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工读”更名为“明德”的解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03:22 山西晚报

  记得若干年前,有一部名为《寻找回来的世界》的电视剧很是轰动一时,它讲述的就是发生在工读学校的故事。太原市工读学校更名为太原市明德学校的新闻,把逐渐淡出的工读学校,又拉回到人们的视野。

  从“工读”到“明德”,我们能体会到太原市相关部门的良苦用心和美好愿望:其中既考虑到这个称谓对学生心灵的影响,又顾及到了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更顺应了社会上一些
人的呼声———有的家长怕上工读对孩子名声有影响,顾虑孩子由此贴上“标签”,因此要求工读学校改名的呼声一直不断。这次更名,是一种认识上的进步,值得肯定。

  其实,社会上一直对工读学校有一种误解,认为那是“坏孩子的学校”。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现阶段,工读学校被定位为义务教育的补充,主要职责是为家庭、学校、社会服务,接纳的是厌学和行为偏常的“问题学生”。而这些问题学生,绝对是可以挽救的。说到底,工读学校是教育、矫治青少年不良心理、行为的场所,它是对社会所需人才进行特殊锻造和去芜存菁的重要一环,这,正是这类学校存在的价值。

  更名前,对需送工读学校的学生,一直坚持“三同意”原则:即家长、学校、公安三方同意,现在则改为自愿。以前还有强制或半强制,“自愿”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在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很多家长觉得把孩子送到工读学校是害了他们,可事实证明,不到工读学校又不被普通中学接收的孩子,流入到社会后,多数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到底应该保面子,还是坚持对孩子的教育?恰恰相反,我倒是认为,把家长和学校暂时管不了的、感觉束手无策的学生送到工读学校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体现的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保护”原则—————对家长自己、对他本人、对学校、对社会。

  工读学校虽然改了名字,但社会各方面还应该加强对它的认识和理解:这类学校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和责任心,它是一种非常值得尊重的教育方式。

  吕国俊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网络编辑:徐舜)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