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是“新花头”还是“积极互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17:38 外滩画报

  教育界人士谈“学生自编语文教材”:

  “编写教材,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我看有的老师也未必能编,学识根底达不到厚度啊。学生自编语文教材,我看就是 个新花头而已。”

  “通过这种方式探索语文教学的新模式,可以收到那些仅满足于被动地利用统编教材
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达不到的效 果。”

  外滩特约记者杨林成/报道

  就复旦中学的这次语文教材实验,记者采访了上海的几位教育界人士,有点意外的是,三位被采访人都表示先前没听 说过此事。在大致了解了情况后,他们对该“学生自编教材实验”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上海松江二中语文特级教师邱剑云:我看就是个新花头而已

  邱剑云先生不很看好复旦中学的这一做法。他说,任何改革都必须把握一定的度:“编写教材,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我看有的老师也未必能编,学识根底达不到厚度啊。学生自编语文教材,我看就是个新花头而已。”

  邱老师认为,学生自选教材篇目,选的肯定是投合自己口味的文本。但选择教材的标准,不能是学生喜欢不喜欢,更 重要的应该是看需要不需要。但如何判别什么是学生“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对这个疑问,邱老师认为:“这是个 常识,就像食物营养之于身体,不喜欢吃的东西就是不需要的吗?就比如鲁迅先生的作品,好些学生是不太喜欢的,但其中蕴 涵着深刻的哲理、对历史社会的无情解剖,有几个作家的作品能与之媲美?”

  邱老师还提醒说,不能把课余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混为一谈。教材就是教材,不是课外读物,它的严肃性、经典性还是 需要保证的。

  华东师大副教授赵志伟:

  没必要,也不可取

  “没必要,也不可取。”语文教育专家赵志伟说。中学生尚不能与许多经典作品直接对话。学生自己来搞教材,这种 做法还是不予提倡的为好。

  他认为,目前语文教改的“瓶颈”,主要不在教材,而是教育评价体制与机制,是“中考”和“高考”。现在的学校 、老师,都不能不听命于各种考试指挥棒!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个学校的自主性能有多大的空间?“光在教材上动脑筋,意 义恐怕不是很大”。

  复旦大学教授郜元宝:

  这容易达到“互动”的目的

  与上面两位语文教育专家对复旦中学的“学生自编语文教材”实验主要持保留意见不同,在发给记者的电子邮件中, 复旦大学中文系郜元宝教授肯定了 “3+2+2”模式的自编教材的积极意义。“实际上是老师和学生在借鉴统编教材的基 础上进行合作,并非让学生向壁虚构,而这就容易达到‘互动’的目的”。

  郜元宝教授是当代文学批评家,一直关注着中文教育问题,不久前曾经与另两位学者钱理群、李庆西合作编撰了旨在 改变当下重学术轻文学、快餐软文流行而大师经典受冷落的现状的“大学语文教材”《大学文学》。

  郜元宝说,这个教改实验局限于高一、高二年级,高三仍旧回归到统编教材,所以这只是在统编教材之外增加学生阅 读量,是将学生的课外阅读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上升到“准”教材的地位。而通过这种方式探索语文教学的新模式,可以收到 那些仅满足于被动地利用统编教材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达不到的效果。

  “既然如此,我觉得这项活动,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中学生模拟自编语文教材’,而不宜直接称之为‘自编语文教 材’。”郜元宝解释道。这看起来似乎只是一个说法,但实际上问题并不小:名实相符,不仅是基本的语文规范和思维规范, 也是避免巧立名目、避免造成人为的语文改革混乱局面的良策。

  在给记者的电子邮件的最后,郜元宝认为中学语文教材应该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果一天到晚改个不休,特别是不停 地更换选文和教学方法,也会令人(首先是任课教师和学生)应接不暇,莫知所从,最终会模糊中学语文的本来就有限的教学 重点。过去将一些范文固定下来,多少年不变,自然不是好办法,但那客观的功效也不能抹杀,就是以范文的相对稳定来突出 和巩固中学语文教学的某些元素。”

  链接:

  崔健来了,刘翔也来了,“狼牙山五壮士”走了

  ——近年语文教材革新大事记

  ☆ “性描写”现身“新课标”

  2003年,作家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语文新课标丛 书”,书中的一些性描写情节引起部分学生家长的担忧。

  ☆摇滚歌词编入人文读本

  2004年,深圳育才中学语文老师严凌君编写的中学生系列人文读本“青春读书课”,收录了崔健的歌曲《一无所 有》歌词、王小波的散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书》杂志的编辑手记《请国人温习常识》等“民间作品”,引发争议。

  ☆ “经济单元”现身广东高中教材

  2004年,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新教材,特设“走进经济”单元,收录了经济学家茅于轼《市场经济中 的新道德和法治》等文章,独具特色。

  ☆ 《Q版语文》戏说语文经典

  2004年,标榜“全国重点幼儿园小班优秀教材”的另类语文读本《Q版语文》,彻底颠覆经典:卖火柴的小女孩 变成了促销女郎;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摇身一变成了古惑仔;孔乙己偷窃光盘自称是“资源共享”……该书甫一出炉,就激起 了众多人士的口诛笔伐。

  ☆武侠小说登堂入室

  2004年底,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必修)首次出版,节选了金庸的《天龙八部》 和王度庐的《卧虎藏龙》,合为一个单元,名“神奇武侠”。因为入选的是全日制必修读本,舆论一时大哗。

  ☆奥运冠军“跑进”小学课本

  2005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五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课本(试验本)收录了奥运冠军刘翔的照片及新闻特写 。各方褒贬不一。反对者说:教材改革自然应该“与时俱进”,但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把课本变成新闻快报。

  ☆ “狼牙山五壮士”退出语文课堂

  曾激励一代人成长的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退出了语文课堂。2005年,上海市二期课改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 社出版的语文教材等将传统篇目《狼牙山五壮士》删除,引起轩然大波。上海的主事者对此解释:“新的时期,革命英雄主义 仍然需要,只是这种需要应该转化形式了,只要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奉献自己的都是革命英雄主义,过去战争时期有革命烈 士,现在和平时期,有杨立伟,有桑兰,甚至还有刘翔。”

  (杨林成整理)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