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黔西掘出贵州省最大汉墓群(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6日07:57 贵州都市报
  初步推断为西汉和东汉时期所葬,出土器物极具研究价值
黔西掘出贵州省最大汉墓群(组图)
昨日,省文化厅、省博物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相关领导及专家赶到黔西县,察看该县境内发掘出的汉代古墓群,在该县甘棠镇和城关镇境内,考古工作者在近期共发掘出11座室型和墓内器型均不相同的古墓,初步断定这些古墓为西汉和东汉时期所葬。这是我省30多年以来发掘出的最大汉代古墓群,对研究汉代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当时的地方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小山坡”原来是汉墓

  “这些古墓群的发现是由于几个当地群众的传言。”省博物馆研究员唐文元告诉记者,由于刚开始建设的黔西火电厂所在的甘棠镇附近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他们在甘棠发掘出古墓的时候,就有几个当地的群众赶到现场凑热闹,称城关附近的“万人坟”也有古墓,群众的言语引起了考古队员的注意,5月14日到6月9日,他们就在城关镇红星村和石园村被当地人称为“万人坟”的地方,发现了平地上突出的5个小山坡,这些山坡高出地平面约2米高,但并不是山坡,经验告诉考古队员,凸起的地方一定有“文章”,便决定对凸起的地方进行发掘,发掘结果表明,5个凸起均是墓室,初步断定为西汉和东汉时期的墓室,加上不远处的甘棠发掘出的6座汉墓,总计发掘出11座汉墓。

  据介绍,上世纪50年代,我省境内首次发掘出汉代古墓,但分布不集中,主要在金沙县、安顺市和赤水及黔西境内,此次在黔西境内发掘出的汉代古墓为迄今为止我省发掘出的最大汉代古墓群。

  墓室形态丰富

  昨日上午,记者随省文化厅、省博物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相关领导及专家赶到黔西县城关镇红星村发
黔西掘出贵州省最大汉墓群(组图)
掘处,看到考古队员正在认真紧张的工作,发掘现场就是原来当地农民种庄稼的地方,连坟墓的形状都看不到,“原来这里就栽有玉米。”正在2号墓室用小刀一刀一刀挖泥土的考古队员说。

  据现场发掘的考古队员介绍,在确定目标后,因为不知墓室深浅,只能用小刀或小锄头及铲子小心翼翼地开挖,开挖到一定深度后,只能用小刀试探性的戳,以免伤及墓室内的器物,对墓室形态进行破坏。

  记者看到,已经发掘的墓室除一座为石头墓外,其余3座均为耕土墓。其中一座耕土墓里等待出土的有一堆指环、小刀片、铜钱、石研(梳妆台)和形似罐状的物品,根据考古队员的介绍,这座墓室应为女墓,在另一座耕土墓发掘现场,记者看到有两个如同现在的锑罐和陶罐的物品,考古队员指着墓室前一堆稍微发黄的土称,这处黄土与墓室里的颜色明显不同,是否与墓室有一定联系尚待进一步确证,这处墓室里还有一处发白的遗迹,考古队员丝毫不敢动,也要完好无损地运回贵阳,再行研究。

  在相隔不远处的石头墓室发掘现场,记者看到,墓室由形状相似、大小差不多相同的石头围成,中间是几根骨头,考古队员从墓室里面发掘出戴钩和刀片以及一些铜钱,“这个墓室已经被盗墓者先行盗过。”考古队员说。

  据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洪光介绍,发掘的这群汉代古墓,其室型不同,里面发掘出的器物形状也不同,根据推断,这群古墓应为东汉和西汉时期埋葬,其中,石头墓距今至少有1800年左右。

  器物极具研究价值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洪光称,此次从汉代古墓群里共发掘出近百件器物,其中有数十件是完好的,缺损器物已经运回贵阳,并从外省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恢复。

  “这些汉代古墓的发现尤其是古墓里面器物的发掘,对研究当时的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当时的地方文化(主要指土著文化)和主流文化有无联系、影响。”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洪光说,这批汉代古墓群被发现,是对以前我省“零碎”发现汉古墓的丰富和补充,有重要意义,其中,发掘出的器物极具研究价值。 作者: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