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人堡垒”空降广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4日17:01 金羊网-羊城晚报

  “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回顾展”讲述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往事

  作为法国文化年“里昂文化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特别的专题展览“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回顾展”正在广州市图书馆展出———这是一段特别的历史,数百名中国青年在这里所度过的年华,决定了他们的未来。主办方是里昂图书馆,这个展览是第一次在中国也是第一次在广州展出。

  戴望舒常书鸿潘玉良就读于此

  本次“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回顾展”展出一百多件中法大学历史文献资料,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展品的内容丰富,其中更有潘玉良、戴望舒、常书鸿、林克明、张若名、敬隐渔等名人的入学注册证明。作为图书馆的馆藏资料,展品中不乏《新青年》、《东方杂志》、《创造》、《小说月报》、《共产主义》、《法兰西一瞥》等二三十年代出版的书刊。里昂中法大学的诞生是赴法留学运动悠久历史中的一段,也可以说是这段历史的结尾部分。1921年8月3日中法大学委员会正式宣布成立,成员的中方代表有蔡元培、李石曾、褚民谊、汪精卫……法方代表有莫里斯·古恒、爱德华·赫里欧、保罗·儒朋。1921年9月25日,中国国内的学生到达里昂———这些学生是从北京、上海和广东地区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之后没几天,来自巴黎和法国其他城市的近116名中国学生聚集到里昂示威,要求上学的权利。参加这次抗议运动的学生于1921年10月初被遣送回国。陈毅就是当年被遣返的示威者之一。在展览中,我们看到了当时陈毅在事件中的亲笔签名。在这期间,担任大学校长的吴稚晖和学生们从中国出发,在马赛靠岸,而后到达里昂。第一个来报到的是一个年轻的女学生,名叫黄式坤。在里昂中法大学25年(1921-1946)的历史中,官方登记在册的有473名学生。而1946年最后一名注册的学生名叫石贞德,也是一名女学生。

  中法大学成为“中国人堡垒”

  是什么原因让中法大学选择了里昂作为校址呢?里昂图书馆的解释是:一个重要原因是里昂在教育方面的巨大优势,拥有一所大学和多所专科学院,以及由此产生的优质庞大的教师队伍。展览现场,我们发现了戴望舒写给大学秘书长的一封信函,解释他1934年到西班牙的目的。当时有右派学生认为,戴望舒到西班牙是为了参加西班牙左派的革命活动。后来戴望舒被开除,原因不太清楚,但校方禁止学生参加任何政治活动却是明确的。溥力说,“中法大学”被当地人称之为“中国人堡垒”,在这里,中国政治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比如邓小平、周恩来经常来里昂,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求学,而是为了在离大学很近的中餐馆开会聚集,并通过这种方式开展政治活动。当时很多学生不是中国共产党员,但都很赞同共产党的思想和主张,他们中间有一部分人回国之后也加入了这个年轻的政党。而里昂中法大学的几位缔造者,如李石曾、吴稚晖,他们则是深受19世纪及20世纪初盛行的法国和苏联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

  郑大章是居里夫妇的学生

  1921年到1946年期间,在中法大学正式注册的473名学生当中,有四分之一的人攻读专业直到通过博士论文获得博士学位,才回到中国。杰出人士除了上文提到过的戴望舒等人外,还有张玺,他发表的论文是《关于普罗旺斯沿海的底栖软体动物的研究》,1931年出版,是中国海洋研究第一人。部分学生开始接触一门当时全新的学科———放射学,比如郑大章在居里夫妇的指导下,完成了关于放射性矿物中镤元素稳定亲合性的论文,并于1933年出版。郑大章回国后,创办了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同样还需提到的是叶蕴理,1935年他发表了关于钐、钾和铷放射性的研究(流量方法)的论文,并在巴黎出版。她这篇论文的导师就是1926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让·佩林。本报记者 张演钦 实习生 黄妮娟图:里昂大学图书馆中国部副主任溥力(右)正在讲解 本报记者 陈国/摄(侯颖/编制)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