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1至5月我国物价温和上涨 国民经济运行平稳(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4日16:48 中国广播网
1至5月我国物价温和上涨国民经济运行平稳(图)
  1到5月,消费价格指数涨幅除3月为2.7%,其余均在1.8%左右

  中广网北京6月14日消息 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去年同月上涨1.8%,其中城市上涨1.4%,农村上涨2.4%。与4月份比,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2%。1—5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4%。

  分类别看,5月份,食品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2.8%,非食品价格上涨1.2%;消费品价格上涨1.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6%。

  1到5月,衡量市场物价的两大指数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CPI告别了去年的大幅上涨,保持了平稳上涨,专家指出,这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今年1到5月,PPI一直维持在5.8%左右,最高的5月份也只是5.9%,专家指出,这说明其水平已趋于平稳,也说明影响PPI上涨的因素在趋于稳定。具体来说,就是困扰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煤电油运等的紧张形势有所缓解。

  CPI在今年1到5月期间,除3月达到2.7%的较高幅度之外,其余4个月都维持在1.8%左右。专家指出,以粮食为龙头的食品类价格的大幅度上涨是这一轮上涨的主要推动因素,而这一因素已随着2004年粮食增产而减弱。由于绝大部分商品供大于求的格局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再加上去年涨价的滞后影响已消失,2005年的CPI将非常稳定。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曾指出,物价的平稳上涨对于国民经济平稳运行非常有利,而2005年前5个月PPI和CPI的表现正好符合平稳上涨的标准。这种形势下,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已消除,又不致于进入通货紧缩的不利环境。

  不过,PPI的上涨幅度明显高于CPI的上涨,具体到很多工业品,更是出现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出厂价格上涨而消费价格下降的情况。专家指出,这主要是因为价格传导机制不畅,其直接后果是企业利润空间被挤压,更深层次来看则暴露出企业增长方式的落后。经济增长方式的落后仍是制约国民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物价指数 为何与感觉不一样

  CPI显示,物价涨幅已经回落,但很多人觉得仍然在涨———

  中广网北京6月14日消息 冯时毕业那会儿,觉得“地产泡沫”这词挺中听的,琢磨哪天泡沫灭了,他好去抢购。但没想几年来,房价芝麻开花节节高,当初看了嫌贵的房子,现在还涨得很快。所以冯时对今年以来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仅仅温和上涨的说法不以为然:“明明什么都涨得很快,看病、上学、买房,价格贵得吓人。”

  和冯时有着相同想法的消费者料想不在少数。上周央行公布的二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对当期物价满意指数为—11.1,较上季降低2.9个百分点。其中认为“物价过高,难以忍受”的居民人数占24.3%,较上季提高2.9个百分点。

  但反观CPI,今年在去年高位运行的基础上大幅回落。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CPI同比上涨仅1.8%,今年前五个月累计,也仅上涨2.4%。

  CPI是反映消费价格走势的重要指标,应能全面反映整体物价走向。但为何消费者对物价感受与CPI差异甚大?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说:“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房价上涨并未反映在CPI中。”按国际惯例,我国房地产价格并不包括在CPI统计范围之内,而是以房租价格的形式计入CPI统计中。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在成熟经济中,租房支出在CPI中的权重相对较稳定,CPI度量购买力的误差较小。但我国房地产商品市场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老百姓购房需求远大于其他国家,使得CPI的误差较大。

  据了解,目前我国CPI统计包括食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等8类。但各类价格所占CPI的权重并未公布,专家们认为,其中食品可能所占比重较大,约为三分之一。“今年以来CPI走低,也是因在CPI中占有较大权重的粮食为主的食品今年以来价格回落所致,”易宪容说。

  但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食品在城市居民日常消费中所占比重不大。与此同时,购房等大宗消费对城市居民生活影响较大。

  哈继铭认为,现在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例偏低,相当一部分经济活动并未囊括在CPI指标的覆盖范围之中,而CPI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尤其是国际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反应又不够灵敏。在这种情况下,通货膨胀不仅反映在CPI上升中,还反映在其他价格指标的上涨,如能源供应能力的短缺中。

  数据显示,从2002年以来,我国PPI与CPI的偏离越来越明显。有关专家认为,这种偏离值得关注,虽然可能一部分价格涨幅在生产资料阶段消化,没有继续传导到消费品上,但还有一个可能原因是,物价上涨反映在了不包括在CPI内的其他商品中。“所以很多西方经济学者已放宽观察视野,不仅看CPI还看PPI等其它指数。”哈继铭说。

  不过,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认为:“CPI是客观分析,而普通居民的感受更为感性,两者之间肯定存在落差。”他说,收入水平的不一致,也可能使每个人对物价的感受不一样,中低收入人群对物价变化更敏感,而且这个群体比高收入人群多,因此可能导致大部分人对物价不满意的现象。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周小知对此持相同看法,“人们对价格的个人感受肯定不一样,农村人和城市人会大相径庭。”不过,他承认由于政府管制和房价影响,可能使CPI统计部分失真,但是,“这些至少不是主要原因,”他说。来源:经济日报责编:邱翔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