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增创新优势 提升竞争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08:37 南方日报

  【热门话题】

  话题缘起 近年来,国内各种版本的城市竞争力、地区竞争力的评估层出不穷,最近还首次出现了外国机构为中国各省、市、区进行竞争力排名,由新加坡《联合早报》和南洋理工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对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竞争力展开评估的调查结果显示,总体竞争力排名前五位的是广东、上海、江苏、北京和浙江。虽然类似的评估其权威性和准
确性尚尚有争议,但其中所反映出各省市在各个方面的差异、别人的强项和自身的不足,却是大家必须正视的。目前广东经济和社会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们如何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提升我省综合竞争力,关系到我省排头兵作用能否继续发挥。为此,我们们特约专家为如何提升我省竞争力献策。

  广东亟需以自主创新优势代替资源比较优势,用集约型增长方式代替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不加快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从汗水向智慧”的转变,广东的竞争力排名迟早会落到别人的后面

  靠自主创新保持领先地位

  丁力

  不应沉溺于赞扬与美言中,当有清醒认识

  最近,新加坡《联合早报》与南洋理工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竞争力进行了评估,广东排名居首,上海、江苏、北京、浙江紧随其后。作为7900万广东户籍人口的一员,得知这一结果让我感到欣慰。作为长期从事区域竞争力研究的学者,我感到有多说几句的必要。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与艰苦奋斗,广东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此次广东竞争力排名第一,应当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更确切地说,是来自南洋学者的一种较权威的看法。我们希望这种评价会带来更多东南亚企业来广东投资。但是,我们不应沉溺在这种赞扬与美言中,对此评价我们应当有清醒的认识。

  虽有较高发展水平,但发展后劲不足问题已十分突出

  许多证据表明,广东虽然有较高的发展水平,但是,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已经十分突出。今年1月-4月,广东的许多指标,包括GDP与外贸进出口的增长速度都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竞争形势逼人。原因并不复杂,正如研究报告所说的,广东虽然有较好的“经济环境”与“商业环境”,其中包括总量占全国1/3的对外贸易与占全省工业总产值2/3的外源型经济,但是,广东的“社会环境”(报告用基础设施与生活素质表示)却明显落后于其他省市。与报告不尽相同的观点是,我认为,广东“社会环境”落后的根源还是出自广东的“经济环境”,以外源型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不仅造就了广东区域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造成了广东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内源型经济发展不足,同时也给广东的社会与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包括普遍以租金最大化为目标的城镇建设与人口管理,以坐地经商为主的急功近利、快进快出的重商主义价值观。

  从外源型经济发展看竞争力最强,但从自主创新能力看优势不明显

  许多迹象表明,广东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无论是去年出现的“民工荒”还是今年未入夏就出现的能源与用电紧张,抑或是珠三角地区存在的土地等资源的匮乏,都告诉我们广东如果继续依赖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可能会步“拉美化”的后尘。广东亟需以自主创新优势代替资源比较优势,用集约型增长方式代替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不审时度势未雨绸缪,加快培育广东的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从汗水向智慧”的转变,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广东的竞争力排名迟早会落到别人的后面。坦率地说,从开放的外源型经济发展来衡量,今天的广东无论经济还是社会发展都走在全国前列,竞争力也属最强的。但是,如果从自主创新能力的标准来要求,我们与其他省市的优势就不明显。对此,我们应当有忧患意识。

  在资源比较优势基础上获得的发展与以自主创新优势为主导的发展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自主创新需要广东率先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社会转型:

  企业转型——让资源型企业转型为创新型企业

  企业是否普遍具有创新的强烈愿望,是广东能否培育起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否则,创新只能成为政府少数部门的“作秀”。广东的竞争力目前主要集中在外源型企业,如何让这些“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资源型企业转型为创新型企业,是广东进一步发挥外源型经济优势的困难所在,这一问题的核心是我们能否通过政策创新,引导跨国企业改变全球战略来满足广东发展的需要。自主创新需要广东尽快形成一大批高质量的内源型企业,这是广东能否实现社会转型的物质基础。自主创新同样需要广东的内源型企业从价格竞争的惯性中摆脱出来,逐渐转向以技术创新为主的产品质量竞争,这是企业转型的基本要求。

  市场转型——市场培育重点从产品市场向要素市场转变

  研究报告指出广东在“商业环境”上占据一定的优势,我们的理解是广东目前仍然拥有对外贸易的竞争优势。但是,我们在国际市场上拥有的优势多数集中在国际低端市场。随着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已经不可能完全依靠他人的力量出售我们创新的产品与服务,从比较优势的角度考虑,今后更多需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参与竞争,目前那种“香港人拿订单、广东管生产”的模式可能需要改变。市场转型的另一层含义是市场培育重点需要从产品市场向要素市场转变。随着企业创新需求的成长,人才、资金等将逐渐成为影响广东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人才需要高效的教育市场来支撑,资金则需要强大的金融市场来保证,而我们的现实并不让人鼓舞,与未来自主创新的要求距离还很远,我们无法满足。

  政府转型——变强政府为强市场、大政府为小政府

  在政府转型中,各级政府要从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中解放出来,变对GDP与外源型经济的崇拜为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崇拜,通过宏观调控实现全省经济的稳定增长,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在政府转型中,各级政府要放弃因自身利益追求产生的偏见,真正从公共利益的高度,通过有效市场监管,避免要素市场的竞争失效,为企业、人才与风险投资者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在政府转型中,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的水平,将权力型政府转变成服务型政府,特别是加强各种非赢利性中介组织的培育,将那些政府可做可不做的事交给中介组织去做,使强政府转型为强市场,大政府转型为小政府,为企业自主创新创造高效的社会环境。

  广东需要保持并不断提升竞争力,保持和提升竞争力需要自主创新,自主创新需要实现社会转型,因此,广东唯有加快社会转型才能确保自己在全国竞争力的领先地位。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在构成地区竞争力的要素中,环境支持能力是地区竞争力的主体因素,企业竞争力处于地区竞争力的核心地位,影响和作用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科技竞争力。因此,提高广东竞争力重点应着力于上述几个方面

  企业竞争力是核心 科技竞争力是关键

  余甫功

  一个地区的竞争力体现为该地区对企业创造价值所提供的环境支持能力,并且作为这一能力的展开,它包括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在构成地区竞争力的要素中,环境支持能力是地区竞争力的主体因素,企业竞争力处于地区竞争力的核心地位,影响和作用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科技竞争力。因此,提高广东竞争力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重点应着力于上述几个方面。

  提高地区竞争力的核心——企业竞争力

  在决定和影响地区竞争力因素中,企业竞争力处于核心地位。

  提高企业竞争力要把创新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建立起适应社会化生产和全球化竞争的现代企业制度、技术创新体系和科学管理机制。目前广东经济发展并不缺乏所需的资本,也不缺乏市场,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整合各种资源、开拓国内外市场的战略企业家,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和现代管理水平较低。要通过制度创新尽快形成有利于企业家成长和创业的制度环境;加快实现技术创新由引进、仿制为主逐步转向自主开发为主;以强化和提高企业基础管理水平为重点,从单纯生产经营型管理向生产经营型与资本经营型管理相结合方向发展,从一般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

  其次是加快实施名牌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的载体,名牌是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结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品牌作为无形资产的价值越来越高,品牌竞争成为现代国际竞争的高级形态。据估计,为别人加工产品和生产自己品牌产品二者的效益相差20倍以上。因此,要把企业的产品质量、技术、人才、规模等内在要素与品牌设计、形象策划、广告宣传、市场营销等外在要素结合起来,努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

  再次是实施大企业集团带动战略,提升企业规模竞争力。通过横向联合、纵向延伸、资产重组等途径,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使之成为跨国经营的排头兵。同时,必须大力发展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形成“以大带小,以小促大”的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推动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关键——科技竞争力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高科技不仅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渗透于所有的传统产业和部门,成为决定这些产业和部门发展与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而且它本身已经成为经济中一个独立的最有活力的部门。现代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竞争。科技竞争力包括对科学技术做出发明创造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将科技创造转化为技术并把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创造财富的技术转化能力。近年来,随着科教兴粤战略的加快实施,科技创新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活动迅速发展,研发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广东省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科技竞争力有了明显增强。不过,目前广东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研发经费仍然偏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机制还很不完善,科技队伍和科技转化仍是广东科技竞争力的软肋。由此,要加强粤港以及泛珠三角区域创新协作,增强区域科技综合实力、营造区域创新环境,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与创业资本市场,尽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化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快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提高区域竞争力的主体——环境竞争力

  尽管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依赖于企业对财富的创造,企业竞争力居于核心地位。然而,任何企业总是在一系列约束条件和既定环境下运行的,企业运行效率取决于环境因素。因此,环境支持能力是地区竞争力的主体因素。根据国内外对地区竞争力的研究与评价,影响地区竞争力的环境包括:经济环境、制度环境、商业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首先,要在战略上积极推进外向带动向经济国际化转变,即由产业保护向开放市场转变,由出口带动向外需与内需并举、海外市场与国内市场并重转变,由“引进来”向“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转变,由优惠政策引资与成本优势引资向统一政策、法律、法规引资与市场优势引资转变,增创经济环境竞争新优势。其次,进一步完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健全市场基础设施网络和信息化网络,建立支撑市场一体化的物流平台和电子网络平台,发展现代流通方式;积极发展和规范专业化的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和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加强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力度,维护和健全市场秩序,增创商业环境竞争优势。第三,加快推进政府管理与制度创新,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和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切实提高制度环境竞争力。第四,建设和谐广东,提高社会环境竞争力。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教授

  从全球分工来看,广东工业整体上仍处于全球化产业链条的低端,如何实现由低成本导向和出口导向,向技术导向和价值导向转变,并发展为世界制造业的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是广东下一步发展的战略选择

  广东下一步发展的战略选择

  彭澎

  广东的优势与劣势

  广东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地缘和区位。沿海,邻近港澳,是广东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吸引了大量境外特别是港澳台地区的投资;粤港澳经济合作形成了互补的特色,在大珠三角的发展思路中将建成世界上最具活力、最具竞争力的区域经济中心之一,其中广东要建设成为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港澳要成为国际性的服务业中心;珠三角经济圈在一省之内,比国内其他经济圈在行政区划上有优势;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正在构建,广东的经济腹地和影响力正在进一步扩大。二是综合经济实力。经济总量列全国第一,尤其是制造业已成为世界级的制造基地,配套产业与相关产业发达,产业集群趋向成熟,企业的流程创新与经营能力较强,积蓄了相当的物质基础。三是体制和经验。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积累起较丰富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体制改革比较到位,政府能力较强,管理水平和政策水平较高。

  广东的劣势主要表现在:一是资源的依赖性强。生产资源主要靠外部输入,土地已经过度开发,主要城市面临水电紧张,交通处于饱和状态,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二是高素质人才不足。广东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体力型劳动力占九成。广东每万人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少于北京、上海和江苏,甚至也少于辽宁。当前长三角、环渤海湾等地的发展以及全国各地的全面开放、开发,使广东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也有下降的可能。其中,广东薪酬吸引力的下降不仅是部分地方出现“民工荒”的原因之一,也是导致部分高素质人才外流的原因之一。三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自主的核心技术、全国性的强势品牌和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仍处弱势。由于外源型经济为主导,还难以形成自有的技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掌握在别人手中,导致企业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利润率较低。四是软实力的提升仍有待加强。学术水平、理论创新、文化产业、地区形象或区域品牌、产品形象或工业品牌、文化品牌等都仍需下大功夫。五是全省发展失衡,珠三角与两翼和北部的差距很大。

  只是一个“出口大省”而非“出口强省”

  我省的各种竞争力研究表明,广东各大产业都有优劣势。

  从总体来看,总量规模继续领先,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新兴产业比重不断提高,传统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但工业产业结构存在大企业少、缺乏行业龙头企业、工业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产品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产业优化升级任重道远。

  从赢利能力来看,工业效益稳步提高,但与华东四省市相比,广东工业整体赢利能力有较大差距。出口大省地位稳固,结构效益则有待提高,出口产品中粗加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相当大比重,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强自我开发能力的产品和项目,因此,广东只是一个“出口大省”而非“出口强省”。

  从创新能力来看,虽然广东的专利申请量已连续多年荣登榜首,但是广东专利申请量主要以外观设计项目取胜,而在发明专利项目上则远落后于北京和上海。

  工业整体上仍处于全球化产业链条的低端

  从产业在国内和国际的竞争力来看,广东制造业总产值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三大行业的产值大约占了整个制造业产值的50%,显示出广东目前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倾向和信息化倾向。但从全球分工来看,广东工业整体上仍处于全球化产业链条的低端,以低廉劳动力形成的成本优势赚取微薄的加工费,广东制造业总产值的70%仍然靠中低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来创造。如何实现由低成本导向和出口导向,向技术导向和价值导向转变,并发展为世界制造业的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仍是广东下一步发展的战略选择。

  从地区影响力来看,广东的经济辐射度赶不上上海。尤其是外源型经济与内源型经济两层结构形成了一种断层,导致经济结构外向依赖度的偏高而对内地辐射力不足。

  总的来说,广东应在提升竞争力的核心领域和基础领域深化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提高政府能力和企业效率,加强社会管理,完善金融体系,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将目前的比较优势有效地转化为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广东在区域竞争中的有利地位。

  作者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

  未来一段时期内,谁当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都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我们当以平常心看待。广东应将眼光放得更远些,多在体制改革、科技基础、文化建设等关系到经济长远发展能力的方面下功夫,形成新的竞争力

  做增创新优势的排头兵

  蔡兵

  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在发展中你追我赶的新局面。在这场发展的竞赛中,广东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其地位变化特别引人瞩目。

  最近,新加坡《联合早报》和南洋理工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公布的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竞争力展开评估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大陆,总体竞争力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广东、上海、江苏、北京和浙江。这是中国以外的机构第一次为中国各省市进行竞争力排名。广东在这次排名中排在第一,而在以往国内的有关机构类似的竞争力排名中,广东位次大多是居中于三四名左右。

  竞争力排名对我省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很有启发

  我认为,类似的竞争力排名对广东今后建设经济强省、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很有启发。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广东成功地利用自身优势,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改革开放前,广东是一个沿海农业省份和前沿地区,不是国家工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与华东、东北以及内陆的一些省区相比,在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以及人才积累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在发展经济方面存在着许多困难。改革开放后,广东成为中央政策支持的重点地区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面对这些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抓住历史机遇,迅速发挥了地缘上邻近港澳、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生产成本低等优势,很快形成了以外源型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格局,使广东在全国经济发展中一马当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这也是广东在经济环境、商业环境上占优势的主要原因。

  增创开放、体制、产业、科技新优势

  上世纪末,广东面临的经济发展总体环境开始发生变化,仅靠已有的传统优势很难保持经济发展的后劲。显然,利用在地缘上邻近港澳、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生产成本低等方面的优势发展经济,虽还能继续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已经不可能像改革开放初期那么明显,原因是这时中央政府政策支持或扶持重点已经转到华东及西部地区,中国经济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国内市场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面对这种发展环境的变化,广东省委省政府已经意识到了仅靠已有的传统优势,在经济发展上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因此及时提出了“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口号,即必须在开放、体制、产业、科技等方面创造新的优势,形成新的发展动力。但我们迈的步伐还是不够快,下的气力还是不够大,在增创开放、体制、科技、产业优势的许多方面,还是让长三角、京津等地先行了一步。这也许是广东在社会环境上排名落到第14位、在政府与制度方面让上海遥遥领先的重要原因。

  做增创新优势的排头兵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今后,广东在增创新优势竞赛中要苦练内功,只有首先成为增创新优势的排头兵,才能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目前,在经济发展的许多方面,珠三角和长三角、广东和江苏、山东等地相比,已是互有优势。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谁当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都是经济发展中的正常现象,我们应当以平常心来看待,并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群雄并起”而欢欣鼓舞。我们应当看到,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长期积累,广东已经有了较坚实的经济基础,在新一轮的经济竞赛中依然有自己的优势。今后,广东在经济发展中应当将眼光放得更远些,多在体制改革、科技基础、文化建设等关系到经济长远发展能力的方面下功夫,只要我们有了体制、科技、文化的优势,我们在产业上、在开放上就会形成新的竞争力,我们外源和内源经济发展就会有优良的土壤,就会发展壮大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形成辐射能力,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可以说,在新世纪,广东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就在于要在增创新优势上走在前列。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精彩铃声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