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福建省家长服刑孩子的家庭教育现状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6日09:10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家长服刑的孩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失去了父母的照顾和监护,他们成为社会的“临时孤儿”。

  福建师范大学和福建省妇联日前组成课题组,对福建省家长服刑孩子的家庭教育进行了调查。

  课题组在福州市榕城监狱和福建省女子监狱对服刑的家长发放了900份问卷,对家长服刑的孩子发放了135份问卷,另外还调查了福州市闽侯县专门收养家长服刑孩子的慈善教育机构———善恩园的教育工作者,以及福建省少管所的管教人员等,合计1566人。

  调查显示,在家长服刑后,43.18%的孩子学习成绩较差,16%的孩子品德表现明显不良。家长服刑孩子的教育困境

  专家表示,由于缺少稳定的经济来源和精神上的关爱与教育,家长服刑的孩子在家庭教育上面临着三重困境:

  ———生活艰辛导致不少孩子中途辍学。

  家长服刑的家庭,父母一方无业者占23.35%,务农者占23.9%,打工者占13.17%。原本家庭经济收入就比较低,家长服刑后生活更加困难。结果显示,48.5%的家庭子女月生活费不到100元,82.77%的家庭子女月收入不到200元。

  我国监狱法规定,罪犯不得带子女服刑,因此孩子多由祖辈、叔伯等其他家庭成员或亲属代养。此次调查显示,由祖辈代养占45.3%,由亲戚代养占16.26%。由于这些代养人有的年迈多病、缺少经济来源,有的缺乏责任心与同情心,不愿多花钱抚养孩子,不少孩子因此中途辍学。

  ———不良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形成健康人格。

  调查显示,86.82%的服刑家长通过写信、见面、打电话的方式与自己的子女联系,但联系次数较少,每年平均2到3次,13.18%服刑的家长与子女没有联系。

  专家指出,少年儿童正是需要父母呵护的时候,此时得不到父母适度的关爱,享受不到家庭的关怀,容易出现郁闷寡欢、喜怒无常等情绪不稳定现象,导致情感失衡和行为失调。

  调查显示,服刑的父母大多存在过失或人格缺陷,从家庭教育方面导致孩子人格发展受阻,给孩子的人格塑造树立了反面的榜样,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家庭自然结构破坏影响孩子形成健康心理。

  家长服刑使家庭自然结构受到破坏,其最直接的后果是亲子关系的缺失。

  调查显示,家长服刑后,61.56%的孩子由祖辈抚养或寄养在亲戚家中。专家分析说,祖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力不从心,而且祖父母对孙子女疼爱有加,面对不幸的孩子,通常给予更多的关心与爱护,迁就纵容孩子,长此以往,必然助长孩子形成自私、蛮横等不健康的心态。家长服刑的孩子主要有自卑、攻击和逆反等不健康心理。

  家长服刑还会让孩子产生心理失衡。泉州市一个13岁失学在家的女孩给她在福建女子监狱服刑的母亲写信说:“我没有花季,只有雨季,看到别的孩子无忧无虑地生活,我觉得难过和不满,为什么命运如此不公平?”家长服刑孩子的教育对策

  家长服刑家庭的孩子更需要社会的关心。福建师范大学教科院的专家和福建省妇联负责实际工作的同志,因此提出3点教育对策。

  ———帮助孩子树立生活的信心。

  要克服孩子的自卑心理,让孩子拥有自信,教育者、孩子抚养者首先要对孩子有信心,对孩子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时时处处渗透着信任,因为他人对孩子的信任会影响到孩子对自己的认知,从而使自己内在最美好的东西迸发出来。

  其次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不能随意责怪孩子,更不允许对其父母的仇视发泄到孩子身上,要用正确的教育方式,用教育力量和爱心培养起孩子的自尊心。当孩子感到自己被人尊重和关爱时会更有信心,会做得更好。———帮助孩子塑造健康的人格。

  关心孩子就要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平等对话,可运用信件、谈话、讲座、讨论等多种方式疏通孩子心中的烦恼,鼓励孩子寻找奋斗目标,树立积极向上的认识价值观。

  积极的情绪情感有助于驱除孩子不良的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反之,则会导致孩子落后与堕落,消极的情绪不仅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而且容易造成品行不良,并成为精神疾病的根源。

  另外,在活动交往中让孩子融入团体中弥补亲情不足造成的性格缺陷。淡化差别,促使这类孩子融入班集体,不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特殊学生”或“问题学生”。

  ———建立集寄养、看护、教育于一体的“类家庭”。

  “类家庭”是指社会热心人士、社会慈善机构、社会福利基金会等建立的集寄养、看护、教育于一体的机构。

  “善恩园”是福建省在2000年创办的第一所代养家长服刑孩子的社会福利机构。它以“让临时孤儿有个温暖的家”为宗旨,至今已收容近70名无家可归的孩子,他们大多数在当地小学或中学就读。

  据“善恩园”副园长赵成涓介绍,园里根据这些孩子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重点进行文明礼貌和文化素质的教育,对性格异常的孩子,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指导与行为矫正。现在,那些刚入园时心态扭曲、性格暴戾、任性、散漫的孩子,逐渐从昔日的阴影中走出来,学会了善良与感激、爱心与诚实,回归了孩子天真烂漫的本性,行为上也变得文明礼貌。其中三四个孩子还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

  据了解,北京、青岛等地都有此类“类家庭”机构,专家认为这种方式可以为家长服刑的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与教育环境,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实践。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