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阿城山区惊现狼踪……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01:00 新晚报

  本报记者彭庆凯

  在自然界所有的动物中,人类最痛恨的莫过于狼。千百年来,占据正统主导地位的鸿学巨儒,畏狼如虎、憎狼为灾,汉文化中存在着太多对狼的误解与偏见。在人类的字典里,凡是与狼相关的都不是好词: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一形容狼便是残忍,贪婪……还有那些世代相传的有关狼的故事:《小红帽》中的狼外婆、《祝福》中吃掉阿毛的狼等
等。尽管在这些人当中,只有极少数人见过狼,其中又只有极少数人和狼发生过冲突。传统的观念就这样根深蒂固地形成了,世世代代地传递着,似乎没有必要去考证或者修正。狼,真的这么可恶吗?

  听说阿城林场发现了狼踪!记者第一感觉是“兴奋”,平时只能在动物园和影视作品中才能看到的狼,在哈尔滨的周边竟然发现了它们的踪迹,这不能不让人高兴。

  封山造林野狼“作客”

  为了保护天然林,阿城林场20年前就已开始封山造林,3年来人工造林达10万亩,累计数量达到了前15年的总和,林区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据阿城市林业局局长杭文兴介绍,林场的职工每年都要分几批进山巡查,2004年开春之际,林场职工到下面巡查时,在中和林场和山河试验林场分别发现了狼的踪迹。另据,山河林场经理杨绪方、阿城林业局林业总站站长汤荣兴和司机张师傅讲,也在上述两个林场中发现了远方快速奔跑的孤狼……

  据阿城林业局副局长姜希德介绍,前些年,村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强,而且对野生动物的捕杀十分猖獗,甚至狍子都已经消失了踪迹,更别说狼了。而现在封山护林后,狍子、山鸡、野兔、飞龙随处可见,还有梅花鹿、马鹿、狐狸和白鹤等野生动物,甚至在哈阿高速公路上都可见到飞奔的野鸡,近两年狼也开始归山了。

  退耕还林找人说情

  为进一步保护已取得的造林成果,阿城市实施了“退耕还林、封山造林和城市生态林建设工程”,并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和当地农民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民退耕还林。经过实地测算,为农民制定了旱田退耕还林每亩每年补贴120元;水田每亩每年补贴300元;菜田每亩每年补贴608元,而且一律补到25年后第二轮土地承包期结束。同时还享受林权归个人和生态效益补助资金等优惠政策。所以农民从刚开始的不认识、不情愿,到后来积极主动,甚至托人要求退耕还林。

  善待动物与狼为“友”

  阿城市林业局局长杭文兴对记者说,林场的生态环境确实比以前好了,野生动物的种群也在不断扩大,狼来了,这是好的预兆,关键是我们如何更好地给野生动物营造一个舒适、安逸的“家”,所以我们在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还要更加爱护和保护这些人类的朋友。

  据了解,狼的锐减时期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方面人类捕杀,另一方面山间植被被大规模破坏。加之人类进山频率激增,使狼彻底失去了稳定的家园。狼的数量近年来有一定的增加,这虽是好事,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保护它们,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人们长期的努力,看来保护人和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任重而道远!

  专家谈狼

  据世界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狼专家组唯一的中国代表博士生导师高中信介绍,狼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动物,在我国的历史上,除了台湾和海南以外,每个省份都有狼的分布,其中新疆、内蒙古等地最多,但后来狼的数量锐减。

  狼喜食狍子、鹿、野兔、山鸡等,上世纪50年代,松花江两岸都是草甸子、柳树丛,随处可见狼的踪迹。

  在我省,狼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和完达山等地,而我市主要分布在通河县,其次是阿城和尚志。

  据高中信讲,在哈尔滨地区,估计狼的总数能有五六十只,狼的活动能力很强,一夜能行200多里地,阿城的狼可能是从别处跑来的。

  狼在生态循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没有狼,狍子、山鸡、野兔等野生动物便会肆无忌惮地大量繁殖,势必对植被造成威胁。狼在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攻击人类,相反对它们有致命威胁的,恐怕就是我们人类。

  另据介绍,近年有关研究狼的学术文章很多,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了狼的习性。比如狼在攻击目标时的特点:一,不打无准备之仗,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组织严密,很有章法;二,最佳时机出击,保存实力,麻痹对方,并在其最不易跑动时,突然出击,置对方于死地;三,最值得称道的是战斗中的团队精神,协同作战,甚至不惜为了胜利粉身碎骨、以身殉职。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