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上放心水是大家的事(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6日10:28 温州都市报 | ||||||||||
本报记者蓝盾 林一笑 6月7日,本报《代表在线》刊发《十万生猪污水直排溪间》一文引起温州市民的密切关注,《代表在线》栏目电话不断,市民向记者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并希望文成县有关部门和珊溪水库管理部门能拿出实际行动,解决“大水缸”面临污染源的问题。 据了解,《代表在线》文章刊发当天就引起文成县委书记陈作荣的高度重视。并在当日的《温州都市报》上批示:黄坦水源污染问题应提上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尽快解决。 6月10日上午,就水源面临污染一事,文成县分管工业的副县长林霄对此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黄坦生猪污染存在已久,县委、县政府在治污方面也花了不少工夫。有了媒体监督,可以更好地促进我们处理污染问题。”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文成县这几年打造生态旅游县,目前又在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现在创建生态示范区26项指标有23项业已达标。黄坦生猪污染不仅是最后几项创建整治工作的重点,而且珊溪水库的水同样也是文成县城百姓喝的水,县里决不会坐视不管。 原先的治污技术有缺陷 黄坦镇镇长赵文锋告诉记者,生猪养殖是黄坦镇农民的一项传统产业。黄坦农民养猪历史悠久,是名扬福建、江西等周边省、市的仔猪基地,黄坦生猪养殖至少有几十年的历史。仅去年一年,黄坦镇两万多人口,养猪收入就达到四五千万元。黄坦镇一直以来也非常重视生猪污染问题,今后将主动全力配合县里的有关举措加大力度进行整治。 文成县委、县政府对污染的整治早在2003年就开始启动。据县里一些参加过整治的干部反映,当时溪水色泽呈一黑一白,水质的污染不仅是生猪,还有镇里一些石材加工场。通过整治,石材场全面关闭,溪流中的白色污染得到根治。但是,由猪粪和猪尿产生的污染,整治起来却相当困难。 据副县长林霄介绍,黄坦镇养猪虽然数量庞大,但各个养殖户的养殖场却非常分散。最初,县里和镇里曾提到把养殖场集中到一处,为此还专门请教了省里的专家。专家在现场查看后认为,集中养殖最大的弊端就是一旦生猪疫情爆发,就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另外,对生猪产生的粪便处理,国内目前也只是探索完善阶段,并没有一套特别成熟值得推广的办法。 这一设想没有可操作性,文成县又在黄坦镇试建了一批粪池、沼气池进行污水处理,但是由于技术上的缺陷,这些试点都没有成功。 在这种情况下,县里和镇里更多的是采取限制的政策,所有生猪养殖场规模不准擅自扩大,对私人建养殖场一律不批准,污染处理则寻找新的出路。 虽然对生猪养殖场有限制政策,受利益驱动,一些农民还是偷偷摸摸地违章私建。文成县国土资源局监察大队大队长张军曾多次带领人员到黄坦镇拆除私建的养殖场。有的农民为了私人利益,甚至动手打伤拆违人员,有些村民还组织起来,一旦拆违人员到达村口,负责放哨的农民就鸣锣报信,闻讯赶来的村民就集体堵在路口,不让拆违人员进村。“这是一些私建的养殖场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张军说。 三个方案解决污染问题 文成县经贸局的一位干部告诉记者,随着飞云江中上游珊溪水库和赵山渡引水工程的建成,飞云江文成县境内段及其支流都成了温州的“大水缸”水源。为了确保温州市区及周边地区数百万人口的吃水和用水安全,文成县在经济发展中也作了很大的牺牲。 为了加强文成境内各流域的环保工作,文成县有关部门先后在水库上游停了造纸厂、炼钢厂等容易产生污染的企业。目前已经筹集到两千多万元的资金,准备对飞云江的两条主要支流泗溪、玉泉溪进行环保整治,将沿江两边的山头都建设成生态保护林,使送往下游的水始终保持一级现用水标准。 据统计,为了不污染侵害温州人民的“大水缸”,文成县已先后拒绝了几十家总产值达二三十亿元的企业入驻文成,超过全县2004年工业总产值。 6月8日,文成县召集环保、农业、国土资源等部门商量解决方法,经商讨,提出了三个整治黄坦生猪污染的方案。 一是推广沼气,县里马上派人员到乐清市蒲岐镇学习生猪排污治理办法,准备像蒲岐镇一样利用沼气发电。或者建沼气池利用生猪粪便制气,沼气可以用于农户家庭生活做燃料使用使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最近,黄坦镇已经在天蓬、顺发养殖场开展新型沼气利用的试点工作。 二是县里将出台政策,在黄坦镇内划分禁养区、限养区,非禁养区,届时沿江一带一定区域内不准建有养殖场,非禁养区内的养殖场污水都得进行处理后再排放,这样可以有效地遏制污染的产生。 三是针对黄坦镇生猪养殖场的特点,县里将在黄坦镇建立生态养殖圈,通过种养结合的办法,把规模大的养殖场转移到山上养殖,鼓励农户在山上种果树,山下种瓜,生猪产生的粪便可以让果树园和瓜地直接吸收,这样可以营造出一个没有污染的生态种养圈。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文成县正在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民进行产业转换,引导农民一产转二产,使农民自觉地向经济水果林、其他无污染行业发展。 资金成为一大瓶颈 这些办法无疑是可行的,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资金短缺成为治理污染的一大瓶颈。许多干部群众认为文成为保护水源,在经济发展方面受到了制约,希望珊溪水库方面能出资,帮助文成县一道治理水库源头上的污染问题。 对此,温州珊溪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钟建平说,“文成黄坦的污染,光靠一个部门的能力是解决不了的,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治污后肯定会提高水质量,今后的水价应该做相应提高,能够体现水资源保护的价格,购买珊溪水的企业也该从利润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用来治理水污染。而且生猪养殖企业属于被治理的单位,也应该拿出一部分钱来共同解决。”钟建平建议,由市政府牵头,各相关部门都本着让市民饮上优质水为出发点,财政拨款一部分,珊溪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总指挥部也尽可能拿出一部分,文成当地的养殖企业与水务集团等相关部门都要一起承担,多方出力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