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丹东殡葬:民营与官办之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11:08 北方热线网

  北方热线网——沈阳今报(特派记者常青盛)6月6日下午2点25分,于永洋一路小跑来到丹东市六道沟“遗体冷 藏柜出租及配套服务站”,此时,他那双提不到脚踝的懒汉鞋已被泥浆打透了。

  于永洋今年73岁,活像个“泥腿子”老农,但他却是拥有8项国家专利的“发明家”,而且还是丹东市惟一专门生 产遗体冷藏柜并开展冷藏柜出租及配套服务的人。

  已经记不得这是第几次接受记者采访了,老于说,无论死人还是活人,他的特种冷柜厂下设的两个服务站从来不曾拒 绝过谁,遗体冷藏柜出租的项目在遇到特殊困难的丧户时甚至是免费的。

  不过在随后的采访中,老于承认这个“不曾拒绝”还是有例外,最近的一次就在几天前,法院建议他放弃起诉丹东市 政府,被他拒绝了。遭遇阻力“冷藏柜拉家去当冰箱”其实,法院的建议不无道理。

  法院的工作人员讲得很“明白”:即使你老于因为殡葬管理处及市委法制办行政审批、复议程序违法而赢得了眼前的 官司,但你的服务站还是缺少前置审批,在这之后,民政部门若是仍旧不予审批,你还是白忙活。

  “这是两码事,告市政府就是要告他们程序不对,就是要说明不予审批的道理是讲不通的。”于永洋说,法院的“建 议”暗含着官司可能会“赢”的信息。

  于永洋为什么要状告市政府?事情还得从10年前说起。

  1995年5月13日,于永洋以他的8项专利办起了丹东市正大特种冷柜厂,将生产出的遗体冷藏柜就地出租,并 配以其他服务,实现生产、出租、服务一条龙。

  此后的6年时间,冷柜厂及下设的两个殡仪服务站的经营范围、方式、场所和经营活动则是在民政、工商部门的监察 、管理之下进行。

  2001年6月26日,于永洋因在殡葬服务领域内成绩突出,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获得“爱国之星”的奖牌和奖状 。一下子,老于成了丹东的明星人物,报纸、电视纷纷对其进行采访报道。

  然而,就在获得“爱国之星”称号前5天,一纸《关于明确界定正大特种冷柜厂经营范围的建议书》由丹东市殡葬管 理处传递到市工商局。

  此前的3月份,丹东市的一位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成立殡仪服务中心取代太平间的议案》,这位代表是 丹东市民政局一位主管殡葬的领导。她认为,老于的冷柜厂下设的两个网点是“太平间”,而取缔了太平间之后,该厂的冷藏 棺必须撤掉。“‘拉家去当冰箱用!’这是她的原话,我觉得这话的潜台词是‘你别干了,让我们民政部门自己干!’”老于 说。

  不久后,工商局就收到了民政局发来的函:“根据人大代表所提议案,市政府有关部门正在筹建市殡仪服务中心,因 此任何单位和个人申办此类经营项目,民政部门都不能批准……”最后,工商局收回了两个服务站写有“殡葬服务”字样的营 业执照。四年之痒都是“殡仪”惹的祸

  2004年7月1日半夜凌晨,都市的深夜街灯通明,一辆白色面包车停在了丹东市行政公务服务大厅的门外,车里 的于永洋在等着天亮。

  几天之后,当地报纸上出现了类似这样的表述———于永洋是《行政许可法》开始实施以后,在中国境内行政公文服 务大厅递上《行政许可申请》的第一人。“我是故意要抢这个‘第一’的,我就是要让他们看看,7月1日零点以后,我通过 行政许可申请,你还能说什么。”老于说,这个“他们”指的是当地民政部门。

  一本厚达135页的油印《资料汇编》是老于搜集的申诉材料,其中“官商垄断”是最多且最扎眼的词汇。

  老于告诉记者,他的服务站在国家、省、市的“殡葬管理相关法规”出台之前就已在工商部门注册。

  “实际上,我干的买卖就是殡仪服务,可民政部门恰恰抓住了我营业执照上‘殡仪’两个字不放……”于永洋说。营 业执照被收回,一度造成两站倒闭,职工失业,40余个遗体冷藏柜只得关机停用。

  事情没有就此完结,这场民营与官办的殡葬之争,到了2004年年底达到了白热化程度。

  2004年11月1日,丹东市殡葬管理处在《丹东日报》头版位置刊登了题为《丹东市殡葬管理处敬告广大市民》 的通知,通知宣称:坐落在第二医院后侧路边的“遗体冷藏柜出租配套服务站”所开展的集中存放遗体业务,未经市民政部门 批准,实属违反殡葬法规之行为,鉴于此,敬告广大市民不要将亲属遗体送入该服务站存放……

  事后有媒体报道,市殡葬管理处“敬告市民”的通知是花了广告费的,是商业广告的性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当地 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市殡管处刊发商业性广告,内容却带有政府通告式的行政语言,这种警示性、命令式的语言有违 反《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嫌疑。官商垄断资源稀缺导致暴利

  于永洋第一个走进丹东市行政公文服务大厅,第一个向民政审批窗口递交《行政许可申请》,可丹东市民政部门的一 纸答复却出乎于永洋的意外——“不予受理”。

  从2004年9月28日起,于永洋两次向丹东市政府提请行政复议,此间,殡葬管理处在报纸上发出了“敬告广大 市民”的通知,并指令殡仪馆不接收两个服务站送来的尸体。再后来,殡仪馆表示可以接受尸体,但每具尸体要收取200元 的“接尸费”。

  接着,丹东市政府责令民政部门返还在此期间殡仪馆收取的所有“接尸费”。11月5日,老于再次提请复议。12 月27日,民政部门再次送来“不予受理”决定。这一次,市政府竟也默许了,由此才引发了老于状告市政府这场官司。

  近年来丹东市的殡葬改革,在于永洋看来,堪称大刀阔斧,砍掉了街面上的“寿衣花圈店”和乱坟岗上的坟头,代之 以公墓碑林和殡仪馆、殡仪服务中心。

  而改革的背后,是市民日益承受不起的高收费:一次运距只有几华里的运尸费高达800元-1000元;公墓的最 低售价五六千元至万八千元,高的几万元、十几万元至四十三万元,几平米的一座墓穴竟比市区一套40平米商品房还高出几 倍;不买其骨灰盒,不准予骨灰存放;寄存的骨灰丧户要取走,无相关公墓介绍信必须交纳500元才能买走……

  作为民间经营殡葬服务的一个标本,老于的遭遇具有代表性,民政部门始终认为他的殡葬服务站不合法,而老于却一 直用行动挑战着民政部门的行政行为及语言。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民俗学专家刘平教授日前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殡葬行业的现状与现代政府管理 理念相悖。”“服务性政府应当是个主持者,政府直接参与竞争的结果就是垄断,而殡葬改革的方向,应当是政府角色由竞争 主体变为规则的主持者。”刘教授进一步指出。

  6月7日上午,位于丹东市沿江开发区的殡葬管理处办公室的大门紧闭,记者通过市民政局收发室找到了殡葬管理处 一位姓马的处长电话。

  “这件事挺复杂,一时在电话里说不清楚……”提到于永洋,电话里的马处长显得谨慎,并声称正在鸭绿江上监督骨 灰撒江的仪式而暂时不能接受记者采访。“殡葬用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当其生产、销售市场仍然掌握在民政部门手中,在没有 竞争机制的市场里独家经营,这是否能叫行业?”老于很疑惑。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