,化刀剑为犁锄,化干戈为玉帛;真的一如宋楚瑜先生强调的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同胞一家亲。但我要提醒两岸的人民,对少数极端分裂势力,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还要立足于最复杂最困难的情况做好各方面的充分准备,特别是必要时,仍要准备为国家民族利益不惜一战。(魏东升)

  摘自香港《紫荆杂志》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