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区域竞争与合作的新视角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18:21 《决策》杂志

  ———访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著名经济学家洪银兴教授

  本刊记者夏仕应 翁仕友

  辩证看待产业同构

  《决策》:洪教授,您好!我们在执行本期策划的过程中,深入沿江多个城市进行采访,强烈地感受到区域之间的竞 争与合作,尤其是在产业方面,同构化现象较为严重。对此,学者之间、政府层面,各执一词,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洪银兴:区域之间的竞争和合作涉及到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就是所谓的产业结构同构化和重复建设问题。以 长三角为例,可以说,从长三角地区发展乡镇企业到现在,特别是发展外向型经济以来,对这一地区的重复建设问题可以说是 骂声不断,这一地区的所谓错位竞争的呼声也很强烈。可是现实呢?产业结构同构化问题依然突出。据有关资料显示,长三角 15个城市排在前4位的支柱产业均是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工程,趋同率高达70%。对这 种现象可以用 “存在即合理”的思维 给予说明。当然,这其中有些规律是 不能忽视的。

  首先长三角区域 内产业结构同构有一定客观性。 一方面,这一地区的区位条件和资源条 件特别是人力资源条件大体一致,发展制造业的平台大体相同,其产业选择趋同是理所当然的。另一方面,这一地区趋同的制 造业产品市场并不在区域内,或者说绝大部分不在区域内,因此尽管产业趋同,但并不产生明显的本区域市场内的过度竞争问 题。

  其次从经济学理论上说,有重复才有竞争。根据垄断竞争理论,所谓垄断竞争就是许多人生产有差别的同类产品。这 里的竞争就是许多人生产同类产品,即产业结构同构,垄断体现在产品的差别性。这就是说,不同企业生产同类产品就有竞争 ,竞争会导致产品质量、档次和服务等方面的差别性。长三角竞争力的秘诀就在于其产业同构中的产品差别。区域内同类产业 竞争是不可避免的,竞争的结果是提高产业水平,提高科技含量。

  再次是根据集群理论,就是说生产经营相同或相关产品的企业聚集在同一区域。企业聚集必然带来信息的聚集、市场 的聚集、交易成本的降低,企业聚集引起的激烈竞争对企业提升竞争力是强有力的推动。现在看来,这一区域相关制造业水平 的提升和市场的扩大就得益于这些同类产业的集群。

  因此,一个经济区域内不同地区的重复生产,只要是企业的自主选择,只要不是低水平重复,就不能视为市场分割, 恰恰是由此产生的优胜劣汰的竞争能够推动统一市场的形成。试想,如果没有区域内同类产业的竞争能够有今天长三角的制造 业水平吗?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产业同构不等于产品同构。

  科学认识重复建设

  《决策》:除了产业结构同构外,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在一些沿江城市也较为突出,比如在长三角地区的桥梁、港口 、高速公路和机场的重复建设。

  洪银兴:这里也有科学认识的问题。所有这些设施是否重复不能仅仅用一定单位面积范围内有多少相同的设施来评价 ,更要从这个区域的经济总量、经济流量和经济活力来衡量,例如机场,为什么南京和上海有了机场就不能在苏南再建一个呢 ?只要有流量、有需求,就可以重复。评价指标不应该是多少平方公里范围内有一个机场,应该是多少人均GDP范围内应该 有一个机场。港口也是这样。实际上问题不在于设施的增加,而在于制度和体制。

  当然,我们会注意到港口、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共享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现在的突出问题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拥有基础设施的地方设置障碍增加外地企业共享基础设施的困难,另一方面本地重复建设了基础设施,以致于两地的 基础设施的使用都达不到规模经济。邻近的属于不同行政区的港口各自为政,相互争夺市场,进行市场分割和保护,造成浪费 和过度竞争的例子,在现实中屡见不鲜。

  克服这种现象的重要对策有两个:一是地方政府退出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如果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是 企业行为,而不是地方政府行为,必然会提出基础设施共享问题。二是从制度上克服对基础设施的市场分割。例如,不一定需 要反对沿江新建港口,但对沿江的港口在体制上与上海组合则是一种提高港口效率的制度安排。反过来各自为政,相互争夺市 场则是要反对的。

  克服地区间政策和体制落差

  《决策》: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中央在区域间的不平等政策已经趋向取消。但是不同地区的经济政策差异仍非常 明显。在实施长江沿岸城市的联动发展中,如何避免这种现象?

  洪银兴:现在,为了吸引外地企业,争夺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各个地方政府会在税收、土地使用费、待遇等方面 竞相开出优惠政策。看起来这会给企业降低商务成本,实际情况是政府成本加大,大到高于给企业所节省的商务成本。

  不仅如此,政府依靠竞争优惠政策干预市场的后果是,资本流动、人才流动不是受市场调节和市场选择,而是政府选 择和政府调节。所形成的生产要素价格也不是真正的市场价格。因此,打破市场封锁,统一市场的前提是统一政策,不仅仅是 统一中央对各个地方的政策,还应该统一各个地区干预市场的政策。例如上海在财政返还、规费收取、土地批租和工商登记等 方面的政策一向优于江苏,沪苏两地有明显的政策落差。克服这种政策落差是建立打造区域共同市场的重要内容。

  实现企业联动发展

  《决策》: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的培育中,政府推动必不可少,但主体将是企业。那么,从企业层面, 如何实现联动发展?

  洪银兴: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由企业所推动的一体化主要依靠两条链条进行。一是产权链,二是供应链。

  产权链即以产权为纽带,建立企业之间的联系。在长三角区域,推动一体化的主要形式是企业跨地区分布和企业跨地 区并购。企业跨地区并购,即浙江的企业并购江苏的企业,上海的企业并购江苏和浙江的企业,由此形成跨地区的产权联系。 企业跨地区分布即总部与生产基地或营销体系跨地区分布。例如春兰空调的总部由泰州迁到上海,浙江企业的总部进入上海, 进入苏南的外资企业将总部放在上海。浙江的民营企业进入江苏和上海。这样,在长三角区域的不同行政区,企业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其结果是企业的生产要素能够在更大范围内、特别是不同的区域之间自由流动。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和组合,促 进了区域之间相互渗透、逐步融合,形成了以资源有效配置和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基础的区域专业化分工格局。

  供应链的合作,即上、下游企业之间按原料、投入品、生产、销售的生产链条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细化和分工基础上的 合作。现在无论是在世界范围或是在国内,竞争关系已经和正在由供应链内不同环节的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不同供应链之间的 竞争。与此相应,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同一个供应链上不同环节的企业便由竞争关系转向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区域内不 同地区间供应链的合作便成为统一市场的强大动力。

  在现有体制框架下,降低要素进出门槛和交易成本,需要区域内各个地方政府克服短期行为。政府要通过基础设施建 设构筑促进区域要素流动的便捷通道。统一市场的技术支持是不可忽视的。其中包括电力网、公路网,互联网。例如沪宁高速 公路和沪杭高速公路的建成,就大大推进了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进一步的要求是区域内各个地方政府联合制定长江三角洲的 空间开发规划,高效配置空间资源,协调空间开发举措,合理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